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葛亮发动过几次北伐?最后为何又无功而返

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这是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智慧人物的代表,为后世之人所赞扬。但是其实诸葛亮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进行了多次北伐,最终结果惨淡。

不过,有些时候,北伐的失败也不能完全归结在诸葛亮身上,因为在诸葛亮的所有北伐中,有3次北伐都因为缺粮才无功而返的。但是这也引发了一个疑问,既然诸葛亮多次都因为粮食的问题栽了跟头,为何他在事情第一次发生之后没有寻找解决的办法,还重复不断的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蜀国便是如今的中国西南地区,这里有着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又怎么会缺粮呢?其实这也是有一定的可能的,毕竟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西南地区的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可以说是少数民族的天下,其农业发展自然是不能够与中原地区相媲美的。

同时,蜀国之所以缺粮的原因主要还包括两点:第一,因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因为重军事,轻农业。

对于第一点,十分好理解,毕竟在古代的诗歌之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国位于四川盆地之中,四面环山,山路崎岖,大军很难行走。虽然这位蜀国增加了一道天然屏障,但是蜀国之人倘若要北伐的话,也带来了一个难题,行军过慢,并且需要在行军的过程中便消耗了大量的粮食。

对于第二点也可以理解,毕竟蜀汉最大的梦想便是匡复汉室,统一天下。因此蜀汉建国之后,将重心都放在了军队建设之上,全国之中的大部分青壮人氏都去当兵了,不能务农,所以蜀地的农民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即使蜀地土地肥沃,粮食产量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蜀道险峻,运送粮食的道路上很容易出事,自然就没法将其运送到战场。这样一来,军粮自然是不够的。

后来,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诸葛亮仿效曹操,在渭南地区实施“分兵屯田”的政策。诸葛亮的屯田之策,让士兵与渭南的老百姓一同奋力耕种,和平时期种田,战争时期打仗,这个政策使得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军队也得以补充粮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粮的问题。

其实,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诸葛亮北伐失利和蜀国的政治问题也有一定的关系。刘备去世之后,刘禅无能并且老是听取一些奸佞之人的意见,甚至是重用一些无能之人,因此给诸葛亮的北伐之路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倘若刘备在世的话,这些问题几乎是不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