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作为乾隆皇帝的皇后 历史上的她真的失宠了吗
对乾隆和乌拉那拉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的乌拉那拉皇后历史上真的失宠了吗?为什么?
那拉氏确实失宠了,并且,因为失宠后的愤恨,她曾公然断发,以示和乾隆死生不复相见,而乾隆对她也恨之入骨,先幽禁后又逼其速死,可谓恩断义绝。
那拉氏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在乾隆的“白月光”富察氏(孝贤皇后)去世后不久,那拉氏就被火速提拔,先晋封为皇贵妃,同时让她“摄六宫事”。
到了富察氏丧期满后,乾隆随即下了一道诏令,便将那拉氏正式册封为皇后。
从那拉氏的晋封速度来看,说明当时的乾隆对那拉氏颇为宠爱,不然也不会在嫡妻丧期刚满之际,就大肆对那拉氏进行晋封。
而那拉氏和乾隆之间,也确实有过很长一段“夫唱妇随”的幸福时光,在此期间,乾隆不仅该给的待遇都给了,甚至多次对她破格封赏,足以说明,乾隆对那拉氏的爱之浓烈。
但在乾隆三十年,那拉氏却毫无征兆地公然剪发,表示要和乾隆“离婚”,而乾隆在事后,对那拉氏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他不仅将那拉氏幽禁致死,并且在其死后,只花了二百两银子,就将那拉氏草草埋葬。
种种迹象表明,那拉氏失宠了,并且,因为失宠她才会用“断发”来发泄对乾隆的恨,那么,原本相当受宠的她,为何会失去乾隆的宠爱呢?这原因说起来,让人感觉十分可笑。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乾隆曾经对那拉氏是何等的偏爱。
据史料记载,那拉氏比乾隆小7岁,她是在十六岁那年,进入宝亲王府,成为了尚未继位的乾隆的侧福晋。
这一年,乾隆23岁,他的“白月光”富察氏22岁。
到了乾隆登基后,那拉氏被册封为娴妃,此次册封,属正常册封,毕竟乾隆已是皇帝,自然要对后宫进行一轮晋升。
要是按正常轨迹,那拉氏在后宫中的地位,只能是用时间熬资历,不过,就在富察氏死后,那拉氏开始了“火箭式”的晋升。
先是在富察氏死后不足半个月,乾隆就下令,将那拉氏侍寝用的东西,全部挪到了皇后侍寝的养心殿东耳房。
紧接着,在富察氏去世的四个月后,乾隆又下旨,宣布晋封那拉氏为皇贵妃,而这就让那拉氏成为乾隆所封的皇贵妃中,最年轻的一个。
之后,又在那拉氏的皇贵妃封号上,单独加了一个“摄六宫事”的头衔,这个头衔,在整个清代历史上,别无二家,是乾隆为那拉氏首创。
并且,在册封那拉氏为皇贵妃的典礼方面,乾隆破天荒地抬高了规格,比如将那拉氏的仪仗车舆等,升级为明黄色,要了解,清廷宫中也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使用明黄色。
而根据《清宫档案》中的一些记载,当时乾隆对于册封那拉氏,有许多“仿照古制”之处,仿照谁呢?就是照着当年顺治帝册封董鄂妃的做法。
比如,清代所有的皇贵妃中,只有董鄂妃和那拉氏在册封时,朝廷进行了昭告天下,还有,清代册立后妃而祭告神灵的只有四次,其中董鄂妃两次,那拉氏两次。
所有的一切都说明,那拉氏在乾隆心中的位置,丝毫不次于曾经的富察氏,甚至,还有些许胜出之意。
而这仅仅是“开胃菜”,乾隆对那拉氏那份“浓烈的爱”,真正的体现还在后面。
乾隆十五年七月初十(公元1750年8月11日),乾隆正式册封那拉氏为皇后,而此时,刚满前皇后富察氏的丧期。
清廷规制,前皇后丧期必须满27个月后,方能进行新皇后的册封,而富察氏的去世时间,为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公元1748年4月8日)。
也就是说,乾隆在富察氏的丧期刚满之际,就急不可耐地把那拉氏扶上了位。
而此时距离那拉氏上次晋升皇贵妃,仅仅过去了三年,其晋升速度之快,在乾隆后宫的所有妃子中,屈指可数。
要了解,同样被乾隆宠爱的令妃,从贵妃晋升为皇贵妃,还花了足足六年有余。
并且更重要的是,当时的那拉氏还未曾给乾隆诞下子嗣,也就是说她属于是“无子封后”,这种情况,纵观整个清代历史,也是相当罕见。
而在当时,乾隆可能也觉得说不过去,尤其是在富察氏丧期刚满就晋封那拉氏,因此,他就在诏书上,打出了太后这张牌。
诏书中显示,乾隆称是奉了太后的懿旨,所以才晋封了那拉氏,因此,他这是孝道之举,而非是“有了新人忘了旧爱”。
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不过是乾隆的一种托词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那拉氏被火速提拔成了皇后,坐稳了后宫之主的位置,而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乾隆更是毫不吝啬的可劲儿对那拉氏宠爱。
