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
我们目前对整个学习及其各个学科的态度和情感,都是我们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以自身特有的结构倾向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其中一些产生了相对良性和积极的感受与态度体验,另一些产生了相对恶性和消极的感受与态度体验,这是由学习对象迎合主体心理趋向的多少和程度决定的,也是由学习活动带给主体的快乐和痛苦的程度和比例决定的,迎合的方面越多、程度越高、类型越重要,带给主体的快乐和利益越多越大,越容易引起主体强烈的兴趣和喜爱之情,也越容易激发起主体强烈的探求和行动的欲望;反之,则会使主体产生抵触、厌恶、惧怕、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培养热爱、兴趣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就是要善于发现、挖掘和创造各种条件,使学习的对象和活动能够更多地符合我们的心理趋向,使学习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利益和快乐,这样,良性的态度和情感便容易建立起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人手。
第一,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态度,首先要善于挖掘学习本身的价值和魅力。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的好奇心和本能的求知欲,喜欢探索,希望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真相,希望能够“看清”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周围的世界,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即所谓认知的需要,同时,也希望从人类的各种精神产品中获得滋养与享受,获得成长与发展的力量。而所有这些,都蕴含于各种学科与各种类型的知识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来直接间接地满足人的这些欲望和需求。因此,知识内容的本身有许多就是对人有本能吸引力的,就是有直接价值的,学习本身就是在满足我们的认知需要以及其他类型的需要,我们要善于挖掘知识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品味知识带给我们的独特滋味和享受。例如,诗歌能给我们带来韵律的美,数学能给我们带来逻辑和秩序的美,而天文学则向我们打开了了解无限的星空和宇宙的一扇窗口,等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发现、体验了学习内容带给我们的直接满足和乐趣,只有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过程带给了我们直接的吸引力,才会产生最稳定最重要的直接兴趣,也才有了最直接的学习动力。
第二,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态度,还要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改善我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以使我们在学习某一内容时,能够尽可能的轻松、容易、顺利。我们在学习中越是进展顺利,越是成绩斐然,越是能体验到成功感和胜任感,越容易产生舒畅、愉快、自信的情绪;反之,频繁受挫,屡屡进攻仍然毫无进展,毫无建树,或是虽然也学会了,但经历了过多的挫折,付出了过大的努力和代价,则势必挫伤我们的积极性,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引起我们的焦虑、畏惧、沮丧、颓废等消极情绪。而良性的情绪体验经过不断的累积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恶性的情绪体验在不断的沉淀中就会诱发消极的情感与态度。日常学习中,我们感兴趣的科目、喜欢的科目通常都是学得好、能力强、充满自信、伴随着良好的情绪体验的科目,而不是那些能力差、让我们付出过多辛劳、有着更多挫折经验的科目。因为,学得好的科目通常也会学得相对顺利,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因而自然会转化为一种稳定的、良性的态度。
第三,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态度,还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各种间接的动机因素,以促成对学习多层面和更广泛的动力支持。关于这方面,是有着许多不同的类型以及与之相适宜的方法和策略的。例如,动机研究中经常提到的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直接性动机与间接性动机,内因性动机与外因性动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等,都是不同性质与层面的动力因素,它们都是学习的对象、学习活动本身及其与之有关联的其他事物与主体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心理趋向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学习活动具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动力影响。其中,由好奇心和认知需要与直接的学习活动引发的动机属于直接兴趣或直接的学习动机,其他各种类型的动机因素均属于间接动机,虽然是间接动机,但是对学习活动常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实际中,仅靠认知需要的发动或者说仅靠知识本身的吸引就能长期坚持学习,虽不能说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至少也是少数人和少数情况下的特例.