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过寿时,王熙凤为何会发愁?

王熙凤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金陵十二钗之一。今天知秀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高寿、有福、富贵,几乎成了贾母的代名词。在那个“人逢七十古来稀”的年代,这位老太太顺利地迎来了自己的八旬之庆。

儿孙绕膝,富贵逼人,这样的好日子,自然要隆重地庆祝一番。所以,贾母这一年的寿宴,一直摆了八天,从七月二十八日一直摆到八月初五。邀请的宾客,从皇亲国戚,一直排到宁荣二府中的奴仆。

如此隆重的寿宴,如此尊贵的宾客,贾母所受到的贺礼自然也极其丰盛。从皇帝赏赐命礼部钦赐的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环四个,帑银五百两,到元春赏赐的金寿星一尊,沉香拐一只,伽楠珠一串,金锭一对,银锭四对,彩缎十二匹,玉杯四只,再到各位王公贵族送来的贺礼,琳琅满目,精彩纷呈,让这位老寿星看花了眼,看得不胜其烦,“只说叫凤丫头收了,改日闷了再瞧”。

和元春省亲时,贾府的付出和得到的好处相比,贾母的八旬之庆,很显然“赚了”。元春省亲,贾府花了数以百万计的银子,只得到了非常微薄的赏赐;贾母的这次寿宴,花了几千两银子,但随便算算,收到的贺礼绝对不止这个数。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贾母八旬之庆过后,贾府立刻就面临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没钱花了。

作为京都中的百年豪门,作为四王八公中的一份子,贾府的朋友圈非富即贵,彼此之间的走动也都是大手笔,绝对不可能像刘姥姥那样,扛着两包瓜菜就能走一趟亲戚。所以,贾府即将面临的宫中的重阳节礼,和南安王府的礼,还有几家红白大事的礼,都让贾琏和王熙凤一筹莫测,想不住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送礼过于小气,不仅有失身份,还会让贾府成为朋友圈中的一个“笑话”。还有,贾府中每天必不可少的开支,也在伸着手要钱。为了解决这几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贾琏和王熙凤开始和贾母的大丫头鸳鸯软磨硬泡,求她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典当了银子,把眼前这些事情应付过去。

那么,既然贾母生日的时候,贾府收到了这么多价值不菲的贺礼,为什么老太太的寿日刚过,王熙凤和贾琏就开始为钱发愁?难道他们不能把贾母收到的贺礼拿去使用吗?

很显然,不能。否则这两口子也不至于愁成这样,王熙凤为了打发宫中的太监,连自己的金项圈都当了。

为什么不能呢?有两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贾母收到的贺礼,只能由贾母支配。在贾府之中,官中和个人的财物,一直都分得很清楚。王熙凤当家花钱,贾府的一切开支,只能由官中支配。贾母的寿礼,很显然要归到贾母的库房,除非老太太不想要了,交到官中,才能算是官中的收入。

但在此时,贾母很显然还没有这样做。她还等着“哪天闷了”,再仔细瞧瞧这些贺礼,用来解闷儿呢。

贾母不开口,这些东西谁都不能动,王熙凤和贾琏自然不敢公然把这些贺礼拿出去应付家里的开支,否则他们就是“不肖子孙”。

第二个原因,贾府太要面子。贾府的经济,其实早就走下坡路了。从王熙凤开始当家起,她就一直在想法设法削减开支。可是,就算削减,她也要在能维持贾府体面的前提下,进行削减。无论如何,她不会让贾府在权贵圈中丢了面子。她宁可拿出自己的私房,去贴补贾府,却打扮回娘家的袭人,也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就像史家,明明家里已经窘迫的连针线上的下人都不用了,史湘云每次去贾家,还是要穿一大堆衣服,带一大群奴才,免得丢了史家的面子。宁可不要里子,也要维持面子,这是那些面临衰败的贵族们,共同的毛病。

所以,就算贾母八旬之庆收到了无数贺礼,金灿灿、明晃晃地堆满了半个贾府,王熙凤和贾琏依然在为钱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