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时期的明夏政权为何九年就灭亡 除了朱元璋太强还有什么原因存在
还不了解:明夏政权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夏政权为何短命,除了朱元璋太强大外,其内部原因有哪些?
元末时期的明夏政权,是明玉珍于公元1363年在蜀地所建立的一个小王国,然而这个小王国只是维持了短短九年的时间,就被朱元璋的军队给平推掉了。
就其失败的原因,除了朱元璋太过强大这个外部原因外,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内部原因,削弱了自己原本就不太强大的力量。
明玉珍本人的野心还不够大
从明玉珍的历史活动轨迹来看,他虽然对自己所创立的明夏政权,进行了一番苦心经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没有太多抱负和野心的人,这样的人满脑子肯定是想着什么据蜀自安。
然而,蜀地虽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但其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不足。这样的一个地区短期苟安是没什么问题,但若想要长存下去,则是做不到的。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有诸葛亮这样的大才在辅佐,都只能勉强二世而亡。更何况你一个连蜀汉都不如的明夏政权。
明玉珍身边的人才太少
明代的开国名将营阳侯杨璟,在明夏政权投降后,曾经评论了一句,“将佐皆庸才”。也就是说,明玉珍身边没有几个人才,让我们来仔细数一数,也就勉强刘桢、万胜和戴寿这三个勉强算得上是能人,其余的都不能够摆在台面上看。
而相反朱元璋这一边,文臣武将人才济济,淮西二十四将,个个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面对如此巨大的实力差距,明夏政权最终败在老朱的手中,也不算太丢人。
明玉珍的总体实力一直都比较弱的
在元末的群雄当作,明玉珍从始至终都是其中一个比较弱小的存在,在进入巴蜀之地后,这里又因为年年战乱,而导致人口稀少,耕地荒芜。
谷应泰在其著作《明史纪事本末》里,认为明玉珍失败的原因,是其在占据巴蜀之地后,没有立即抓住时机,北上打入关中,就像当年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一样,一定要尽快拿下关中地区,要不然光凭蜀地是坚持不了多少时间的。
然而,笔者认为就明玉珍的总体实力,估计关中地区他也没那个能力拿下来,因为当时蜀地土地荒芜,人口较少,能够收上了的税收那就更少了。这样的一个经济条件,根本就难以支撑其去打下关中地区,拓展边疆。
所以明玉珍在刘桢的辅佐下,才会选择率先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为主。
明夏政权内斗严重,无法一致对外
自明玉珍壮年去世之后,其内部的各种矛盾便开始爆发出来,年仅十岁的新君明升,对此根本无法有所作为。很多自视甚高开国大臣开始架空皇权,排除异己,军功最多的万胜就是因为内斗而死的。
在这么多状态的加持下,明夏政权的速亡,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