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复杂的动机作用的产物,每一个人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在不同的时期,支持其学习的动力因素都会有所不同,否则,仅凭知识本身的吸引和魅力,大多数人可能早就放弃学业了。因此,了解各种间接动力因素的类型、作用性质及效果,进而激发和唤起更多更强的间接性的动力支持,对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具体来说,要产生和培育更多的间接动机,首先要关注、寻找和挖掘学习活动多层次的间接意义、附带价值以及与主体相顺应的成分,以使学习能够增添一些吸引人的理由进而得到更多的动力支持。人的需要体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许许多多的或先天或后天,或物质或精神,或本源或衍生,或概括或具体化的需要、意愿、希望、企盼等组成,例如,生理需要,认知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以及由这些基本需要衍生出的、有着特定目的和内容的形形色色的具体需要和倾向,这些心理趋向都具有发动和支持特定行为的潜在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当现实中的某种对象或活动在触动某种心理趋向或与某种心理趋向发生关联的时候,它们便会被发动和激活,处于特定的唤醒状态,进而对活动产生特定的动力(或阻力)作用。其中,一项活动越是能多的符合需要体系中的内容,越是能符合那些重要的、高价值的内容,越会从中得到更多、更大的动力支持,反之,只能得到较少和较小的动力支持甚至是阻力和障碍。但是,对于一项特定的活动来说,它与我们需要系统中各内容的联系并不是固定的和必然的,也不是能够完全被意识到的,许多情况下,我们意识到的或发挥作用的只是其中的部分,一些本来有联系或者本可以建立联系进而发挥作用的内容,我们却没有发现或意识到,使得许多本可以提供动力支持的因素被忽视或埋没了,造成了动力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我们活动的运行状态。例如,父母的殷殷期待本身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但许多孩子意识不到或处于麻木状态,这一动力因素便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再如,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考不上大学,进而关系到在社会上的立足以及未来的前程,它所对应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反向动力,本身具有重大的动机作用,但它常常并不能被主体清晰地意识和切身地感觉到,因而,许多情况下,其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等等。因此,在实际中,为了使我们的学习能够尽可能顺利而强劲地进行,尽可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进行,一定要善于发现、发掘学习及其相关因素与主体各个层次的心理趋向之间的关系,以使学习除了直接的知觉意义之外,还有更多的附加意义,能够满足我们多层次的间接需要.以增加学习的吸引力,增强学习的动力。例如,我们虽然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但学好了、成功了,能够提升我们的能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能够拿奖学金,能够在同伴中特别有面子,能够让父母感到荣耀,能够考上好大学,能够找上称心的工作,能够移居某个喜欢的城市生活,等等,这些我们想得到的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需要、意愿、追求、目的,当与具体的学习联系起来并成为其间接的目的或附带的收获时,学习也便具有了新的魅力和间接的吸引力,这便是所谓的间接兴趣和间接动机。由间接动机引起或参与的活动,其活动本身可能不符合我们直接的心理趋向,但符合我们间接的、其他方面的心理趋向,或与之紧密联系的事物符合我们某方面的心理趋向,这样,虽然在表层上和直接点上得不到支持,但却在其他方面或心理深层上得到了支持。为此,在实际中我们要时时注意唤起人心灵深处各种强大的本能力量和冲动,如自尊需要,成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让这些深层和基础的需要经常性地处于活跃和兴奋状态,并把这些基础的欲望、冲动以及它们所对应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与眼前具体的活动联系起来,为具体活动的兴奋和运行提供充足的后备能源。同时,在具体的学习中,要善于营造和创建各种具体的动机情境,如设立某个具体目标,与同学就某个具体任务进行竞赛,把自己的计划公之于众等,以不断丰富和充实我们具体的动机源,使我们的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动力支持。
