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创建民主家庭
父母应学会多倾听孩子的声音与孩子平等对话,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肯定孩子的成绩,对孩子多鼓励,去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讨论,这样孩子的情绪稳定,对父母的逆反心理自然也就减少了。
2.多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
一些父母喜欢向孩子提一些过高的要求,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用一些强制的语言去命令孩子,这些东西往往不是从孩子实际能力出发,而是从父母的主观愿望出发,当然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青春期孩子烦恼增多,压力加大,他们在一些事情上会出现困惑、茫然,父母不应只关心他们学习的问题,应多了解他们青春期的困惑,给他们当缓解压力、出谋划策的谋臣而不是专断独裁的暴君。世界上没有坏孩子,也不要因为孩子顽皮和成绩不理想就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有坏孩子的“坏”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抓住了问题的症结,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多站在孩子角度,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对孩子的逆反要冷静面对,以柔克刚,终能制胜。
3.注意沟通技巧
有些父母习惯于在谈话一开始就提出批评和反对的意见,对孩子进行武断而居高临下的指责,这样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容易引发孩子产生反抗性语言,进而引起冲突,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谈话是一门艺术,教育孩子时应充分利用这门艺术,巧妙地化干戈为玉帛,让孩子在和风细雨中接受你的建议,小哲的妈妈就犯了这个错误,她张口就问小哲的学习,对小哲的作业问题极为关注,却不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探究孩子变化的原因,其实,后来了解到,小哲上的那个中学是个市重点,里面的孩子个个都身手不凡,小哲在小学里习惯了坐第一把交椅,到了这里压力倍增,拼命学习却不能名列前茅,所以有些情绪不稳。
小哲的妈妈本可以注意到孩子情绪变化的,她在不了解孩子行为原因的情况下,上来就问孩子作业的事,正是撞在了枪口上,哪壶不开提哪壶,当孩子出现反常的行为时,她应该与孩子进行一次深谈或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对孩子进行安抚,帮孩子提高成绩,而不应该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孩子发生冲突还茫然不知所措。
在孩子冷静时,对他说:“儿子,你一直是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可我发现你最近有些情绪不稳,能和妈妈聊聊吗?”你这样说,孩子肯定就会对你打开心扉了,如果孩子这时还闭口不言,你不妨给孩子写封信,推心置腹地与孩子交谈,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往往有很突出的优点,如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等,如果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环境加以积极地引导,会发展成为优秀的品质,如自立、坚强、明事理、讲原则等。法国著名农学家安瑞�帕尔曼为了在法国推广马铃薯,就很好地利用了人们的逆反心理。
他在自己的家乡推广马铃薯,不过,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办法说服任何人去种马铃薯,于是,他想出一条妙计,1787 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名的低产田上栽种马铃薯,根据他的要求,由一个身穿仪仗服装、全副武装的国王卫士队看守这块地,但是,卫士们只在白天站岗看守,到了晚上就撤走,这种情况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他们认为马铃薯一定是种珍贵稀有的东西,于是晚上就来挖马铃薯并把它栽到自家地里,这样,马铃薯很快就在法国推广开来。任何事情都会有两面性,相信智慧的父母们,一定有办法化害为利,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效果。
5.巧妙利用心理学技术
①顺势利导法扬长避
当孩子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时,他会故意做一些让父母生气的事去报复父母,去激怒父母,如果父母因此而暴跳如雷与孩子对着干,就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使亲子关系恶化,相反,如果父母出人意料地接受孩子的无理取闹,对孩子的反抗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软软的使不上劲,最后只有转变态度,和父母沟通了。例如,初二的一个男孩由于分数考得低,妈妈批评了他几句,他心中很窝火,于是大声对妈妈叫道:“你天天说我不上进不努力,那你呢? 人家的父母都是教授、专家什么的,你小时候干什么了?”孩子的话外意是:“你有什么资格来说我。”
男孩的妈妈没有与孩子对着干,也没有与孩子嚷叫和喊骂,而是以平静的口吻说道:“你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你想不想让妈妈给你讲讲小时候的故事?”本来准备迎接暴风雨的孩子,看到妈妈如此的坦然大度,立刻感觉自己做错了,心里后悔起来,这个妈妈则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当年因为家庭贫困上不起学的事讲给孩子听,孩子听后更加敬重妈妈了,也意识到自己应该珍惜拥有的东西,去努力学习了,从此以后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自觉,也不再喜欢跟妈妈顶撞了。记住,当孩子和你生气时,你不妨挂出免战牌,大度地一笑泯恩仇,这种超然冷静的姿态有时更能触动孩子的内心,打动孩子的情感。
②巧妙利用思维惯性
著名的人际关系大师戴尔dian卡耐基在分析人性弱点时说:“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当你的思维朝某—个方向倾斜时,就会一直倾斜下去,我们可以把这一原理巧妙地利用到改善亲子关系上面来。”具体的做法是,不要在与孩子谈活一开始就提出批评和反对意见,这样容易让孩子说“不”,从而你说什么他都与你对立。反其道而行之,我们要在—开始提出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让孩子认同你的观点,让孩子对你说“是”,—旦孩子在心理上与父母达成一致时,接下来就好办了,然后你再向孩子提出真正的你想说的话题,虽然这个话题是孩子不喜欢、不乐于接受的,但孩子由于在思维上形成了惯性,在心理上认同了你,所以孩子的反应就会不太强烈,对你的批评建议也不会太反感了。需要注意的是,从一致的话题过渡到不一致的话题时,过渡要自然平稳,切忌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