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故事:后世到底是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的?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太祖的历史故事。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开国帝王,能力绝对是有的,能开创帝国伟业,任何一人都是俊杰。不过虽然本身能力出众,但是却也免不了被后世人诟病的命运,比如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后世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与朱元璋不同,赵匡胤的后世评价却极高,虽有持批评态度的,但是这种评价极少,大部分都是对他人的肯定。
首先从政治成就上来看,在文治武功方面,赵匡胤都有极高的成就。军事上的统一征战,结束了五代分裂的局面,内政上的改革措施,革清了五代时期的弊政。
从个人魅力来讲,赵匡胤绝对算的上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皇帝。开国帝王,最忌讳的便是那一拨跟随他开创帝国的功勋,拿朱元璋和赵匡胤来对比。
朱元璋血腥残暴的杀害开国功臣,其中最为著名的 便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此间牵扯出的大臣数不胜数。算的上是“飞鸟尽走狗烹”的典型。
再看赵匡胤,那一手“杯酒释军权”玩的实在太好,让后世不少人都为之称赞不已。他不费一兵一卒,不残害一条生命,不沾血腥的便解决掉了这一麻烦。这一手绝对比朱元璋 高明。
《宋史》评:“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 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乌呼,创业垂统之 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
余蔚:“太祖行事,步步踏实,多为长久之计。不止军事,其他诸种制度建设,也不急于求成……他在位十六年,国内日渐安宁,宋之力量不断积累。他留给太宗一个强大而富 庶的国家。”
杨侃:“太祖以神武独断,太宗以圣文诞敷,平江表,破蜀都,下南越,来东吴,北定并、汾,南取荆、湖。是故七国之雄军,诸侯之陪臣,随其王公,与其士民,小者十郡之 众,大者百州之人,莫不去其乡党,率彼宗亲,尽徙家于上国。”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建国之后,为了防止“黄袍加身”的局面再次出现,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定解除各高级将领及藩王的军权。
赵匡胤专门找了一个时间,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宴会进行到一半,众人酒至半酣。这个时候赵匡胤说话了:“我能当上皇帝,都赖于诸位的推举 。虽然我已经登上高位,但是却感觉没有自己当节度使的时候快乐,整日里都睡不好觉。”
将士们一听皇帝睡不好觉,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自然要询问一番。于是将领们就问道:“皇上为何这样说,陛下天命在身,还有什么可忧愁的。”
赵匡胤再饮一杯酒下肚,说:“富贵荣华,权势金银,世间人谁不想要?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
将士们一听,哪里还不知道皇帝的意思,当即跪下来哭道:“臣等有罪,还望陛下指一条明路,让我等能为陛下分忧。”
赵匡胤隐晦的表达了自己想要收归兵权的想法,并建议他们能放弃军权,多置办一点房产,多积累一点银钱,好好的享受自己的人生。
话说到这里,在座的都是精明的人,于是第二天的时候,将军们都称病请辞,赵匡胤一一敕准,并且给予他们优厚的退休金。就这样,他不费吹灰之力,也没有发动战争,就避 免了功高盖主,黄袍加身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