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清朝正一品官员待遇是什么样的 光养廉银就有300万

还不了解:清代正一品官员待遇有多好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从大量的清代影视剧当中,我们就能够得知,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是什么样的?什么正一品从一品之类的,就是清代的官员等级。这种官员等级制度是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前面所说的正一品、从一品。

当然,能够做到正一品官员,那是相当有难度的。在清代时期,也只有少数职位属于正一品官员,比如说文职京官类的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文职外官类的经略大臣、大学士衔总督;另外还有武职类的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职类的外官:伊犁将军、绥远将军等。

像我们熟知的两江总督李鸿章,他这个职位还仅仅属于正二品。正一品官员比如鳌拜、遏必隆这一类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满族人。

能够当上正一品官员,首先是薪水上的待遇要远超他人。

首先是工资方面,正一品每年的俸银为180两,禄米为90石,一石相当于现在的28千克,一两白银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换算,相当于现在的170元,也就是说,正一品一年的俸禄,大概就是30600元和2520千克的大米。

这么来看,其实并不高,至少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低得多。毕竟在电视剧中,那些达官贵人,动辄就是千两万两白银,他们哪儿来得这么多钱?

当然,他们确实不只是靠这份工资生活。自雍正皇帝时,朝廷就发明了一种养廉银。所谓养廉银,本意是想通过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事情发生。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

光绪《清会典事例》记载:

总督为13,000至20,000两,巡抚为10,000至15,000两,布政使为5,000至9,000两,按察使为3,000至8,444两。

例如,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年薪为155两银,养廉银则高达10,000两银。

按照当时白银的购买力来计算,大概相当于现如今的170元人民币。换算下来,这就是170万人民币一年,那还是在清代时期,可见有多富裕。

这还只是一位正二品官员的养廉银,正一品的官员每年养廉银的数量大概为16000两,换算成人民币将近300万。

除了工资和养廉银以外,这些官员也会有很多的灰色收入。作为官员的天花板,下属自然要讨好这些一品官员,那自然也就少不了行贿的事情发生。所以,清代的养廉银制度非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加重了财政负担,助长了歪风邪气。这些灰色收入,也是他们正常工资的很多倍。

除了有很多很多用不完的钱以外,朝廷还会保障这些一品官员的生活。他们的住所是由皇帝分配的,房间有多达20间,要是住在北京的话,那就是三进的大四合院,十分气派。

后代方面,正一品官员的孩子从小就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并且不用进行乡试,就可以直接参加会试,而且,他们的录取率也会比普通人的高。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如养老,重新聘请为京城顾问,允许朝见皇帝,提出政策意见等。这些都是清代正一品官员可以享受到的特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