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之后对军队掌控能力的如何?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改年号为建文。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纵观靖难四年,朱允炆对全国军队的掌握程度实在不容乐观,其所掌握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南京周边,而对较远地区的军队完全调动不了。靖难后期,李景隆先后大败两次之后,朱允炆甚至不得不抽调守卫京城安全的京营去前线,导致南京的防务极度空虚,这是导致南京迅速陷落的重要原因。那么为何拥有正统地位的朱允炆对军队掌控能力这么差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朱允炆对全国军队的掌握程度极低
整个靖难四年,虽然朱允炆一方的兵力要远远超过朱棣,但并不能就说他掌握了全国大部分兵力,在李景隆两次战败之后,为了保证前线的绝对兵力优势,朱允炆甚至不得不抽调负责京城安全的京营,更是派出多路大臣前往各处征兵,难道是因为大明当时没有军队了吗?显然不可能,而是朱允炆根本调不动其他军队。
说到朱允炆对军队掌握较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北平附近各地守将大多不战而降。自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六朱棣起兵以来,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八永平归附,代王意图起兵呼应朱棣未果。北平附近守将不战而降或许有朱棣多年带兵的因素在,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朱允炆对北方军队掌控力较弱的问题。而且,此后靖难四年同样有很多原本不隶属与朱棣的军队投降,例如扬州不战和高邮的归降,戍守长江的陈瑄率战舰投降朱棣等。
2、大宁守军轻易被朱棣拿下。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在耿炳文战败之后,朝廷以李景隆取代之,统率五十万军队北上。朱棣令世子朱高炽坚守北平,自己则率军突袭大宁,通过令手下吏士入城结交并贿赂大宁的军官的方式,使得大宁八万守军和精锐的朵颜三卫纷纷叛变归附朱棣,使得朱棣实力得到迅速扩充。
3、抽调京营参战,致使南京空虚。在李景隆两次战败损失大量兵力的情况下,面对朱棣的南下,朱允炆手中已经没有了应对兵力,无奈之下只得冒险抽调京营交给驸马梅殷,这是造成南京空虚的主要原因。为了弥补南京的兵力空虚,朱允炆甚至不得不让黄子澄和齐泰等人前往各地征兵,可惜未等他们征兵归来,朱棣便因为陈瑄、李景隆等人的投降迅速渡过长江,攻破了南京城。
4、朝廷无将可用,没有军队主动勤王。整个靖难四年,朝廷先后任用耿炳文、李景隆、盛庸、平安、梅殷等人,虽说有朱元璋功臣大多身死的影响,可是朝廷真的无人可用了吗?我看未必,例如镇守西凉的宋晟父子显然就是帅才,可惜人家根本就不听调。在朱棣开始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的情况下,竟然没有一支军队主动赶往南京勤王,这岂不奇怪?
5、南京城破之后,天下瞬间平定。这又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朱允炆的正统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南京城破、朱允炆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天下竟然就这么归附、平定了,除了曾深受朱允炆重用的几人之外,竟然没有一个武将表示不服。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是够悲剧的。
朱允炆无法掌控大多军队的原因
从靖难四年的历程来看,朱允炆所能抽调的军队,仅限于南京周边地区,稍远一些的军队便无法调动了,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削藩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朱元璋分封的藩王是实权王爷,不仅有管理地方的权力,更重要的是拥有统率王府三卫,甚至节制地方军队的权力,尤其是北方的诸位王爷,由于需要经常对抗北元残余的原因,他们都是长期统兵的实权王爷,他们与将领们的关系显然要比朱允炆亲近。朱允炆的削藩之策虽然主要针对各地藩王,但这些曾经在藩王手下效力的将领并不傻,一旦藩王全部被削,自己这些人也必然会受到牵连,他们岂会对朝廷忠心。
2、朱允炆对武将的不信任。朱允炆继位以来,所重用者不过“方黄齐”三人,而且立即着手推行改革和削藩,并未对武将集团进行笼络。此外,由于明初的武将之间,或为亲属,或为袍泽,或为亲家,相互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对于曾效力于藩王麾下或与各地藩王有关系的武将他一律不用,或根本不敢重用,例如徐达之子徐辉祖,由于朱棣的王妃便是徐辉祖胞妹,因此即使徐辉祖对朱允炆忠心耿耿,也颇有能力,但是朱允炆就是不敢重用。
3、武将们对朱允炆并不感冒。这可以说是前两点综合结果的因素,由于很多将领都曾在藩王麾下效力,而明初将领之间又通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朱棣本就以战功著称,而朱允炆却显然更加注重文治,因此天然上武将们便对朱允炆有些不感冒。
4、宗室内斗,人心的丧失。朱棣起兵乃是打着“遵祖训,清君侧”的旗号,不管是不是有着造反的实际,总之这杆大旗是树在那里的,再加上朱允炆在黄子澄等人建议下意图恢复周礼,围绕《周礼》推行的改革把朝廷上下弄的乌烟瘴气,各地官员、将领本就对此不满。因此面对这场皇家宗室的内部斗争,武将们也乐得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