其次,要产生和培育更多的间接动机,还要善于营造和创设各种能够顺应主体心理倾向的条件和情境,如对直接的内容与对象进行加工改造,以使原有的内容增加某些迎合主体的顺应性成分,甚至可以把学习的对象或活动人为地与其他符合人的心理倾向、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的事物、事件进行联结和联系,以组成一个复合体或联合体,让那些符合心理倾向的事物把直接的内容带动起来,从而产生¨以顺带逆”的综合效应。例如,有些内容,如枯燥乏味、抽象困难的内容,对我们缺乏直接的吸引力,甚至引起我们的反感和排斥,但表达的形式、讲述的方式如果迎合我们的心理趋向,就可以激起我们的好奇,引起我们的兴趣。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许多小孩子的学习内容都是以一些动画片,色彩鲜艳的图画,儿歌,童话等形式来讲述;讲述新的原理和规律的时候,如果与我们的先前经验挂钩,尽量多地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经验,适当穿插一些有关科学家及其发明创造的一些逸闻趣事,或者做一些吸引人的实验,就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也更容易被理解;另外,在讲课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述,好听的声音,活跃的现场气氛等等,都是引起我们兴趣、吸引我们注意进而易于消化吸收的好的方法和形式,也容易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等等。总之,把抽象、枯燥、难理解的内容经过特定的加工和组织,使其生动具体,通俗易懂,乃至妙趣横生,以迎合我们某方面的心理需要,就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也易于消化吸收。再如,学科内容我们没什么直接的兴趣,但我们喜欢讲课的老师,喜欢老师的性格,老师的风度,老师的讲课风格,还由于该学科的老师喜欢我们,器重我们,经常给我们以表扬和鼓励,让我们体会到关怀、温暖、期待和自身价值,我们往往会爱屋及乌,会渐渐地喜欢上该科目,至少出于这些间接因素的带动,使我们减弱直接的抵触和阻抗,使我们以积极的至少是中和的心态对待该学科,而不是以对抗和抵触等消极负面的情绪对待之,这样,就会对学习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另外,让我们感到自豪的学校,团结有爱、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一帮同舟共济、互帮互助的同学朋友,以及对不好好学习或放弃学业所带来的后果和惩戒的恐惧,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理由和间接支持,进而影响到我们对学习的态度和情绪反应。
第四,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态度,还必须善于借助外部环境的影响。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除了要看事物与自我结构的关系外,还要以所处环境的社会标准为参考。这就是说,人在看待和评价事物时,是以主客观的两套标准来做衡量的,如果仅仅顺从主体的内部标准,那么常常会与客观的标准发生冲突,它们或者行不通,或者会受到客观的惩戒,因此,最理想的办法是在主客体之间达成一种妥协和平衡。事实上,人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以这条原则来行事的,由此形成的主体结构,包括价值体系,包括行为方式,都是既部分地迎合主体本能的欲望和趋向,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的标准。而且,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人必须顺应环境,必须与环境保持一致,必须以客观要求为行为指针!当人与环境发生冲突的时候,最终妥协的只能是人自己。正因为如此,社会的价值才能内化为个体的价值,社会的崇尚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崇尚,才有所谓的流行、时尚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也要善于借助于社会和外部环境的力量以促成良好态度的形成。例如,即便我们自身不喜欢某一科目,但社会上对其倍加推崇甚至形成热潮时,也会带动我们,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态度。同样的,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一个尊重知识,离开了知识就寸步难行的社会,一个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一个学好了就能带来巨大回报、到处弥漫着浓重的学习气氛的社会,其个体必然因这种熏陶和浸染而溶人进大量学习的“细胞”,对待学习的态度也自然是积极的。因此,良好的、重视学习的社会环境,更具体的讲,一个有好的学习风气的学校,一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班级,一帮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同学,对学习兴趣的产生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明显的助力和帮助作用。另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某种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关的专业比赛,参加某种学术会议,参加某一专业主题的夏令营等等,对激发学习的兴趣、改善学习的态度,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创设一些条件和人工环境,使其学习的氛围更浓厚一些,对主体的积极影响也更大一些,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对提高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热情,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会更加的有利。
总之,一旦我们对学习形成了诸如兴趣、爱好这样良性的态度倾向,我们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上就处于非常有利的态势,而且这种倾向的强度越高,对学习越有利。有这样的态度和心理倾向做支撑,我们更容易唤起强烈的学习动机,更容易保持旺盛和持久的热情,更容易冲破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障碍,更容易抵御各种与我们争夺意识的其他干扰和诱惑,而所有这些,都会强有力地促进学习的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