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玉会出家的真相是什么?
贾宝玉是红楼梦一书中的主角人物之一,他是书中的男一号。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鲁迅对《红楼梦》曾有八个字的评价: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随着阅读《红楼梦》次数的增多,或许我们能越来越真切的感受这种,家族衰败的无力感。
在原文中,作者最常见的写作手法,就是悲喜交加,比如王熙凤生日当天,原本贾府该其乐融融,但这一天,却正好是金钏儿死去的祭日,作为荣国府最得宠的贾宝玉,这一天一大清早,便穿着素服,同小厮茗烟跑到水仙庵去祭奠她去了。
再比如贾宝玉生日,正当众人齐聚在芍药圃给宝玉、平儿、宝琴、岫烟庆生时,东府却突然传来,敬老爷去世的消息。
即便是中秋佳节之时,当贾珍同尤氏以及众多姬妾喝酒赏月时,却从墙外,突然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之声,吓得贾珍毛骨悚然,瞬间酒醒。
可见,鲁迅对《红楼梦》这八个字的描写,具有高度的浓缩性;而在这样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背景之下,在这其中,谁的感受最深呢?
毫无疑问,是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
贾宝玉,本是女娲为了补天修炼的被遗用的一颗五彩补天神石,他在青梗峰下,吸收天地之灵气而产生了灵性,后因遇到了一僧一道诉说着红尘趣事,勾起了他对红尘的向往,所以他百般恳求一僧一道,让他去那红尘之中的富贵场、温柔乡中享受几年。
在荣国府中,那个含玉而生的贾宝玉,备受贾母溺爱的他,便是下世体验红尘的补天神石。
在贾宝玉的身上,他厌恶仕途经济,却有着不同于封建社会之下的平等,却有着不同于封建社会之下读书人的那种古板。他钟情于《庄子》所阐述的逍遥洒脱,钟情于水做的骨肉的年轻女子;他是警幻仙姑眼中的天下第一“淫”,对年轻女子的呵护和亲切,注定了他会成为世人眼中的异类。
而这样多情的人,生活在荣国府温柔乡之中的宝玉,他的顿悟出家,其实在本质上,恰好也是,缘由她身边三个女子的离去。
第一个女子:龄官。
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花费巨资,修建了省亲别院,并特意让贾蔷,从苏州买来了十二个小戏子。而龄官,便是这十二个小戏子中的一个。
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他因为尊贵的地位,深得贾府众人的追捧,没有人不喜欢他。但唯图龄官,让他第一次意识到了,有些女孩子的眼泪,并非为他而流。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贾宝玉因为一时兴起,想听《牡丹亭》,又想起了自己家里的小戏子,就有唱得好的。
所以他特意来到梨香院,找到了最会唱的龄官,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地位卑微的小戏子,对他却极为冷淡。
宝玉素习与别的女孩子玩惯了的,只当龄官也同别人一样,因进前来身旁坐下,又陪笑央她起来唱“袅晴丝”一套。
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
宝玉见她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字那一个。又见如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
宝玉珊珊出来,让宝官等人感到莫名其妙,所以她们询问他缘故,得知她不愿意唱时,便让他耐心等待。
等待什么呢?等待的是龄官钟情的男人—贾蔷。
果然,当贾蔷拎着鹦鹉来到龄官这里,她立马欢喜了起来,但随后,也因为这几只被拿来逗趣的鹦鹉,而弄性耍脾气,这样的一幕,让宝玉深受震动,在这一刻,宝玉才真正明白了当日那个在葡萄架下执着画“蔷”字的她,真正的深意。
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迷了,这才领会了划“蔷”的深意。自己站不住,也抽身走了。贾蔷一心都在龄官身上,也不顾送,倒是别的女孩子送了出来。
龄官对宝玉的冷漠,给了他深深的触动,生活在温柔乡中的他,第一次体会到了这世间中的情、纯粹的情,也是因此,她对袭人等人,才会说出了这样一番莫名其妙的话:
那宝玉一心裁夺盘算,痴痴地回至怡红院中,正值林黛玉和袭人坐着说话儿呢。宝玉一进来,就和袭人长叹,说道:“我昨晚上的话竟错了,怪道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
同在宝钗的生日宴会之上,宝玉因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样的曲词而生出的顿悟不同,龄官对他的疏远,对贾蔷的痴情,让他第一次顿悟出了,红尘之中求而不得的真情。
至此,他不再渴望众多女子的眼泪,而仅仅渴望同他关系亲密的女子的眼泪,仅仅渴望同她们聚首一辈子。但这样的期望,也注定变成了奢望。
第二个女子:晴雯。
晴雯,是宝玉身边的一个大丫鬟,她漂亮、性格爽利,还有一双出色的针线活手艺,她是被贾母认可的最佳的小妾人选。
在怡红院中,她与宝玉关系亲密,犹如兄妹。
因为一把扇子,晴雯同宝玉大吵一架,但最终,还是宝玉选择了低头,拿着自己的扇子、麝月的扇子让她尽情发泄,只为博得她一笑。
