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胤礽真的是草包吗 康熙为什么要废掉他的太子之位
还不了解:太子胤礽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太子胤礽为什么被废?
了解“九子夺嫡”历史的都了解,最后争夺皇位的是八爷党与四爷党,但其实在最开始时,康熙是有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此人就是康熙的第二个儿子,爱新觉罗胤礽。
在大多数的影视作品中,都会将这位多次被废除的皇太子塑造成一个昏庸的草包形象。但他曾被康熙宠爱多年,难道真的只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吗?其实大家都看错了,这位皇太子绝不是无能鼠辈,而他被废其实只是因为“小事”。
荣宠万千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仁孝皇后赫舍里氏难产血崩,在产下嫡子胤礽两个时辰后撒手人寰。康熙帝与皇后感情极深,悲痛不已,对产下的幼子也是万分怜爱。在隆重下葬皇后之后,康熙决定亲自肩负起教养嫡子的重担,把他留在身边,亲自抚养长大。康熙十四年,康熙帝昭告天下,册封刚满一岁的胤礽为皇长子,并举行了册封大典。这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个经过公开册封的皇太子,而且仅在一岁之时就受了礼,可见康熙对他是何等的偏爱。清代立嗣隆重繁琐,再加上康熙对太子极为看重,整个建储过程差不多用了半年的时间才全部结束。
婴儿立嗣本来已经极为夸张,但这仅仅是康熙“宠溺”儿子的开始。康熙十七年,胤礽不幸染上水痘,也就是古时所称的天花。这类病症具有传染性,而且在医疗手段落后的古代致死率极高。宫中上下得知此消息后,人人避之不及,都不愿意去皇太子宫中侍候。但康熙帝作为一国之君,却一步不离的守护在儿子的身边,悉心照料,就连批阅奏折,也是让朝臣们直接送到内阁。此时的康熙只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忧虑儿子病痛的父亲,而不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在康熙的照料以及太医的治疗下,胤礽很快转危为安。康熙对此极为高兴,不仅去祭拜了太庙与社稷,还将这个喜讯昭告了天下。
如果不是前一年立嗣时刚进行了大赦,康熙甚至可能还会大赦天下。康熙十八年,胤礽不过五岁,康熙就开始大兴土木,为太子选址建造东宫。康熙二十年,清军前线传来攻克昆明的捷报,康熙大喜,宣召群臣觐见,亲自宣读了汉文捷报,又让当时不过才八岁的胤礽宣读了满文捷报。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说,在胤礽成年之前,康熙几乎时时刻刻将这个宝贝儿子放在身边保护,在做朝政决策之外的任何事情,都让儿子参与其中。简直就是放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天资能力
大家可能觉得康熙对胤礽的宠爱都是出于对深爱亡妻的爱屋及乌,这与胤礽的无能并无关联。确实,康熙宠爱胤礽,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早逝的孝仁皇后,但康熙也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如此宠爱一个无能的草包儿子呢?其实在历史上的皇太子胤礽,能力其实非常出众。康熙帝曾这样评价胤礽,“皇太子聪慧好学,文成武德,又深明大义,才能出众。得他乃是天下社稷之喜,亦是臣民的造化。”虽然康熙的评价带了非常厚实的“好爸爸”滤镜,但胤礽也确实是个出色的继承人。
康熙十八年,康熙帝曾带领儿子胤礽去景山上狩猎骑射,当时胤礽不过才五岁,就能挽弓连射,不仅射中了廘,还射中了好几只兔子。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心中大喜,先是带着胤礽去辽东关外的陵墓告祭先祖,又带着在关外围猎。在此途中,父子遭遇三头猛虎,康熙帝射死了两头,胤礽射死了一头,而当时他不过才八岁上下。当时的情况我们并不得知,作为皇帝与太子他们身边也是必然有人讨好保护,猎物有可能是在多人围捕下被他射杀的。但从他八岁时就能熟练的策马射箭中能看出,他在武学方面定然是颇有造诣,长大之后才能明显只高不低。
而除了武学,胤礽在政治才能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胤礽长大之后,康熙曾多次御驾亲征,监国之权全然落在了太子的手上,而对于儿子的在政表现,康熙帝是这样评价的“太子坐镇朝堂,我放心不已,因无事可做已悠闲多日。”可见,胤礽在治国方面也手段了得。按理说,康熙对这个儿子信任不已,监国之权都可以如此放松的全部交付,为何后来还会两次废黜太子之位,最后对这个儿子彻底厌弃呢?其实父子初生嫌隙只是因为一件小事。
父子嫌隙
康熙二十九年,乌兰布通之战开始之前,康熙突生重病,命皇太子胤礽与皇三子驰驿前来相迎。两子来到康熙营帐之后,皇三子满面愁容,言语中多是关切之意,而胤礽却是面色如常,并无忧愁的神态,这让康熙极为不满。要了解,就算是寻常人家的父亲生病,子女也都会愁眉不展。而如今是作为皇帝的父亲生病,作为太子的胤礽却没有丝毫心疼,这让从小就对他掏心掏肺的康熙十分心寒。
无独有偶,康熙四十七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更让康熙对胤礽感到失望透顶。康熙当时正在巡幸塞外,途中得知了刚满七岁的十八皇子突发重病的消息,一时间心急如焚,焦虑不安。然而陪侍在一旁的太子得知消息确实神色如常,好似一点也不在意这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弟弟。太子的所作所为让康熙瞬间回想到二十年前他的冷漠行径,又赶上在此之前,众皇子刚刚联合状告了他太子的多项罪名,这下子康熙再也不能忍受,决心废黜太子。
就这样,在不久之后,康熙对外宣布了废黜太子的决定。后来虽然在朝臣的劝谏以及其他皇子关系的恶劣争斗下,又再次复立了他,但父子间的嫌隙已然越来越大,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康熙四十九年,胤礽计划逼迫康熙退位,康熙怒不可遏,再次废黜皇太子胤礽,并对外宣布祖宗基业再不会交托于他的手中,算是彻底绝了胤礽的承继之可能。
结语:康熙之所以到后来如此厌恶胤礽,不仅仅是因为他一系列冷漠的行为,更是因为皇权与储位之间的权利矛盾。在胤礽成年之前,并不具备掌权的能力和手段,所以康熙可以单纯的将其当做当做儿子庇佑宠溺而不是一个皇子储君的身份。但随着胤礽长大,储君分权,康熙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皇权受到了威胁,自然就把君臣放在了父子的前面,胤礽的任何错误都将成为父子离心的导火索,而这也是他最后失去储位的主要原因。对此您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