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王熙凤撞见贾琏的私情后,做了什么事情?

王熙凤,《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王熙凤作为《红楼梦》中典型的人精,对人情世故拿捏得极其精准,纵观全书,她几乎没有过什么失算,唯独第四十四回的“变生不测凤姐泼醋”,称得上是一处失误。

故事的梗概比较简单:九月初二是王熙凤的生日,荣国府二门内大办宴席,结果就在王熙凤作为主角参加生日宴的时候,丈夫贾琏却跟仆人之妻鲍二家的,偷偷在凤姐卧室内厮混,被半路回家的王熙凤当场拿住,一场厮打在所难免,最终闹得阖府皆知。

这个情节看似没有可分析的余地,实则很有品味的必要,最关键的一句是:这场厮打本是可以避免的。

贾琏背地里跟其他女子厮混,王熙凤不可能不知道,在“凤姐泼醋”的情节发生之前,就曾有过两次明示。

第一次是第十四回,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姑苏,中途小厮昭儿曾回贾府汇报情况,王熙凤为此专门叮嘱过他,原著记:

凤姐儿复令昭儿进来,细问一路平安信息。连夜打点大毛衣服,和平儿亲自检点包裹,再细细追想所需何物,一并包藏交付昭儿。又细细吩咐昭儿:“在外好生小心伏侍,不要惹你二爷生气,时时劝他少吃酒,别勾引他认得混帐老婆,回来打折你的腿”等语。——第十四回

第二次则是第二十一回,因贾巧得了天花,贾琏搬到外书房居住,期间难耐寂寞,便跟下人之妻多姑娘勾搭在一起,彼此海誓山盟,以青丝为信物,结果却被王熙凤歪打正着给说对了,书中写道:

凤姐见了贾琏,忽然想起来,便问平儿:“拿出去的东西都收进来了么?”平儿道:“收进来了。”凤姐道:“可少什么没有?”平儿道:“我也怕丢下一两件,细细的查了查,也不少。”凤姐道:“不少就好,只是别多出来罢?”平儿笑道:“不丢万幸,谁还添出来呢?”凤姐冷笑道:“这半个月难保干净,或者有相厚的丢下的东西:戒指、汗巾、香袋儿,再至于头发、指甲,都是东西。”——第二十一回

这两处仅仅是《红楼梦》原著中明确说出来的,没说出来的不知有多少,恐怕凤姐平常没少嘀咕,换言之:王熙凤很了解自己的丈夫,对于丈夫做的那些脏事,她不是不知道,而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到了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按照王熙凤以往的行事风格,她也应该秉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一贯原则,放过贾琏、鲍二家的,即便要算账,大可以日后慢慢收拾这两人。

这并非是我个人主观瞎猜,不妨回归《红楼梦》原著文本来分析。

王熙凤发现贾琏偷吃,是有一个时间递进过程的,她从宴会上出来,准备回家换衣裳,快到自家的时候,先后遇见了两个放风的丫环,在凤姐的雷霆之威下,这两个丫头很快便招了,承认是贾琏派她们在此处放风,以便贾琏和鲍二家的厮混。

如果王熙凤真的想撕破脸皮,在两个丫环的认证下,她已经确信屋内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她总应该大步流星,闯进家中,捉拿这对儿奸夫淫妇了吧,可原著是这么写的呢,我们来看:

凤姐听了,已气的浑身发软,忙立起来一径来家。刚至院门,只见又有一个小丫头在门前探头儿,一见了凤姐,也缩头就跑。凤姐儿提着名字喝住......也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便蹑手蹑脚的走至窗前。往里听时,只听里头说笑。——第四十四回

在明知贾琏背着自己,跟别的仆妇厮混的前提下,王熙凤的思维始终是冷静的,她并不像寻常妇女一样,闯进去就要打闹,而是悄悄埋伏在窗下,偷听贾琏、鲍二家的对话。

也就是说,直到确定丈夫背叛了自己,王熙凤的思想仍然没有过激,因为她明白,如果自己闯进去,就会把事情闹大,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一旦闹大,丢人的是贾琏和自己。

同时,贾琏属于“狗改不了吃屎”,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经常发生,王熙凤明白自己不可能完全控制贾琏的生活作风问题,所以之前她才会一忍再忍,包括眼下对鲍二家的,她一开始也准备放过,不打算把舆论扩大化。

那么,最终是什么让王熙凤失控了呢?我们来看段原文:

那妇人笑道:“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贾琏道:“他死了,再娶一个也是这样,又怎么样呢?”那妇人道:“他死了,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贾琏道:“如今连平儿他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儿也是一肚子委曲不敢说。我命里怎么就该犯了‘夜叉星’。”凤姐听了,气的浑身乱战。——第四十四回

鲍二家的这番话,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鲍二家的信口胡说,将贾琏、平儿设置为跟王熙凤对立的立场,并以“阎王老婆”称呼凤姐儿,甚至咒骂凤姐快点死,每一句话都像往火堆上浇油,王熙凤如果连这个都能忍,那她就不是凤辣子了!

故而,立足情节角度,这场闹剧就是从鲍二家的嘴上而起,真真是祸从口出。对比之下,曾跟贾琏有过私情的多姑娘,她的行事作风就完全不同,她与贾琏厮混,便只谈男女私情,海誓山盟之类,从未涉及贾琏的家事,这也是多姑娘跟宁荣两府众多下人厮混,却一直安全着陆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