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貌似潘安,看杀卫玠”八个字演绎了两位旷世美男

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一样,对于古代四大美男也是众说纷纭,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有几种,其中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据说这些人出行的时候都曾造成万人空巷,争相目睹的场面。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夸赞人长得美,少有具体的五官描述,夸美男子多是目似朗星,面若皎月,身如蛟龙,容貌甚伟之类的,夸美女多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类的。

但自从有了潘安之后,夸赞美男子,这样的比拟就省去了,一说,就是貌似潘安。

西晋时人潘安,实际叫潘岳,字安仁,传来传去,就成了潘安。之所以把字中的“仁”字去掉,据说是因为此人有“假仁假孝”之嫌疑。

有这说法主要是因为潘安虽然孝顺,但却不听老娘勿要趋炎附势的劝告,最终给整个家族带来了灭族之祸,老娘、兄弟、侄子、女儿悉数被杀。

关于潘安之美,史书上确有一些绘声绘色的描写。

少时,潘安挟弹乘车出洛阳,大概是要外出打猎,妇人围观若堵,争相往车里丢水果,每次猎物没打到多少,但妇人丢的水果总能让他满载而归,这便是典故“掷果盈车”的由来。

古人美到倾国倾城的程度,出行的姿态总有人模仿,西施有东施效颦,潘安身边的“效颦”者叫张载,只是张载效颦每次都很惨,不光招来嘲笑,还要引来一顿砖头、瓦片和臭鸡蛋。

妇人当街追逐爱慕美男,这事在有些朝代不足为信,但魏晋时期是一个社会风俗从禁锢走向开放的时代,男女关系变得十分方便,不再是东汉时的男女授受不亲,所以史书中这样的记载还是可信的,潘安的确有倾城美貌。

但潘安在史书上留名,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的文学才华,他写过不少颇具文采的拍马屁文字,此外,他还是悼亡诗的开先河之人。

潘安这个人虽有倾城美貌,但却难得的不花心,一生只钟情于发妻杨氏。杨氏早亡后,他不仅没有再娶,而且始终不忘情,为亡妻写下了多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如此钟情,后世的才子佳人自然推崇,自然要用妙言佳句来描绘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潘安千古貌美有情郎的神话。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话用在潘安身上也适合。

史书上说,潘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

结合潘安对发妻钟情,对老母孝顺来看,这个人骨子里还是很纯正的,说他性情轻躁,趋于世利有些重了,客观地讲,他只是有一些官场抱负,不甘碌碌无为罢了。

但魏晋时期是一个讲究门阀的时代,像潘安这种一介寒士出身,想出人头地,着实不容易,不玩命地写,不玩命地巴结权贵,一辈子只能沉寂潦倒。

可是巴结权贵,不顾身家性命地钻营投机,结局往往是悲剧的。

晋惠帝时,贾后专权,其侄贾谧权倾朝野,奢靡好风雅。潘安未攀附前,写了多少拍马屁文字,才熬到一个县令。等攀附上贾谧,成为贾谧身边所谓的文人雅士、二十四友之一后,按说潘安这是官场真正出了道,可不久之后他就赶上了八王之乱,官场富贵没得到,反落个人头落地,三族被诛。

与潘安同时期的石崇,因巨富也是大名鼎鼎,潘安与他都是贾谧圈子里的人,这一美一富聚在一起,临死还演绎了一个佳话。

俩人在刑场上相遇之后,石崇说,喂,你怎么也来了?潘安说,我们俩可谓是白首同归了。

死到临头,还能轻松开玩笑,潘安不失为名士。

说潘安是名士之死,还有一层意思,潘安性格太直,得罪了过后来发迹、睚眦必报的小人。

此人名叫孙秀,发动八王之乱的司马伦身边的亲信谋臣。

当初孙秀不过是个下人小吏,潘安的父亲曾做过他的上司,那时的潘安因为看不惯孙秀为人狡黠,经常鞭挞他。

等到孙秀得势,当了宰相,潘安在朝堂上遇见他,问:“孙令犹忆畴昔周旋不?”孙秀答:“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这话的意思相当于,孙某人一直怀恨在心呢,你姓潘的就等着受死吧!

简单讲述潘安的历史,其实还是应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他的死并不传奇。

说到这里,不免要提一下与潘安同在西晋,美貌不在潘安之下的卫玠。

据史书记载,西晋妇人追逐卫玠的场面一点不输潘安,而且卫玠还是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卫瓘就是《三国志》上跟着钟会、邓艾平蜀的监军,最后设计将这两个大将杀死,自己安享大功,官拜司空的那一位。

按背景资源,卫玠做官的机会一大把,但此人却没有潘安那么大的官场抱负,先前只是勉强做了一个太子冼马,后来一看天下大乱将之,早早地就收拾行李,辞官不做,到江东避难去了。

然而,因为太貌美,卫玠走到哪里,都有人围观,弄得他不胜其烦。后来,晋室南迁,建业成了都城,卫玠进京再次遭遇了人山人海的围观,身体原本就弱不禁风的卫玠,经这骚扰,不知怎么就一病不起,一命呜呼了。

他的这个结局,人称“看杀卫玠”,比起潘安,他的这死法算是死于美貌了。

貌似潘安,看杀卫玠。

这八个字,演绎了旷世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