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一般是用的什么办法?

在古代古代称为科举,接下来听听知秀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话就是古代的人们专门用来形容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的,也就是我们如今称呼的“科举制度”,这个描写非常贴切,可能你早上还是在家里种地的村夫,去一趟科举,中第了就会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那么古人是如何防止考生在这样的选拔性考试中作弊的呢?

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与科举制度非常相似,都是用真才实学来检验人才,来为国家谋取栋梁,现代为了防止作弊,用的手段都比较先进,比如说金属扫描仪、指纹识别器和信号屏蔽仪,都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不过古代的人们为了防止作弊,也有着各种各样你想象不到的新招数。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朝,因为在隋朝以前,所有的爵位官职都讲究一个“世袭制度”,那就是说,如果你的爸爸是当朝宰相,那么当你的父亲退休了之后,你就是下一个宰相,等你退休了之后呢,你的儿子就是下一任,除非你无儿无女,不过这样的情况也会从你的家族中找一个远房侄子接替你的位置。

这样的制度的后果就是权利高度集中在某一个家族手中,穷人的地位越来越低下,没有翻身的机会,而高官的孩子们却无忧无虑的长大,轻轻松松的接替父亲的职位,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但这对于皇帝来说,却是一个分散皇权的事情。

所以在隋朝兴起了科举制度,所谓“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这样的机会让天下的寒门之子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将朝廷中的达官贵族们进行了一个大洗牌。

科举制度的前期进行的非常顺利,的确为国家选拔出了很多栋梁之才,但是后继却有些乏力,因为慢慢的掌握了这些门门道道,很多大官们的孩子,反而能够直接利用科举的机会,投机倒把,作弊找关系名正言顺的成为朝廷命官,反而使国家更加腐败。

时间慢慢发展到了宋朝,之前的唐朝虽然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仍旧没有什么成效,该作弊的还是在作弊,真正的人才还是得不到招揽,所以宋朝官员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第一是对考场环境进行了规范,考生们经过搜身进入考场,人与人之间不能交头接耳,由专门负责此事的人将他们带到专门的隔间中去,派很多人把守,其实也就是监考,他们要负责考生之间不能出现替考或者交换讯息的事情,就和我们如今考试的时候,老师也要下来巡视,防止有一个人去抄袭另一个人的答案是一样的。

第二是采用了“别头试”的考试规则,所谓的别头试,主要是针对于某位考生在朝廷中有亲戚之类的事情,“凡亲属就举者,籍名别试”,意思就是凡是与当时的考官有关系的人,都要立即分配到别的考场内,让不认识的人为他们监考、搜身,从而保证考场的公平性。

就像我们如今如果有什么重大考试的话,各部门也会负责查清每一个人的关系,防止出现任人唯亲、一家独大的发展趋势,总之在那个时候,“别头试”确实让科技制度的公平性上了一个台阶。

第三,也是最成功的一点,那就是“糊名制度”,顾名思义,这里的糊名就是将每个考生的名字籍贯等信息全部先糊起来,不能让判卷的朝廷命官看到,防止他们因为认识某一个人,或者是与某一个人是同乡就心生偏爱,影响最终打出的分数。

而这个制度让很多人都无法与考官打通关系,毕竟名字都被糊起来了,谁还能够分辨到底哪个是哪个呢,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现代社会大大小小的考试,都会在卷子左侧留下一个“密封线”,并且写着“密封线上不能作答”。

所有考生的名字和信息都要写在密封线之内,最后收卷子的时候要把密封线以内的地方全部都装订起来,与“糊名制度”一样,就是害怕判卷老师认出某个人是自己的学生,然后给他们更高的分数,这样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以上三条对于科举的改革制度也只是沧海一粟,其实在科举制度漫长的发展史中,有过无数种防止作弊的方案,不过优胜劣汰,有很多并不好用,就被摒弃了,但是宋代的这几条制度,一直到今天也仍旧延续使用,足以说明当时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