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孙权称帝后并没有追封孙策,是为何?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知秀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当属中国历史上硝烟乱世之一,小国林立,实力最强则要数魏、蜀、吴三国。此三家实力实力相当,角逐激烈,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非常精彩的故事,至今仍然令人口口相传。

东吴国作为三强国之一,其建立也是经过诸多的挫折和困顿的。吴国虽然是这三个国家中最悠久的一个国家,历经了四位帝王,但在以往的历史中,吴国表面上一直依赖着魏国,直到黄龙元年,也即是公元229年之时,孙权称帝,孙吴才正式建国。

事实上,孙权能够建国并不是单单他一个人的功劳。他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他才能够顺利称了帝。他的兄长孙策更是一个才华能力很出众的人,若是他还且活着,孙权能不能当这个皇帝就有点悬了。

《过二乔宅》中对孙策是如此评价的: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史料中说道,孙策的武略和周瑜的智慧是可以相匹的,两人一见面便结下了情义,在江东可谓是奇姿联壁了,更是都做了乔家的女婿,娶了乔家的两位大美人。

而一直以来令人想不通的是,为何孙权在称帝以后,唯独只追封了他的父亲孙坚为皇帝,却全然无视了他的兄长孙策?这其实主要是跟他的私心有关的。

探讨孙权如此做法之前,先来说道一下他这个人。

孙权是一个很有武略的人,在与魏国多次的交手中都体现出了不凡的谋略。就连他的死对头曹操都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足以便可见他确实是一个十分出色的人。

《吴志·大帝传》中记载了他称帝时的情况:

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

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夺神器,丕子叡,继世作慝,淫名乱制。权生于东南,遭值期运,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时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于汉,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徵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

也就是说他之所以称帝是曹丕父子的乱政危害到了天下百姓,而他正好生在了东南,为了秉承自己平定乱世、为民保天的志向,迎合老天的命令,这才摆了祭坛祭祀,从而登基为帝,

这段话其中虽有不少是表面正义之言语,却也看得出他对称帝的迫切和对权力重视。这也正是他在称帝了以后没有封孙策为帝的原因所在,一个对权力如此渴求的人如何能够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分享出去呢?即便那人是自己的兄长,曾为了吴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何况这牵涉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利益,更关切了后代人的利益。若是封了孙策为帝,那么他的儿子孙绍就是皇子了,理应是与孙权的儿子们享有同样的继承资格的,孙权自然不会那么傻,把自己辛苦建立的国家拱手让给别人了。

即便孙绍继承不了帝位,单单他拥有王位,便是极为容易对孙权的儿子造成知道很大的威胁。孙权又如何会做如此吃力而不讨好的事情呢?

除了他自己有私心的这一点以外,其实他也是出于对侄子孙绍的一种保护。这一点在他死后,再经历了两位皇帝以后才看得出来。当时的皇帝昏庸无道,民间有人便提议道,应由孙策之孙,孙奉来做这个皇帝。不过是民间的一个说法,皇帝就把孙奉给杀死了。

由此来看,当初孙权不封孙策为帝,也是出于对侄子的一种保护了。毕竟在帝王家,兄弟血亲是难以抵得过权势的诱惑的,他当时的做法倒也是保全了兄长留下来的血脉,不枉二人兄弟一场了。

对于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帝,无视孙策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