比如,乾隆每次外出,包括南巡、狩猎以及避暑等,均会带上那拉氏。
要了解,那拉氏在当上皇后时已经32岁,这个年纪已经不算小了,如果乾隆不喜欢她,完全可以减少带着她的频次,但乾隆次次不落,这就说明,乾隆真的是疼爱那拉氏。
而在此期间,那拉氏为乾隆生下了两子一女,分别是十二阿哥永璂、十三阿哥永璟以及皇五女,其中,在永璂出生前后,乾隆不仅多有封赏,还写诗纪念,并在奏折朱批中让大臣与自己“同喜”。
另外,乾隆在修建自己陵寝时,还特意为那拉氏留出了一个葬位,为的就是将来两人死后能“同眠一穴”。
以上种种,都十分明显地说明,乾隆对那拉氏可谓是爱到了极致,并且,这份爱也相当持久,那拉氏担任皇后足足有十五年之久。
不过,就在十五年之后,也就是乾隆三十年时,这份浓烈的爱却意外的戛然而止,那拉氏用一种惨烈的手段,硬生生的撕裂了她和乾隆之间的感情。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正月,乾隆皇帝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四次南巡,皇后那拉氏随行,但谁也没想到,这次南巡,成了那拉氏的命运转折点。
最开始的时候,一切十分正常,那拉氏和乾隆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并且,在当年的二月初十,刚好赶上那拉氏四十七岁生日,乾隆还特意安排宴席为其庆寿。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乾隆为了表示庆祝之意,又以皇后那拉氏的名义,恩赐了随从办差的兵丁两个月的钱粮。
不仅如此,在那拉氏生日当天,她还亲自为乾隆进菜,并且,在次日早上,同样也有她为乾隆进早膳的记录。
还有,在那拉氏生日的次日白天,她和随行的其他妃子,又一同包饺子进献太后。
这就说明,至少在当时,那拉氏和乾隆之间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并且,在之后的整整一个礼拜的时间里,都一切如常。
但到了二月十八那天,却突发意外的情况。
当天,乾隆一行走到了杭州,中午时乾隆还恩赐给那拉氏不少膳食,但到了晚上,原本应该出现在晚宴上的那拉氏却无故没有出席。
并且,当晚呈给乾隆的赐菜名单中,一直排在首位的皇后那拉氏,名字被纸糊住,改为了令贵妃。
紧接着就在当晚,乾隆就安排人把那拉氏加急送回了京城,同时在其抵达京城后,直接送到了翊坤宫后殿,对外以养病为由,不许见任何一人。
那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用乾隆当时的话是“皇后疯了”,实际上,那拉氏是在当天傍晚时分,支开了太监宫女,独自在屋子里“剪发明志”。
在我们现代人眼里,不就是剪头发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当时,尤其是在满人中,已婚女子剪发,是一件性质很严重的事情。
满族习俗,女子只有在父亲或丈夫离世时,才会剪去头发,换句话说,那拉氏这么做,分明就是在诅咒乾隆。
因此,乾隆在当时也是极为恼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那拉氏犯了大忌。
“乃至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乾隆皇帝
而作为满人的那拉氏,自然了解剪发意味着什么,并且她与乾隆夫妻多年,也了解乾隆的脾气,了解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做了,并且还是支开宫女太监,独自完成的,说明当时她很清醒。
那么,那拉氏是因为什么才会做出这种举动呢?史书上对此含糊其辞,并没有进行交代,但根据事后乾隆的几个反应来看,大概率是他做了一些让那拉氏无法接受的事情。
比如,在《清宫档案》中记载,乾隆送走那拉氏之后,曾责罚了几个当时服侍那拉氏的宫女,斥责她们不应该在皇后说让她们退下就退下。
而在责罚完毕后,乾隆说了一句“如此看来,她应是恨我极深。”
从他的这句话来看,足以说明乾隆是了解那拉氏为何剪发的,并且,他也许也了解自己有错在先,因此,在送走那拉氏后,乾隆也做了一些挽回夫妻感情的措施。
比如,他安排送那拉氏回到京城时,叮嘱额驸福隆安依旧以皇后礼好生对待那拉氏,并且,在不久后,还给那拉氏的侄子讷苏肯升了官。
但惋惜的是,那拉氏死活不愿回头,态度也丝毫不见缓和,因此,在三个月后,乾隆收回了她的皇后册宝,最终将其废除。
而在那拉氏被废除皇后之位的次年,她就在孤苦伶仃中去世,临死时,身边仅有两个宫女。
并且,在那拉氏死后,乾隆一直不肯为其举行皇后等级的葬礼,甚至当时朝中有大臣因为此事上奏,还遭到了乾隆的严厉责罚。
最终,那拉氏的葬礼以一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进行,原本应当到场举哀的大臣、公主、命妇等,被乾隆全部取消,只有那拉氏之子十二阿哥永璂,以及其妻博尔济吉特氏为那拉氏穿孝。
