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揭秘:苏轼“书香门第”重视教育的家风是怎么形成的?

揭秘:苏轼“书香门第”重视教育的家风是怎么形成的?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1057年(嘉佑二年),苏洵带领苏轼、苏辙参加科举考试,两个儿子同榜进士及第,再加上他们父子三人的文章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大加赞赏,连宋仁宗都连连称赞“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一时间,三苏的大名誉满京师、名振朝野。

老苏家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这与他们重视教育的良好家风是分不开的。

什么是家风呢?家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也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那么,苏轼家族“书香门第”重视教育的良好家风是怎么形成的呢?那就从苏轼祖父开始说起。

苏序,苏轼的祖父,从小性格顽劣,不喜读书,长大后容貌英伟,为人慷慨,乐善好施,不求报答,中年喜欢做诗,也曾写下几百首(或许更多),但是都没有流传下来。他非常重视儿子们的学习,“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倾其钱财,购置了大量书籍置于书房,而且专门请先生到家里为三个儿子教书,还为儿子们营造了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学习环境中。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苏家崇尚学习的家风逐渐形成。苏轼的两个伯父苏澹、苏涣,从小天资聪慧,喜爱读书,都先后考中了进士。

苏洵,苏轼的父亲,字明允,号老泉,少时性格顽劣,游荡不学,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潜心学习,这一点性格倒是很像他的祖父,虽历经三次科举考试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从此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他要为自己读书、为解决问题写作,于是一把火焚烧了自己多年写的数百篇文稿,从零开始,废寝忘食、闭门苦读,最终大器晚成,成为“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个没有考中进士的文学家,他的事迹被写入《三字经》流传后世成为后人励志学习的典范。

苏辙,苏轼弟弟,字子由,十九岁和苏轼同榜进士及第,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更是这个家中最耀眼的明珠,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书法家、画家、诗人、美食家、医家等等,简直是全才大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纵观唐宋两朝六百一十年历史,名人辈出,群星璀璨,而被后人推崇的八大文学家里,苏家竟然独占三席,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经过三代人的不断努力,苏轼一家形成了“书香门第”、重视教育的良好家风,在这个家风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还有苏轼的祖母史氏、母亲程氏。祖母史氏是眉州大家族的女儿,为人仁慈宽厚,周围亲邻无不赞赏,就连苏序的母亲宋氏,一个比较严厉的妇女都十分喜欢史氏。

母亲程氏,对“三苏”成名影响巨大。程家也是一个名望大户,程氏从小就生活在富足的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经文史也有一定的了解。苏洵并不喜欢读书,整日游山玩水,三个儿子的教育都是程氏默默承担的,后来苏洵幡然醒悟,潜心读书,也得到了程氏的大力支持。正是程氏的善良贤惠,相夫教子,才使父子三人能够专心读书,最终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