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八达”之一的司马朗具体做过什么事情?

“司马八达”之一的司马朗具体做过什么事情?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简介

司马氏是汉末河内世族,司马朗的祖父司马俊官至颍川太守,父司马防年轻时担任地方官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年老之后转任为骑都尉,他对司马兄弟的管教相当严格,“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相处时态度很严肃。司马朗九岁时,有客人直接称呼其父的字,司马朗便对那人说:“轻慢他人的亲长,就等于是不尊敬自己的亲长。”那位客人因此而道歉。

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司马朗在军旅之时,亦穿着简朴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以身作则带动节俭的风气。他十分喜欢人伦典籍,乡人李觌等享有很高的虚名,但司马朗经常公开地贬低他们的德行;后来李觌等果真败亡,当时的人们才信服司马朗的判断。当时钟繇、王粲等人发表言论说:“只有圣人才能有太平治世。”,司马朗则说:“伊尹、颜回虽然不是圣人,但是他们的德行言论在民众中累世相传、深入人心的话,也可以成就太平治世。”曹丕很喜欢司马朗的言论文辞,他称帝后曾命秘书监手录其文章。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最终去世,时年四十七岁。他去世之后,兖州的人民都相当怀念他。

司马朗留下遗言说:“刺史蒙国厚恩,督司万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疠,既不能自救,辜负国恩。身没之后,其布衣幅巾,敛以时服,勿违吾志也。”

司马朗身后有一子名司马遗,又收三弟司马孚之子司马望为养子。司马遗在魏明帝朝获封昌武亭侯,而司马望在西晋获封义阳王,历官征西将军、卫将军、司徒、大司马。

人物评价

陈寿:“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相关考证

《三国志》记载:“(司马朗)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而“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马朗)遇疾卒,时年四十七”,两相比较,必有一误。

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的意见是:“太祖以建安元年拜司空,辟朗为司空掾,朗时年二十二。至建安二十二年卒,止有四十三岁,传误。”

其实,两文均为孤证,潘眉说是取信前文,否定后文。若如此,司马防(生卒年149-219年)则是在26岁(实岁)得长子司马朗,初平元年(190年),司马朗在十五六岁时便带族人返乡、并经历劝说李邵、董卓提审等事,均难以与常情契合。

若取后文,则司马朗生于建宁四年(171年),则司马防在22岁(实岁)时得长子司马朗,初平元年(190年),司马朗以20岁(虚岁)的身份带族人返乡,并经历劝说李邵、董卓提审等事。

所以说,取后文“(司马朗)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是相对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