袭人也曾调侃宝玉:
晴雯道:“他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个人的心。哪怕她偷的呢,只管领她们的情就是。”
宝玉听了,笑说:“你说的是。”
袭人笑道:“你一天不挨她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
可见,在寻常日子里,他们二人的关系,也是随和而友好的。
从晴雯摔坏扇子对她所说的:将来你成家立业又该怎样来看。对晴雯,宝玉更多的是选择了当长大成婚时,将她放出去自己过活。或许宝玉之所以如此做,是出于晴雯在男女之事上对他的婉拒而产生的误解。
袭人的母亲去世后,怡红院由晴雯、麝月二人打理,贾宝玉因为要去参加王子腾的生日宴会,贾母特意给了他一件雀金裘,只是没想到的是,如此珍贵的衣服,却仅穿一次,却被烫了一个窟窿。
麝月让宋妈妈找遍整个京城,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如何修复雀金裘,而面对宝玉的唉声叹气,此时正处于病中的晴雯,却选择站了出来,不顾自己的性命,彻夜为其修补。
当雀金裘被修补好的时候,她也因为精力耗尽,而昏了过去。
经历过这件事后,宝玉对晴雯的情意,达到了顶峰,这种情意,更多的包含着一份感动、一份愧疚。
赵姨娘与贾政谈论宝玉,却被门外的丫鬟小鹃听见了,她急急忙忙地感到怡红院,亲自告知宝玉,让他担心明天老爷问他书。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宝玉如晴天霹雳一般,不知所措。只得用临阵磨枪的态度,来平复内心的紧张。
但当芳官从门外进来,述说刚才看见有人从墙上翻了过来时,晴雯却立马想到,让宝玉装病,好躲过老爷即将来到的拷问。
可见,宝玉与晴雯的情意,是在这样甜蜜而温馨的相处中形成的,所以,当洁身自好的晴雯,被王夫人污蔑,被撵出贾府后,宝玉极为悲痛。
晴雯被撵,居住在哥哥嫂嫂家,宝玉不畏王夫人的嘱咐,不顾公子哥的身份,偷偷的跑到了下人的房间,看望奄奄一息的晴雯,并对她呵护备至,感人至深。晴雯死后,宝玉更是悲痛欲绝,写下了同《曹娥碑》一样优秀的《芙蓉女儿诔》,寄托了对她无限的情感。
晴雯被撵,宝玉大病一场,曾经那个充满灵气、充满活力的宝玉,变得更加的木讷和寡言。而这,显然是促使他顿悟出家,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第三:林黛玉。
林黛玉,是贾宝玉最重视的女子,也是与他感情最深的、犹如知己般的女子,他们从小一块长大。
元春省亲后,让太监带出口谕,将宝玉等人搬进大观园生活,那个下午,他与黛玉,不约而至,来到桃花盛开的河边,共读了自由恋爱的高歌《西厢记》。
宝黛二人共读《西厢记》,标致了他们从懵懂走向相爱的转便,尽管他们彼此,因为深受封建礼仪的枷锁而始终压制着这份情感,但终究,对各自的深情,也有压制不住的时候。
比如,宝玉曾鼓起勇气,向黛玉有过一番表白,只是这番话,并没有被林妹妹听见,反而被袭人听见了。
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挨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比如,宝玉挨打后,黛玉哭肿了双眼,为了安抚林妹妹,他特意让晴雯,给她送去了两块旧手帕,而当黛玉体会出手帕的深意时,也情不自禁,写下了男女情诗。
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地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会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
再到紫鹃情试宝玉,因为得知林妹妹将要被林家的人接回苏州,宝玉瞬间失去了生机,死去了大半。最终,还是因为紫鹃的出现,他才得以清醒过来。
根据《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判词判曲,我们可以得知,林黛玉最终不仅离开了贾府,还彻底离开了这个世界,魂归太虚。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贾宝玉来到潇湘馆,原文用“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来形容潇湘馆的生机与活力,而在后文,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当黛玉魂归,宝玉外出归来,还会再次来到潇湘馆,只是那个时候,昔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潇湘馆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落叶萧萧,寒叶漠漠的冷清。
紫鹃情试宝玉,尚有紫鹃开解,这一切,不过是一场闹剧;但当林妹妹真的离开人世,到那个时候,贾宝玉又该何去何从呢?
小结:
被称为情种的宝玉,一生最钟意的,莫过于未出嫁的女子珍珠一般的美好;但在现实之中,她们又注定了如同《葬花吟》所说的: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美结局。
人世间的趣味,也犹如这样年轻女子被世俗所染,而最终演变成鱼眼睛一样的可悲。
昔日在青梗峰下的补天神色,便是在这几个女子的离去下,终于明白了一僧一道所说的:
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