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为何会处死一个七十多苏的老者?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细数大清的帝王,康熙算是其中比较开明的一个。而康熙本人也很自信,其在生前曾多次自称为“圣主仁君”。确实,康熙他8岁上位,秉政长达60余年,除鳌拜、平三藩、驱逐沙俄、扬威漠北、统一台湾……在他的治下,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并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难怪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仁君”,也干过不少的缺德事。其中最令人腹诽的是,他竟然下令将一个75岁的老汉以谋反罪凌迟处死。当有人质疑一个隐居在乡下的垂垂老者何以能谋反时,康熙却是随口说出那句令人哭笑不得的名言:“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结果,那位老者被凌迟500余刀而死。

这个年过70,连饭碗都拿不稳的老者,究竟是什么人呢?为何在他道出自己的身份之后,竟然会吓得康熙将他连夜的处死呢?

他出身明朝帝王之家,于明朝灭亡那年,他刚刚12岁,他和两个哥哥一起被李自成军俘获,之后得以逃离。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乡绅见他气质特别,便细询根由。而没有城府的他透露了自己的身份。而那王乡绅是故明官员,见皇子沦落到如此地步,便冒着风险收留了他,并给他改名王士元,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

他便是朱慈焕。朱慈焕是明思宗第五子。在明亡后朱慈焕化名过着隐居生活。朱慈焕幼时被封为永王,在成大长人的皇子中排行第三。李自成兵败后,朱慈焕开始了乱世飘零。之后便流落到王乡绅家中。

但在五年之后,却因王乡绅病故,他只好流浪到江南当了和尚。后来一位胡乡绅到庙里游玩,见二十出头的朱慈焕气质不俗,又满腹诗书,十分健谈,胡乡绅对其极为欣赏,劝他还俗,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而到了晚年,朱慈焕正赶上康熙盛世,当时的政治局面日益安定。而康熙为了争取民心,便六次拜谒明皇陵,并行三跪九叩之礼。特别是在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在拜了明孝陵后,还向大臣表示要查访一个明皇室后裔,让他来管理明孝陵:

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古者夏殷之后,周封之于杞宋……尔等与九卿会议俱奏。

此时的朱慈焕听到这个消息,虽然没有敢于去找康熙,但朱慈焕也觉得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了,所以有一次酒后,他向一位交往很久的老友,透露了一点自己的“秘密”。不料在之后便广泛地传开了。于是,四处开始出现有人假冒他的名号出来造反。

据《清史稿》记载:“山寇蔡寅诈称朱三太子,纠众数万,与锦通,犯漳州。”

而在浙江东部也有一位志在反清复明的念一和尚,在听说了朱慈焕还在世的消息,就在康熙四十五年打起了他的旗号起事。

而朱慈焕闻讯大惊,立刻带着一个儿子由浙江逃到山东,没想到两年之后还是被康熙抓了。在抓他之前,官员曾到他的家中搜查。他家中还妻子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以及一个儿媳,在知道官兵来捕时,知道大事不好,因此除了一个儿子外,其他六个人“皆投缳,六命俱尽”。

在朝廷面前,朱慈焕为自己的辩护也是极为有力的。他说:他几十年来更改名字,只是为了避祸,二如今他已经七十五岁了,并且不再三晋变乱之时造反,现在反倒会在平安无事的时候起事吗?并且造反的人必然要占据城池,收买兵士,囤积粮草,而他一样都没有。

当时审问官员也觉得朱慈焕所供有理,便将审问结果上报给康熙。几年前皇帝还说过要访查一位明朝后代来当官,现在看来,朱慈焕便是最佳人选,因此,当时的官员对他算是礼貌。

不料,如今,真的“朱三太子”落网,康熙大喜过望。虽然康熙一生都以“宽大仁慈”闻名,对手又是一个七十五岁手无寸铁的可怜老人,但他却是绝不放过。之后,康熙发下谕旨:“朱三即王士元,著凌迟处死。伊子……俱着立斩。”朱慈焕也就在75岁那年被康熙以谋反罪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