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悌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世人应该都知道俗语有云“打骡子惊了马”,而在众所周知的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家争霸天下,最终魏率先一战而灭蜀,当时天下本以为东吴亦将顷刻覆灭,不想却时隔了十七年后,才俯首洛阳,归命于司马氏的九州大统一之下
蜀汉后主刘禅遮面衔璧,缚身抬棺,将他老爸刘玄德、相父诸葛孔明辛苦半生,打下的成都府献给老魏家的时候,江东孙氏老吴家本该像那“宰骡受惊”的马儿,顿生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警惕来,可很不幸的是,东吴上下竟还沉浸在一片偏安逸乐的“太平景致”当中。
纵观整个东吴朝堂,竟只有一个罕见的良臣,为吴国运势深感忧虑,且已窥破天机,对三国最终之结局了然于胸,好似那能掐会算的诸葛亮一般,这位良臣后来也成为了临危受命的一代贤相,最后竟与诸葛亮在整个三国时代,前后呼应,东西相望,并谱写了终结三国鼎立六十年最为悲壮的篇尾曲。
而三国至今一千八百多年,正史当中却几乎难以找到这位三国贤相的生平传记,只有在许多轶事别史、地方文志中才能寻觅到他忠贞报国,且颇为传奇的人生经历。至于最为权威的陈寿《三国志》为何会将这样一个重要人物所遗漏,恐怕许多看官都会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述一番其人一生之事迹,或许能从尘封已久的史事当中,一窥其中究竟。
这位贤相名叫张悌,字巨先,荆州襄阳人。年少时就像后世的包拯、宋慈、海瑞一样,对疑难复杂之事极有洞察力和判断力,因此而颇有名气,当孙权第六子孙休在周瑜时代老将丁奉的帮助下,斩杀权臣孙綝,继他七弟孙亮成为东吴手掌实权的太宗景皇帝。
张悌则作为“东吴中兴”后被地方举荐的青年才俊,出任屯骑校尉,这是宫中御林军直接受命于皇帝的八校尉之一,可见张悌入仕的起点不是一般的高。后来蜀汉被魏国所灭,吴国南部的交趾、山越等部族此起彼伏作乱,竟把年仅三十岁的吴景帝孙休吓得一病不起,突然暴疾而亡,在位只有七年。
而朝中大臣们害怕太子年幼,在这个天下动荡时期,主少国疑,于是拥立了孙休已去世的三哥,孙和之子孙皓为帝。孙皓做上皇帝之后,想起自己本有一番作为,却被冤死的亲爸爸,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在即位初也打算励精图治,强盛东吴,于是慧眼识人,将张悌提拔为丞相,封山都侯,统领百官。
当年,魏国大将军钟会、邓艾受权臣司马昭之命征伐蜀汉,吴国有人就问张悌说道:“司马懿父子三人在魏国独揽大权,淮南发生过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三次叛乱,朝中还曾有曹爽、夏侯玄等宗亲大臣极力顽抗他们司马氏的专横,魏少帝曹芳被司马师所废,魏帝高贵乡公曹髦被司马昭所弑杀,可谓大难屡作,他父子兄弟虽然智谋超群,然而如此奸诈残忍,中原百姓岂肯心服?
如今又要耗竭全国的财力和物资,集结大兵团,挥师远征险峻的巴蜀之地,这样搞得兵劳民疲,却不知要好好抚恤,到时候一败涂地,收拾残局都顾不来,还能有何大作为吗?
昔日春秋时吴王夫差强行征伐齐国,并不是吴国不能战胜齐国,而是没有安定好国内,做到固本除患,才使越王勾践抄袭其后,一战而得姑苏,身死国亡,实在太可悲了!当下司马昭与蜀汉争地,也是打算要效仿吴王夫差吧!”
张悌听了之后,却冷笑着回答道:“不然!不然!当年魏武帝曹操以武功威震华夏,四海之间没有不惧怕他的,然而这个人推崇奸诈,好使权术,对四方征伐无度,老百姓都畏惧他的威严,却没有打心底感怀他的德义。
后来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孙子魏明帝曹叡继承他的王位,也都是残暴肆虐的君主,对内都喜欢大兴土木,营建豪华奢侈的宫殿,对外却害怕蜀汉丞相诸葛亮、辽东燕王公孙渊,还有我们东吴前太傅诸葛恪这样的英雄豪杰,以至于在东西两地间来回驱策驰骋,疲于奔命,没有一年获得安定,中原百姓也对他们丧失了冀望和信心,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几十年之久啊!
而当司马懿做了魏国太傅,其长子司马师做了大将军,次子司马昭又做了天下兵马大都督、加九锡,封晋公之位,父子三人手握大魏权柄,西拒诸葛,北定公孙,向南使我东吴前诸葛太傅未能北进寸步,蜀汉名将姜伯约更是被压得避其锋芒,蜷缩于沓中,如此累有大功,又在魏国境内除去烦琐的徭役,苛刻的税赋,并频繁开仓赈济流离和穷困的百姓,中原百姓没有不感激他们的,对司马氏也是归心久矣!
因此才会导致淮南三叛时,魏国四方诸侯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没有一人站出来响应和驰援洛阳朝廷,魏帝曹髦被当众杀死在魏宫南门,洛阳、许都、邺城乃至长安这些名都藩镇,竟像失去了知觉一样不能动弹,而司马氏却似摧枯拉朽一般,毁灭一切看似坚硬顽强的敌军,荡平异己也易如反掌,不仅如此,他们任用贤才,驱使能人,各尽其心,以此观之,司马氏如果不是智勇兼备之人,怎能做到呢?
他们已经像当年周文王、周武王伐纣时那样,军队的威武已经张开了,国中的根本已经牢固了,天下的人心已经臣服了,因此他们欲夺取天下的奸计也就要得逞了!
