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哦王熙凤为何会哭穷?背后有何含义?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的人物之一,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年关将至,黑山村的乌庄头来宁国府找贾珍送上一年的收成。当贾珍责怪乌进孝送上来的东西少了许多时,乌进孝一直诉苦,说他兄弟所管的荣国府的八处庄地,比贾珍这边的庄地多了几倍,收成不过比这边多两三千两银子,可见今年的收成实在不好。

贾珍见乌进孝这样说,也说了一些话,原文如下:贾珍道:“正是呢,我这边都可,已没有什么外项大事,不过是一年的费用费些.我受些委屈就省些.再者年例送人请人,我把脸皮厚些.可省些也就完了.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

从贾珍的话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王熙凤管家的压力,进的少出的多,外面的架子大,里面的内囊已经尽了,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熙凤也是压力很大。

对于贾珍的这些话,乌进孝有些不理解,娘娘和皇上赏赐的银子足可以填补那些亏空,那边府里怎么会艰难到那种程度。这个时候贾蓉说了一句话,贾珍听了以后笑了。

原文如下:贾蓉又笑向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

这已经不是王熙凤第一次“哭穷”,但却是借贾蓉的口第一次正面直接提出来,不过对王熙凤“哭穷”的真相,贾珍却用三言两语给道破了。

原文如下:贾珍笑道:“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那里就穷到如此.他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的狠了,不知又要省那一项的钱,先设此法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我心里却有一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

如果不是贾珍的这些话,我也以为荣国府果真穷到这地步,毕竟进项太少,出去花项太多,再加上娘娘省亲,又是接驾又盖省亲别墅,那一项都少不了大把的银子往外出。但尽管如此,贾珍的心里有一个算盘,那都是王熙凤在“哭穷”,那边府里再穷也不至于穷到这个地步,可见王熙凤“哭穷”的招数被贾珍看破了,若说王熙凤是高手,那么贾珍应该算是高手中的高手。

至于王熙凤为何要"哭穷“?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给出了答案。

原文如下:王熙凤又向平儿笑道:“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背地里不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有大小事儿,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也抱怨克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

这是王熙凤病倒休假,探春管家之后,王熙凤对平儿说的一些话,刚好解释了王熙凤为何”哭穷“的原因,那就是一年中府里进的产业一年不及一年,而出去的却是一年比一年多,若是省俭了不仅外人看着会笑话王熙凤这个管事人,就连老太太贾母和太太王夫人也觉得委屈,家里的下人也会抱怨王熙凤刻薄,但若一直这样下去,不趁早省俭,过不了几年府里就赔尽了。

别说支撑门面,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所以王熙凤才趁早打算,借贾珍的话来说,她先设法让人知道家中的艰难,虽穷的还不至此,但也是王熙凤管家省俭的法子。

王熙凤是个十分要强的女强人,再加上她在姑妈王夫人家里管家,处处都想做的尽善尽美,也不希望在她的管理之下,各处都打了饥荒,所以她一直在努力的改变这种局面,可无奈这种局面是她个人无法改变的,所以她一直在努力的支撑着,直到病倒休假,探春暂接了她的工作,她才有时间思考这些事。

因为王熙凤在工作中,为了省俭曾惹得家下人抱怨怨恨,所以当探春管家时,她对探春的赞美不仅仅是因为探春的才干出色,最重要的一点是探春的上任暂时转移了别人对她的仇恨,这也是王熙凤欣赏并夸赞探春的地方,当然探春的才干也确实出色,她接替王熙凤的工作管理府里事务,也管理的井井有条,还生出了一些节俭的法子,实行了大观园改革承包责任制,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

抛开探春的改革不提,单就王熙凤”哭穷“的真相进行简单的再分析,其实王熙凤的心里很清楚,府里还有几件大事需要大笔银子支出,除了老太太,还有宝黛的婚事,还有探春和贾环的婚事,惜春是贾珍的胞妹,她的婚嫁自然有宁国府出,迎春是大老爷贾赦那边的人,她出嫁也用不到王熙凤所管名下的银子,宝玉与黛玉,一娶一嫁自有老太太的体己,也花不着官中的钱,贾环是庶出,娶亲银子有限,探春是姑娘出嫁陪送也是有限的,老太太贾母的后事一旦出了,贾母自己的体己银子就够使了,也用不到官中的钱。

王熙凤把每一笔支出都计算的很细,按照王熙凤的想法,这几件大事了了之后,再节省下,应该还可以过的下去,可见王熙凤”哭穷“还真给贾珍的话说准了,绝对是她捣鬼,还穷不到这个份上。

贾珍虽然看似不管家不理财,但在大事上一点都不糊涂,心里有一个算盘,不仅算着自己府里的,也盘算着那边府里的,可见贾珍也算是理财的高手,他一眼看穿了王熙凤”哭穷“的真相,三言两语道破了王熙凤捣鬼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