至于其他如棺木、祭礼等,也是简之又简,根据内务府曾经的记载,那拉氏的葬礼,前后也就花了银子207两7钱9分7厘。
这个花费,已经不能用简略来形容了,随便一个富户,葬礼也比这个花得多。
最重要的是,乾隆为自己修建的陵寝中,原本留给那拉氏的那个葬位,也没有让那拉氏葬在那里,而是把她塞进了纯惠皇贵妃苏氏的地宫。
堂堂皇后,不仅死得不明不白,并且死了葬礼寒酸至极,另外还得和低她一级的妃子挤在一起,由此可见,那拉氏确确实实失去了乾隆的宠爱,并且,乾隆对她也相当愤恨。
那么话说回来,到底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了这种结果呢?又或者说,乾隆干了什么事情,才让那拉氏如此决裂呢?
当时,民间对那拉氏被废一事议论纷纷,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其中,有一种说法,就认为是乾隆“花心”所致。
这种说法提出,乾隆在第四次南巡中,遇上了一个江南的烟花女子,乾隆对这名女子十分喜爱,不仅将其宠幸,甚至还有将其纳入后宫的想法。
正是因为乾隆的这种出格举动,身为皇后的那拉氏,进行了必要的劝诫,但不曾想,那拉氏劝诫之后,却遭到了乾隆的打骂。
因此,为了让乾隆回心转意,同时由于受了打骂觉得耻辱,那拉氏决然采取了剪发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不过,这种说法属实站不住脚,为什么呢?首先,乾隆是皇帝,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记载,尤其是关乎到宠幸妃子方面,《起居注》都会详细记录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他宠幸了谁。
但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显然没有上述关于乾隆宠幸了一个江南烟花女子的记录。
况且,如果确实是因为乾隆干了这种事,那么那拉氏也不至于反应如此激烈,要了解她是皇后,没有必要因为这点事,就把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所有前途全部毁掉。
要是那拉氏属于那种“醋罐子”的话,在她和乾隆恩爱的日子里,乾隆与其他妃子生下的那么多阿哥和公主,又该作何解释呢?
所以,这种说法当不得真,大概率是民间的讹传罢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那拉氏遭人陷害,无处伸冤才会如此,陷害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同样深受乾隆喜爱的令贵妃。
这种说法在当时最受人追捧,为什么呢?因为在那拉氏断发事件之后,令贵妃成为了后宫中的一号人物,乾隆将后宫完全交给了她。
因此,本着“谁获益最大谁嫌疑最大”的原则,事后好处多多的令贵妃,就成了导致皇后那拉氏悲凉结局的“幕后凶手”。
但同样的,这种说法仅仅停留于表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当然,也不排除证据被销毁之类,但有一个证据,就能完全推翻这种说法。
令贵妃虽说掌管了后宫,但她直到死,也只是一个皇贵妃,如果她是导致那拉氏悲凉收场的凶手,那么就理应在那拉氏死后,再进一步成为皇后。
但是她没有,她的皇后名分,还是她的儿子永琰(即嘉庆皇帝)登基后追封的。
并且,乾隆最终选择嘉庆为接班人,也不是看在令贵妃的面子上,只是因为当时乾隆满意的几个阿哥均已早逝,剩下的几个满意的又不多,而嘉庆各方面相对还行,这才让他继承了皇位。
那么说来说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那拉氏“断发”呢?
(需要说明的是,史料中对此事已无明确记载,真实的原因没有人了解,因此我们也只能是去分析和求证)。
在我看来,那拉氏如此决然的做法,是因为乾隆一直忘不了已经死去多年的原皇后富察氏。
当然,乾隆忘不了富察氏,并非完全是出于对她的爱,严格来说,乾隆一辈子爱的只有自己,而他之所以忘不了富察氏,则是因为只有富察氏才能满足他心目中的“完美化身”。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了解,乾隆是一个极其自恋的人,一辈子除了喜欢彰显自己的“十全武功”之外,就是喜欢盖章、作诗。
据记载,乾隆拥有五百多枚私人印章,尤其喜欢拿着自己的印章,在各种名作上盖戳和写评语。
这样做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就是认为自己的字和印章不比那些名作差,而这也说明了乾隆自恋的什么程度。
如果不是自恋,哪里会如此厚脸皮呢?