如今的蜀汉则是由黄皓一类的宦官专权,举国上下毫无可信的政令,后主刘禅深居内宫,不知道整天在做什么,而朝外只有一个姜伯约百般征调羌戎的兵力,对魏国无休止地展开蚍蜉撼树般的军事行动。
一直搞得劳民伤财,士卒疲敝,甚至到了不求城池,只求到魏境劫掠一番而归,如此竞求外利的地步,而在内又不修守备,以前诸葛丞相设立的武装要塞,基本都已废弛,魏蜀两国这样一对比,高下立判,强弱已明,像蜀汉这样的危国,就算不用智谋征伐也能轻易取胜的呀!
即便一时不能攻克,对魏国而言只不过是无功而返,也不可能再像当年诸葛亮在时,会有全军覆没,被蜀汉反噬吞并之忧了!如今司马昭发兵伐蜀,正如春秋时楚国铸就了干将莫邪宝剑,吴国就深感惧怕,秦穆公得到孟明这样的名将,晋国便大为忧虑,这就是彼之得志,故我之大患也。当下魏国司马氏伐蜀,对我们东吴来说就是不可不防的大患啊!”
当时的吴人听了他说的话,都笑话他是杞人忧天,不足为虑,可没多久成都被魏军攻陷,蜀后主刘禅投降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大家都吓得战战兢兢,生怕魏军会立马乘胜东下,同时也都佩服张悌的先见之明。
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代魏自立,开创西晋王朝,坐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了晋武帝,不久便发兵伐吴,东吴皇帝孙皓吓得赶紧命丞相张悌采取应对之策,张悌则亲自总督东吴的各路兵马,命大将沈莹、诸葛靓率精兵三万为先锋,在晋军还没有到达之际,抢先渡过长江展开防御。这个诸葛靓就是魏国反司马氏叛臣诸葛诞的儿子,也是蜀汉诸葛亮的堂弟之子,他和张悌也是好朋友。
东吴先锋到达江北牛渚的时候,沈莹说道:“晋军以前在中原,只有马步两军最为厉害,后来征服蜀地,为了对付我们东吴,在那里操练水军很久了,如今大举倾国之兵南下,如有气吞万里之势,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们会从西蜀益州让精锐水师浮江而下,我们在武昌驻守的长江上流诸军,多年已没有什么戒备,以前的成名老将都已去世,现在都是些少不更事,未经战阵的青年当任,恐怕沿江诸城都抵挡不了晋人的攻势。
我们只有集中整个东吴的力量,有待一场拼死大决战,如果能侥幸获胜,武昌以西的敌人自然就化作无形,江北那些城池丢失了,我们还能伺机攻取,如今丞相却要我们全部渡江离境,与晋人一战,打胜了夺得几座城池,也守不住,如果失败了,国中精锐丧尽,东吴的大势也就去矣!”
张悌说道:“东吴将要灭亡,无论贤愚之人都是共知的,这已经不是今日之新闻了!我同样害怕晋人水师会从蜀地顺江而来,要是把这个担心说出来,恐怕东吴众心必然会大为惊骇,这样我们就不战自溃,再也没有一点取胜的机会了!
现在我们全师北上抗敌,如果失败,无非是一同为东吴社稷赴死,也没有什么好遗恨的!如果还能取得胜利,晋人也必定会像前几次一样向北退兵,到时候我们就鼓舞士气,乘胜追击,以万倍之威勇一举夺取淮南之地,然后在中原与之决战,不信不能将晋人攻破的!
如果听沈将军的计策,坐守江南,分兵东西死守,恐怕大家早无战心,敌人一来就各自逃散了,与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深入敌境,孤注一掷,主动出击,放手一搏,要是率先示弱,坐待敌至,君臣一起投降,吴国自武烈皇帝孙坚创业,到当今皇上共计六世,竟无一臣子尽忠死难,这难道不是奇耻大辱吗?”
于是吴军只得渡江与晋军开战,结果大败亏输,沈莹战死,只有诸葛靓带着五六百亲兵逃了回来,他们还特意经过都督中军大营,来接张悌一并南逃。可张悌坚决不肯离去,诸葛靓甚至亲自上前将他拽出营帐,对他说道:“巨先!天下存亡自有天数,岂是你一人可以支配的,为何还要这么固执地去求死呢?”
张悌流泪答道:“仲思贤弟!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就被你大堂哥诸葛恪相爷所提拔,我时常害怕自己不能以死相报其知遇之恩,而有负诸葛相爷的寄望重托,如今以身殉东吴社稷,怎会考虑逃遁他方呢?你不要再拽我了!”诸葛靓听了之后,只好收泪而退,还没等他走出百余步,晋军便已经赶到,张悌就这样为东吴壮烈殉国!
而诸葛靓后来随孙皓作为降臣被送到了洛阳,脸皮厚度与蜀汉刘禅不相上下的孙皓,由于在晋武帝面前大言不惭,逗乐了满朝文武,而被恩赐封为了归命侯。诸葛靓则被他的姐夫,也就是晋武帝叔叔琅琊王司马伷庇护在王府之中。
急得晋武帝亲自跑到琅琊王府,在厕所当中找着诸葛靓,竟以当年忘得一干二净的“发小之情”,近乎哀乞般恳求他出来做官辅佐自己,可诸葛靓一想到之前惨死在司马昭手里的亲爸爸诸葛诞,又想到忠烈满门的二伯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及自己的知己东吴丞相张悌张巨先,便狠下心肠坚决不领司马炎的念旧惜才之情,最后司马炎也无可奈何,只得放他回到山东老家,终身不仕,隐逸余年。张悌也确确实实成为了终结三国时代的最后一位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