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史家身为四大家族之一,它的经济如何?

红楼梦四大家族分别是贾家,史家,王家,薛家,接下来听听知秀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史家,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排名第二,但是,相比贾府的奢华,史家真可谓穷的可以,不信你看宝钗对袭人是怎么说的?

“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的神情,在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她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是她们娘儿们动手。

谁能想到,昔日保龄侯史公尚书令之后,会沦落到如此拮据的生活?竟然家里的针线活都得主子们亲自动手?

我们再来看看,作为史家的嫡出小姐,仅仅因为一场诗社东道,就惹得史湘云窘态百出。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贾政外出学差,贾探春一时心血来潮,在大观园组织了文人骚客热衷的诗社活动,而史湘云,作为最后一个入社的,因为兴奋,自告奋勇,要做一回诗社东道。

但是,到了晚上,当薛宝钗邀请她来到蘅芜苑,提醒她做诗社东道的开销时,她却为难了?

宝钗听她说了半日,皆不妥当,因向她说道:“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个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婶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和这里要呢?”

按说,以贾府小姐的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标准,让她们做一回诗社东道是完全不成问题的。但显然,我们从史湘云听到宝钗所说的这番话后,却会发现,她是真的穷,是真的没有能力做一回诗社东道。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会发现,作为史家的女人,不仅针线活要自己做,并且,史家的小姐,也远没有如贾府小姐这样的待遇。

当然,无论是宝钗从史湘云哪里打听来的新闻,还是史湘云面对诗社东道所显示的窘态,归纳起来,也仅仅是围绕着她一个人,所以不具备说服力。

而在《红楼梦》中,作者除了描写史湘云这个史家人外,是否还描写了其他史家的女子呢?

答案显而易见,而这个人,就是贾府的老太太—史太君。

贾母,是史家的嫡出小姐,嫁给了贾代善为妻,或许,我们从她对待刘姥姥的态度上,便能看出,那刻在史家人身上的“穷”。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受到了贾母的热情款待,在贾母的陪同下,刘姥姥游玩大观园,见到了她一辈子没见到的比年底下年画上所画的还漂亮的大观园,也尝到了她一辈子想到想不到的贾府之中的美食—茄鲞。按她的话说,这一辈子算是没白活了。

而在离别之时,有三个主子送给她礼物。

第一个人:王熙凤,她给了刘姥姥八两银子。王熙凤曾与李纨等人聊天,明确8提到过她的月钱是十两银子,可见,她给刘姥姥的,几乎是她一个月的工资了。

第二个人:王夫人,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面对刘姥姥的离开,她下了大手笔,直接给了她一百两银子。

按王夫人每个月二十两银子来看,这一百两银子,是她几乎半年的工资了。

但作为荣国府的老太太,她却意外的,连半两银子都没给。

实在太过吝啬。

当然,若以银两来衡量贾母对刘姥姥的态度,相比王夫人和凤姐而言,她确实吝啬的可以,但在这个世界上,有比金钱更可贵、更值钱的,这便是涵养以及人情味。

贾母对刘姥姥的态度,正是涵养和人情味的写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刘姥姥同贾府非亲非故,同贾母同样如此,但选择热情招待他们,全程陪伴刘姥姥的,却始终是贾母。

无论是带她参观潇湘馆、秋爽斋,还是在栊翠庵贾母将喝过一半的茶水递给刘姥姥,还是仅因为刘姥姥喜欢大观园的一句话,贾母便特意让惜春画,这些种种,都体现了贾母对刘姥姥的平等亲切。而作为一个豪门的老太太,在面对如刘姥姥这样的乡下老太太,能具有这样的态度,足以看出,那刻在史家人心中的涵养。

试看王熙凤,虽然看似对刘姥姥亲热异常,但她更多的,是拿刘姥姥当作笑柄,比如她胡乱给姥姥插花;比如她连同鸳鸯一起,让刘姥姥在饭桌上扮丑,即便是她邀请刘姥姥为她的女儿大姐儿起名字,也是看上她低贱的出身: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得住他。

再看王夫人,则更甚。因为她是唯一一个同刘姥姥沾亲带故的主子,但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整个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沉默;到了临别前,虽然她给了姥姥一百两银子,却也说出了:让她别再投亲靠友的话。

所以,从人情味这方面来说,在这三个主子中,唯有贾母待刘姥姥最真善、最具有人情味。

贾母虽然没有赠送刘姥姥一两银子,但她却始终没有忘记刘姥姥的心愿,所以她给刘姥姥的,都是刘姥姥真正需要、真正想要的东西。

这盒子里是你要的面果子。这包儿里是你前儿说的药: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样是一张方子包着,总包在里头了。这是两个荷包,带着玩罢。”

由此可见,史家是真的“穷”,但他们穷的是物质,而精神是富足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在四大家族都在走下坡路时,唯有史家,不仅世袭了原有的“保龄候”,还额外被圣上恩赐了“忠靖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