另外,乾隆一生写了42250首诗,还有,经他授意,宫廷画师以他为原型的画作,同样也是不少。
爱显摆,喜欢评论,爱好写诗,还嗜好当“模特”,这样的人,除了自恋实在想不出别的形容词了。
正是因为极其自恋,乾隆对于另一半的要求极高,只有那些他认为完美的女人,他才会觉得能“配得上”自己。
而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之中,谁才是他心中的“完美女神”呢?答案是只有富察氏,更准确的说,是已经死去的富察氏。
富察氏与乾隆是青梅竹马,并且,富察氏无论是家世、出身、样貌以及修养等各个方面,均让乾隆十分满意。
因此,富察氏当之无愧的是乾隆心中的“白月光”。
而反观那拉氏,她很多方面确实不次于富察氏,但有一点她却略显逊色,就是她的家族,那拉氏出身“下五旗”的辉发部,而富察氏则出身于“上三旗”的沙济富察家族。
并且,那拉氏的娘家没有出过什么显贵的人,而富察氏则不然,康熙年间的名臣米思翰是富察氏的祖父,康熙时期的武英殿大学士兼雍正时期的总理事务王大臣马齐,则是富察氏的亲伯父。
两相对比之下,就了解谁高谁低,因此,在乾隆这种自恋的人心中,富察氏才是完美到没有缺点的。
更重要的是,富察氏死得早,并且在死之前,从来没有犯过错,这就更加奠定了她在乾隆心中完美的印象。
当初之所以提拔那拉氏,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完美”的形象有个点缀,与其说他爱那拉氏,倒不如说他爱的是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岁月流逝,越发自恋的乾隆就认为,只有毫无缺点的富察氏,才“配得上”自己”完美帝君“的形象,别的妃子,或多或少都有短板。
所以,乾隆就开始越发怀念富察氏,甚至毫无顾忌的表露出自己的这种思念。
比如,在乾隆所做的诗词中,仅是以怀念富察氏为主题的,就多达几百首,其中思念之情尤其强烈,比如“榭柳台花依旧荣,触怀无处不伤情”,再比如“今岁春光欺我过,当年心事共谁陈”。
可以说,在富察氏去世之后,乾隆一直就没能停止对她的思念,随时随地都会赋诗一首,以宣泄自己的这种情绪。
但作为乾隆的妻子,同时又是皇后那拉氏来说,这对她就显得极不公平。
试想,自己的丈夫,一边看似对自己很好,但另一面却对一个已经死了多年的女人念念不忘,甚至有事没事还作诗怀念,这换谁能受得了?
如果仅仅是一年两年,哪怕是三年五年,那拉氏倒也忍了,但问题是,乾隆十余年一直如此。
当然,乾隆是皇帝,他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有这个权力,但是别忘了,那拉氏不是一个木偶,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女人。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拉氏的最终爆发,其实都是乾隆导致的结果。
我不要这什么皇后之位,也不要所谓的前途,更不在乎自己的名分和生死,我就是要用最恶毒的方式,把自己心中的愤慨发泄出来,而这一切,都是你逼得。
我想,这就是当时那拉氏最真实的想法,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报复那个把自己当摆设,却忘不了一个别人的丈夫。
这也就能解释通乾隆为何在审问那拉氏身边的宫女后,说了一句“如此看来,她应是恨我极深”的话,他十分明白,那拉氏为何会恨他。
至于乾隆最终为何会对那拉氏如此刻薄?很简单,因为那拉氏伤了他的自尊心。
自恋的乾隆,一辈子顺风顺水,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别人围着他转,女人更是如此,他一句话,就能让一个女人荣华富贵,因此,当初他就挑选了那拉氏,来衬托自己的完美形象。
但他没想到,自己挑选的人,居然敢跟自己“闹离婚”,这不是明显在打他的脸吗?
更何况,之后乾隆还放低姿态,做出了一些表示缓和的举动,但那拉氏根本不给他面子,这么一来,更让乾隆脸上挂不住。
于是,自恋又自大的乾隆,恼羞成怒,对那拉氏仅有的一点感情也全部转变成了恨,最终,用刻薄寡恩的态度,处理关于那拉氏的一切。
总之,那拉氏的失宠是肯定的,并且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然是长时间被冷落的结果,只不过,最终是在乾隆三十年的南巡中爆发,原因嘛,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你给了我一切,却唯独没有给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