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文皇后死后停尸37年才下葬,是因为什么

孝庄的一生扑朔迷离但具传奇。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伟大的女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有女皇武则天,也有为国家出塞的王昭君。她们虽处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命运,但她们都对国家做出了贡献,都是后世人所传颂学习的榜样。

大清朝的历史上便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亲身传教,培养出了两任优秀的君主,为清朝的辉煌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功绩,亦是一位传奇女子。

她便是孝庄文皇后,顺治的亲生母亲,康熙帝最为敬重的祖母。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

在顺治帝即位之后,她自然成了最为尊贵的皇太后。但她生性内敛俭朴,生活从不奢华,在平定三藩时,她更是将自己节省下的银两拿去犒赏出征士兵。

而每到收成不好的时候,她还经常把自己的积蓄拿出去赈济灾民,可见她对儿孙的全力支持。而她如此一番表率行为,更是让皇帝十分敬重,也更加通晓帝王之道。

康熙帝从小便在祖母身边长大,与其感情十分深厚。他每次出巡时,几乎每天都会派人问候祖母起居,以及报告自己沿途的行踪,还曾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送给祖母尝鲜。

在康熙二十二年秋,他陪祖母巡幸五台山时,途中只要是有上坡的地方,他便会下轿亲自为其扶辇保护。

在昭圣太皇太后病危时,康熙帝更是日夜不离其左右,为她侍奉汤药,还亲自率领大臣们在天坛祈告上苍,宁愿折损自己生命来增延祖母寿命。

孝庄皇后一心为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一直亲力亲为,康熙这般敬重和爱戴自己的祖母便可见其真情了。

她出身不凡,又为两朝最为尊贵的太后,然在她死后,康熙却未按礼制将她与皇太极合葬,反而是停尸了37年,这其中又是为何呢?

前面已经说过了康熙对这个祖母是十分敬重的,这个原因自然不会是康熙自己了,而正是在于孝庄留下的遗命。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大致意思就是说:“太宗皇帝在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我心中也就无憾了。”

她虽然留下的遗愿说得很是委婉,但这个意味就大了。毕竟明确表示不愿意同自己的丈夫合葬的女子,在大清乃至这个古代王朝的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那么她又是为何不愿意与丈夫皇太极合葬呢?事实上原因就在于她与皇太极的感情不深。

她虽是顺治的母亲,但是她为妃时,并不受宠,且儿子福临也并非是一开始的储君人选。这便要当时皇太极的后宫说起了。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之后,册封了五宫后妃,当时也称为五大福晋,其中大部分都是蒙古族女子,可以说是垄断了后宫。

而科尔沁贝勒布和一家就有三位女子在皇太极的后宫之中,中宫大福晋,也就是皇后哲哲,她是布木布泰的亲姑姑。

而布木布泰则被册封了次西宫-永福宫庄妃,也称西侧福晋,在后宫妃子中仅居第五位。可见在皇太极生前,她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唯有她的姐姐海兰珠受到了皇太极专宠,冠绝后宫。

姑姑是皇后,拥有最高的权势,而姐姐则深受宠爱,宠冠六宫,唯有她嫁给皇太极多年,却饱受冷落。虽最后她依靠权力最大的亲王代善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皇帝的宝座,但也改变不了她心中对先帝的怨念,留下如此遗命也是使然的。

因此在她离世之后,康熙帝为祖母封了一个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即是孝庄文皇后。

并且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灵枢暂安在了京东清东陵,将其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到了了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帝时,才为她寻了一个适合的位置,将其葬入地宫。

可见正是康熙帝对这个祖母的万分敬重,才不忍违背其遗愿,即便是受到了天下人的诟病,也要遵祖母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