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结局如此悲剧 扶苏为什么会失去王位

还不了解:公子扶苏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子扶苏为何会与王位失之交臂,最终落得个悲惨结局?

毫无疑问,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是一个具有悲剧性的人物,引起了后世的评述颇多。当然,历史是一个可以被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同的人会凭各自的喜好为小姑娘画上不同的妆容,其实,历史小姑娘的素颜究竟是什么模样,已经不可能有人全然知晓,所以众人的评述只代表了各自的观点和对事实的猜测而已。

明朝的张居正就曾认为扶苏是一个怯懦的仁者,即使继位,以他的能力也不足以力挽狂澜,不可能挽救即将倾覆的秦王朝,而苏轼笔下的扶苏却是一位恭敬仁孝之人,他谦恭有礼,至仁至孝,最终却因此而死于阴谋算计之下。

尽管后人对他的评述不一,但在司马迁的笔下,扶苏的生命轨迹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在他的笔下,扶苏的人生并无太大的跌宕起伏与壮阔波澜,只描述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在"焚书坑儒事件"发生时扶苏劝谏始皇,结果被始皇帝放至军中,监军蒙恬,最终戍边十年不得回。

另一件是在秦始皇驾崩之后扶苏被李斯,赵高假借诏书赐死。所以就是这样一位听上去性格怯懦的公子,却在这波澜壮阔风云诡谲的乱世之际,被屡屡提及,就好像他的死亡成为了一个精神事件,一种时代的风向标。由此可见,他的死亡在当时社会民众心目中造成的冲击有多么的强烈,就包括当时的陈胜吴广密谋造反,便是以扶苏为号召,揭竿而起,才继而发展壮大的。这也同样证明了扶苏并不是一个怯懦无能之人。

再看公子扶苏之名,也会觉得他是举世无双的。

扶苏的名字源于《诗经·郑风》当中《山有扶苏》的其中一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这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有香草佳木之意。当然人如其名,两千年前公子扶苏,想必也定是俊雅挺拔,温润如玉的,乃一位谦谦君子,我想他在当时一定会是秦国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这样温文尔雅,淡然高华,谦逊有礼的人,将世间一切的美好都拿来形容他,想必也不为过吧。

但扶苏这个名字除了蕴含着希望他可以成为一个谦逊俊雅的人,同时还寄予了始皇帝对他的期冀,希望他以后可以有一番大的作为,能够承担起国家的重任,秦始皇以此为其子命名,显而易见是对扶苏寄托着无限的期许。更何况扶苏还是秦始皇的长子,自然始皇帝对他这个儿子的要求也非常之高,虽未明说,也一直未立他为太子,但却一直将他当成皇位继承人来培养。

扶苏也不负父亲的厚望,最终成长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准皇位继承人,仁爱谦恭,但又不失果敢和刚毅,多年的磨练更使他的性格趋于完美,甚至连赵高也曾称赞他"刚毅而勇武,信人而奋士",他悲天悯人的胸怀和广阔的胸襟更令后人大加赞赏,甚至连后来的陈涉吴广起义,也要借用扶苏的名义,可见扶苏的仁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那为什么这样一位璀璨夺目,受万人敬仰的准皇位继承人,在这么多先天优厚条件之下最终还是落得了个自杀的悲惨结局呢?

虽然他的死因是一个历史之迷,但这与扶苏自身的性格以及他的治国的理念定然是密不可分的。

秦朝初年就推行什么样行政制度而进行了激烈的廷辩。丞相李斯力主推行郡县制,但却遭到博士淳于越强烈的反对。

淳于越则认为应该推行周礼,实行分封制度,而这两种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政治理念,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推行郡县制,这样的结果也直接导致了淳于越被罢黜。

扶苏也为此多次上书始皇帝,始皇大怒,结果扶苏就被始皇帝派到了上郡去做蒙恬大军的监军。

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在治国理念和统治思想上,扶苏与始皇帝的思想是完全不一致的。始皇帝尊崇法家治国理念,信奉"法令由一统"、 "事皆决于法"。而扶苏则对这种专制的治国理念并不苟同,他则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这都是源于扶苏师从仆射淳于越大儒,在老师的教导之下,儒家思想早已浸透扶苏内心,因此扶苏在政治立场上坚持废重法而与民休息。

就如在对"坑儒"这件事上,扶苏的态度是劝谏始皇不要用重法迫儒。其实扶苏的这种儒家思想是非常符合国家大乱以后的国家治理,扶苏的这种治国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时秦国急需休养生息的现状,当然这种仁治理念同时也为扶苏赢得了贤名。虽然扶苏在民间颇具贤名,但是他的政治理念和始皇的治国理念截然相反,必然会导致始皇帝在对继承人的选择上出现左右摇摆。

命运造化弄人,扶苏的人物悲剧,悲就悲在他生在了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又是一个崇尚法家和法治的时代,秦始皇本人又是一位特别钟情于法家、法治的人物,他便觉得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扶苏性格优柔寡断,不符合成为一个真正的君主,始皇认为被立者的思想个性应当是智力超群、刚毅果断、深谙峻法的人,然而寄予厚望的扶苏却和自己有着不可调和的政治矛盾。所以,扶苏虽然为秦始皇的长子,但是按照秦人所固有的宗法制度和政治文化传统,秦始皇也会犹豫再三,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子。

