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能出现盛世?大唐的兴衰与气候的波动有何联系?

唐朝,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时期气候的冷暖变迁与中国封建王朝的兴替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在中国的北方,气候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和突出。一言以概之,历史时期气候的冷暖变迁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起着推进和延缓的作用。唐代气候的冷暖波动对当时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唐帝国的兴衰与当时气候的波动并非是历史的巧合,气候的冷暖波动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的。

一、唐代气候的变化大势

1、唐代气候冷暖

曲江池也种有梅树。曲江,因水流曲折而得名,在长安城东南隅。隋朝时凿地为池,称为“芙蓉池”,并建有“芙蓉园”。唐玄宗时“芙蓉池”更名为“曲江池”,并在芙蓉园增建楼阁。这一带盛唐时期成为了著名的皇家园林和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可见,园中种植的梅树同宫廷中的梅树一样均属于观赏性质的花木。对于它们而言,人为采用的防寒措施有可能改变冬季温度这个限制条件,所以“观赏性花木的分布地点不宜作气候条件的指示证据”,因此园苑中种植梅树的气候指示信度不高。除此之外,现代作为观赏性而栽培的梅树的最北界限是北京地区,因此唐代长安园苑中栽植的梅树不能证明当时的气候较现代温暖。相比较而言,野生梅树则更具有气候指示意义。

2、唐代气候的波动

唐代气候自七世纪中期始变温暖,其中,七世纪中期至八世纪末150年间冬无冰雪的年份高达19次,大约每8年出现一次暖冬。九世纪初至唐亡的这107年间,气候明显转寒,冬无冰雪的年数仅有四次,与唐代中前期形成强烈反差,可见有唐一代气候明显存在着波动。其大致以八世纪末为界点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暖冬频率很高,气候较现代温暖,后期则明显转寒。寒冷持续了70多年后,到九世纪中叶气候又有所回暖。具体表现为,这一区段间寒冷事件出现频率很低,间或亦有“关中少雪” “冬无雪”和“暖如仲春”之类的记载。不可否认这一期间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史料记载严重缺失,如唐代皇帝“完整的实录只到文宗为止,宣宗以后都没有实录”,因此从宣宗直至唐朝灭亡这一期间内缺乏气候冷暖的相关记载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确实给我们推测这一区段间的气候冷暖程度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仔细统计851-880年间的寒冷事件和冬无雪以及暖如仲春的记载后发现,两者实际上相差不大。考虑到战祸等种种原因对寒冷事件和温暖事件记载具有同增减的效果,在此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当时气温当与现代大致相当,或稍低于现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期间较781-850年间温暖。

二、气候与社会漫谈

1、气候与经济

唐朝经济繁荣,军事实力强劲,文化昌盛,兼容并蓄,是我国历史时期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中国历来以农立国,农业在经济生活中长期处于支配地位,唐朝也是将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农业(此处指狭义的农业)作为唐代经济的中心产业,自然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重点照顾,但是农业生产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气温和降雨变化的影响,在北方这种影响尤为明显。不仅如此,相较于中原农耕区而言,边疆畜牧业对气候的依赖程度也高,因为“气温波动和降雨量的变化对牧业生产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历史证明,每逢气候转寒和干旱加剧,北方畜牧业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牲畜多死,最终导致游牧民族的大举南侵。农业是古代传统农业社会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传统农业的生产不但与劳动力的多寡、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发展也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气候变迁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子。

一般来讲,气候变化是通过“影响气温和降雨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有关研究表明,气温和降雨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生产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农业生产尚不能完全摆脱气候的影响,更何况生产技术相对低下的唐代。魏晋南北朝以来气候转暖,至隋唐时期更是进入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明显温暖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农作物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生长环境。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粟类作物就是华北地区的主要作物,“国家是以粟类作为收取租税的标准食粮”。至唐代,生产力的发展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为北方粟麦轮作复种制的普及提供了技术支持,唐代温暖湿润的气候则为北方粟麦轮种制的普及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小麦在陇右、中原、山东和淮北地区逐渐普及开来。

2、气候转寒与唐代农业经济的萎缩

温暖湿润的气候确实对唐代中、前期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整个唐代并非一直都处于温暖湿润的状态。在八世纪末九世纪初,气候明显转寒,降雨量也随之减少。气候的恶化致使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频发,北部游牧民族的畜牧业深受其害,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也不能幸免于难,农业产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农作物大面积被冻死的情况,这种情形在北部边疆的屯垦区尤为常见。频繁的冻害、积温的下降以及降雨量的减少,以及受政局动荡、府兵制的衰落等因素的影响,唐代后期屯田的效益日益降低,致使屯田所取得的收效不足以解决边地戍军的粮铜。凉州“岁食六万解,屯田所收不能偿垦”,北疆延边数十州也出现了“营田及地租不足以供军”的情形,唐王朝不得不向民间收购粮谷,运往边地以供军需。降雨量的逐步减少更加剧了屯田区供需矛盾,一些屯田和营田直接就被抛荒以致废弃,大部分屯田则迁往内地。

三、气候与政治

1、中原农耕民族与边疆游牧民族的博弈

农业经济繁荣的同时,唐代畜牧业特别是马匹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唐代气候温暖,降雨充沛,水草丰盛,对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极为有利。唐初主要在陇西、金城、平凉、天水四郡养马,后又不断向西向东扩展,最盛时“西至河曲,东到今天的陕北和晋西”。为了便于管理,唐政府特意任命内外闲厩专管牧场的相关事宜。于长安东西两侧,史念海先生称其为“长安的左膀右臂”。河西、陇右的屯田和黄河流域的农耕区是长安的左膀,为边疆守军提供了充足的粮铜,长安的右臂—西北的国营牧场则提供了精良的战马,大大增强了边睡驻军的军事战斗力,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唐王朝才得以北逐突厥,西降薛延陀,东破百济和高丽,海内臣服,版图也臻于极盛。从八世纪六十年代起,气候就开始转冷变的干燥了,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歉收。原本富庶的河西、陇右地区的军屯所产粮食今不足以自保,不得不从内地调配粮食运往边地,耗资巨大。党项族和吐蕃族也趁机南下东进,占据了陇东至陕北一带,这一地区“成为新的畜牧区”。黄河流域的小麦也普遍减产,水稻种植区南退,粮食产量也随之降低。特别是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方镇林立,大量的人口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和战火的蹂踊,纷纷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淮水以南长江中下游以至岭南的开发,其中尤以太湖流域最为富庶。江南一带的新的富庶的农耕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不足以填补粮食严重短缺的漏洞,就连长安也得就食于东都。

2、温暖气候与唐代多政治中心格局的形成

除了临幸两京道的行宫外,诸帝王还避暑于太原府,而且在当地驻扎比较长的时间,起到了临时政治中心的作用,从而与长安、洛阳一起构成了唐代多政治中心格局。此外,出于避暑的考虑,京师三大内之一大明宫的政治地位逐渐凸显出来,自唐玄宗起就一直是唐中后期的政治中心枢纽的所在地。唐代气候温暖湿润,为关中地区冬小麦种植的普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加上石磨的普遍推广,关中平原冬小麦田急剧扩大,所产小麦被磨成面粉,运往京师长安进行交易。

结语

八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唐代气候温暖湿润且比较稳定,农业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陇右和关中两大国营牧区常年出产大批优良战马,这强有力的“长安左膀右臂”为唐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温暖湿润的气候也为北方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生长条件,游牧民族丰衣足食,多能与唐朝和平相处,进行友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