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铁帽子王享有哪些特权呢?
清朝铁帽子王享有哪些特权呢?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清朝铁帽子(世袭罔替)王(乾隆四十三年定)是清朝宗室中最高贵的爵位,是所有宗室亲郡王都梦寐以求的封赏。因为一旦得到铁帽子王的封赐,那将意味着子孙后代永享王爵。为清代宗室爵位中最显赫的十二大家族。
既使罪犯不赦,最多也只能杀其人而不能削其王爵。铁帽子王广义上说是与皇权并立的王权,与皇权遥相呼应,依祖制皇权亦不可轻易撼动,可以说是与皇帝共享天下的尊贵爵位。
清朝宗室爵位前后一共有十二位铁帽子,功封的八位(礼,睿,郑,肃,豫,克勤,顺承,庄),恩封的四位(怡,恭,醇,庆),也就是十位世袭罔替和硕亲王和两位世袭罔替多罗郡王。其中功封的和硕亲王的地位又略高于恩封的四位亲王。
特权一共大致有五种
第一种,爵位世袭罔替。
这也是铁帽子最具代表性的特权,清朝吸取明朝宗室封爵的教训,实行爵位时代递降。而铁帽子王的爵位世代不降爵位,一般由嫡子大宗承袭王位。而普通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则或一代或两三代要递降爵位至公爵,其后子孙最低将至奉恩将军(宗室最低爵位)为止。
第二种,配享太庙,供奉盛京贤王祠
清朝八位功封铁帽子王的嗣祖王,除了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博果铎(八大功封王中唯一非嫡出)没有配享太庙,没有供奉盛京贤王祠外,只有顺承郡王系嗣祖萨哈廉(和硕颖亲王,顺承郡王勒克德诨的父亲)没有配享太庙(但供奉贤王祠)。
四位恩封铁帽子王中没有配享太庙的是庆王,,庆亲王是唯一一位受封嗣祖王不是铁帽子的亲王,庆王系的祖王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晋封庆亲王的乾隆十七子永璘,之后世代降爵到辅国将军奕劻,咸丰加恩晋封贝子,后被慈禧赏识晋封为和硕庆亲王,赐世袭罔替。奕劻死时已是民国初年。所以庆王不配享太庙。
除清初立有赫赫战功的宗室王和怡,恭(道光写进秘密立储诏书),醇(光绪皇帝本生考)外,其他普通的王爵配享太庙的极少。连像乾隆皇帝的弟弟和亲王弘昼这样的亲王也一样没有资格。
第三种,王府世袭居住,规格略高
世袭罔替的亲郡王,其王府宫室是一直代代传承的。而普通的亲郡王则是数代之后因为不断地递降爵位而不符合级别,需要搬离原来的王府。
个别如和亲王弘昼,成亲王永瑆等他们的后代继续居住在原来王府的特例还是有的。而铁帽子王的王府除了另建新府外,基本没换过地方。比如和硕豫亲王多铎的王府,也就是今天的协和医院(后建),一直就被世代豫亲王传承下来(直到被卖)。
因为世代的修建,铁帽子王府一般规模大于普通的王府,规格也要更接近王府营建规制(一般担心逾制,都往低了修)。比如礼王府,郑王府等银安殿一般都面阔七间,恭王府和醇王府的银安殿虽然面阔五间,但恭王府面积达到了67000平方米,礼王府(原)也达到四万余平方米。
第四种,占有各旗旗权旗份或朝廷大权
功封诸王在清朝八旗制度中代表了八面旗帜的奴隶制向封建制王族的转变过程。顺治皇帝亲统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后,功封铁帽子王则各自成为下五旗的大小旗主或族长,恩封铁帽子王则相差甚远,只占有小部分旗份儿,到了清朝后期旗权旗份几乎就是摆设。
功封诸王中除庄亲王(近支宗室)系外,各王的所在的各旗中旗份和旗权很重,庄田,包衣,佐领很多,体现了些许类似明朝亲王赐土不临民的意味。铁帽子王族除了每年大量的俸禄之外还可以拥有大量的地租和包衣奴才。
恩封铁帽子王因为是清朝中后期的产物,所以这四位恩封王的旗权和旗份,以及庄田包衣很少,后期的醇亲王,庆亲王的旗份几乎为零(瓜分的差不多了)。但他们的恩赏非常高,又担任朝廷的核心,所谓职高权重,手中的资源和收入比功封的王爵还要好。
第五种特权,朝廷班首,朝冠舆服更显贵。
皇帝视朝,王公朝班,亲王以礼王为众王之首,诸王班次排序第一,睿亲王排班其次。郡王朝班以克勤郡王为首,顺承郡王排班其次。其他亲王郡王随本班行礼。
在朝服冠带上,个别铁帽子王的规格也略高与普通亲王,比如雍正皇帝最信任的和硕怡亲王胤祥,胤禛的恩赐无以复加,赐其母附葬景陵,不改胤字为允。还让怡亲王胤祥的亲王朝服使用金黄色,吉冠红绒结,朝珠串绳用金黄色,端罩内衬也可以用金黄色。
总结
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在战功上他们的首封王为清朝的创立下了赫赫功勋,开疆拓土,共议朝局,成为清朝的奠基者,被后世皇帝供奉于北京太庙和盛京贤王祠。其后代诸王也成为地位上仅次于皇帝的天潢贵胄。
而清朝从始至终才仅仅恩封了四位世袭罔替的王爵,他们在清朝政治上的地位和权利也仅次于皇权,同时更加可以体现出恩封铁帽子王的稀缺性和珍贵性。
而且这些铁帽子王的特权很好使,皇帝也不能轻易地废了王号(可以废人,不可废爵),如果皇帝废了铁帽子王的头衔,就是不尊祖制,就不是以孝治天下。
这就是清朝超越普通王爵的十二大铁帽子(世袭罔替)王的显赫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