在扶苏的身上,春秋贵族之风尚为遗存,这不仅与老师所教授知识的耳濡目染有关,更是与他自身的性格息息相关,这与崇尚法术的秦国社会格格不入,实则是已时过境迁,因此他的悲剧的结局早已注定,并在专制社会体制下一幕幕地重复上演。但面对这种情况,始皇帝并不想放弃扶苏,他后悔让扶苏拜淳于越为师,悔恨扶苏在受到儒家思想熏陶后所慢慢养成的性情,觉得扶苏不够刚毅果断,少了帝王所应有的霸气。因此让扶苏戍守边关监军蒙恬,这显然是历练多过处罚,始皇帝其实希望扶苏通过戍守边关,可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可以在军中磨炼性情,练就刚毅果敢的性格,少份柔弱,多份坚强。

秦始皇自十二岁起就成为了一国之主,他曾目睹和亲历了太多的宫廷权斗,不知凡几。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秦始皇也有让扶苏远离政治漩涡中心,以求保全扶苏之意。

另外,秦朝自商鞅变法一来,就很重视军功,因此,大军在秦国政治中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始皇帝发玺书于扶苏,并非仓促间的决定,实乃深思熟虑之举。可是这一切最终还是辜负了秦始皇为扶苏的谋算,始皇还是未能算到小人的算计,扶苏自杀这一悲惨结局是让始皇帝始料未及的。

扶苏戍边,这最终也成为了扶苏这一生的转折点,如果不是他过早的就离开了政治中心,胡亥也不会仅凭李斯和赵高的支持便能登上皇位,如此强大的大秦王朝也不至于仅仅到了秦二世就灭亡。

扶苏与王位失之交臂,最终以一场悲剧告终一生,这其实还与他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奖励耕战,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国力逐渐强盛,最终成为了战国乱世纷争时的终结者,也是最后的胜者。所以秦国一统天下,其中法家思想是功不可没的。

秦朝重视法度,法家强调尊君集权和人主之术,提倡"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对人主之神圣威的捍卫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从帝号的称谓(皇帝)到国家政权的组织方式(郡县还是封建),均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这既是对自己功业的认可和巩固一统政权需要,也是君主的"势"大为扩张的需要。然而在一人专制的中央集权之下,皇权的传承始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问题,一旦所寄非人,不世功业转眼间就会化为乌有。因此对于太子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

而且始皇帝作为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一统了中国,他所做的事是开天辟地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始皇帝在当时也是很自命不凡的,会有些刚愎自用。当扶苏及冠之后,开始渐渐的在朝堂上,展现才能,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也屡次对他的父王直言劝诫,在朝堂之上大放异彩,他在当时虽然没有正式被立为太子,但也声名远播,受到百姓的一致好评,赢得了众多民心,所以,当扶苏展露才能,身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时,始皇开始警惕了,他认为扶苏过早崭露头角会遮盖住自己的光芒,这样一来就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威胁。

法家主张尊君抑臣,对权力有强烈的垄断性和排他性,所以始皇是绝对不允许朝堂中有其他(即使是潜在的)权力中心的出现。因为他与扶苏之间不仅仅只是父子关系,更是君臣关系,实际上后者的关系更大于前者,皇帝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皇权,即便是潜在的威胁,也不能够放过。

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在位数十年,一直没有立储,所以他不立太子,实际上就是要捍卫自己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况且此时始皇正值春秋鼎盛时期,精力尚好,批阅奏章通宵达旦,可谓是亲事亲为,较为勤勉。秦始皇又遍遣燕齐方士访求仙药,多次派人去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一天会驭龙殡天,而太子是国之储君,立了太子就等于承认自己会死,所以建储之事从未提到议事日程之内。

扶苏本该成为大秦王朝最为尊贵的人,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宏图壮志,以仁义来治国安邦,建立一个太平盛世,可他的宏伟蓝图最终却在一道无情的圣旨和一把冰冷的剑下破灭,他的死犹如巨星陨落,也直接影响了大秦王朝的命数。

秦始皇在位始终没有立太子,这最终也给他的帝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深谙政治之道与帝王心术的李斯利用了秦始皇与扶苏的这种儒法冲突,而狡猾的赵高则正好利用了扶苏的这种软弱的性格,利用了扶苏对于秦始皇的仁孝之心,正因为如此,赵高和李斯这才会有很大的把握,认定单凭一纸诏书就能够让扶苏丝毫不疑,不会造反,反而会坦然地接受自杀的结局。

两个阴谋家的结盟,最终扼杀了秦王朝最后一次转舵的良机,秦王朝以更迅猛的加速撞向了毁灭的冰山。

扶苏可能到死也不会想到,自己最后竟然是败在了奸人手中,最后皇位却是由他那个不争气的弟弟来继承。其实胡亥能在秦始皇众多儿子中脱颖而出,可见其并不是历史上"指鹿为马"中那样的人物,而《李斯列传》更多的强调赵高的作用,而忽视了胡亥的顺势而为。

胡亥作为扶苏的竞争者,更多的是如这样顺势而为,见缝插针。扶苏作为长子,作为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者,他就如靶子一样是很多人攻击的目标,而胡亥在扶苏的光芒之下更容易行事和寻找漏洞,作为皇室子弟,胡亥更像个猎人一样,时刻准备伺机而动,而这也终于让他找到了机会,所以胡亥的继位,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必然。

总之,扶苏最终选择死亡这条道路,当时扶苏是如何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却为他可惜悲叹,如果扶苏不死,那秦朝历史走向该如何?是否会如始皇希望的那样,千秋万代,而不是只到二世就亡呢?

历史车轮滚滚走来,一切事实都已注定,徒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