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曹髦以少许亲随直接讨伐司马昭,为何要用这种方法?

曹髦 ,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知秀网小编告诉你。

曹髦决心铲除司马昭时,采取的是最激烈、直接的方式,起兵攻打。

当时,司马昭已经控制洛阳内外,曹髦以少许亲随直接讨伐,无异于以卵击石。

曹髦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自杀式的方式呢?就不能找一个巧妙一点的办法吗?

“死”过一回的司马昭

曹髦难道就不能趁着司马昭觐见的时候,数步之内,一举拿下吗?

6年前,有人试过这个方法了。

那一次,司马昭险些就被除掉了。

当时,天子还是曹奂,司马师也还在。

决心铲除司马师的许允做出了一个这么谋划:趁司马昭请辞的时候将其杀死,然后,统领司马昭的部队讨伐司马师。

为此,许允连诏书都准备好了。

司马昭觐见时,曹芳正在吃栗。优人唱道:青头鸡,青头鸡!

青头鸡,就是鸭,谐音“押”,意为提醒曹芳在诏书上画押,诛杀司马昭。

然而,出于恐惧,曹芳没有动手,司马昭得以幸免。

此事后来为司马师、司马昭所知。

司马昭后率军进入洛阳,而司马师也下定了动了废掉曹芳的想法。

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青头鸡”时间前后,又发生了另一场针对司马家的谋划。

当时,李丰、张缉决定:趁群臣朝拜天子时,各门有卫兵的机会,趁机诛杀司马师,以夏侯玄替代司马师。

然而,事情败露,司马师得到风声,擒拿参与谋划的众人,粉碎了此企图。

也就是说,利用觐见天子的机会,铲除司马家兄弟的企图,在曹芳时期就已经发生过两次了。

“青头鸡”事件中,如果不是曹芳临事而惧,司马昭必死。

张缉、李丰事件中,如果不是消息泄露,司马师也是凶多吉少。

面对司马家这样的对手,同样的方法已经试过两次,怎么可能还有第三次呢?

同样的机会,不再会有第三次了!

心怀警觉的司马昭

曹髦也发动过一次对司马昭的“进攻”。

司马师去世后,曹髦立刻下诏,要求司马昭留守许昌,由尚书率六军还京,并筹划宫廷政变,企图直接剥夺司马昭的权力。

然而,司马昭识破曹髦之计,自率军回到洛阳,迫使曹髦封其为大将军,独掌大权。

曹奂企图杀他,曹髦企图夺他的权,曹家天子必欲除司马昭而后快,司马昭自然深知!

如此,司马昭自然高度警惕,不可能再给曹髦这样的机会了。

而只要司马昭警觉,曹髦就不可能再有“巧妙铲除”司马昭的机会了。

觐见时铲除的方法已没有施行空间

其实,自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就已经掌握了洛阳内外的中军。

只不过,中军人马众多,成分复杂,仍有暗藏了一些“拥曹派”。

正因如此,在司马师时期,才发生了几次企图铲除司马家的政变企图。

然而,中军人员的安排,把持在司马家手中。

独掌大权,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司马昭,有权力调动中外各军。

因此,司马昭是可以时刻将自己的亲信将领把持的军队,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此,即便是曹髦与司马昭见面时,司马昭仍然能确保自己亲信将领的部队环绕左右。

曹髦没有机会在觐见之事铲除司马昭。

渺茫,却是唯一的机会

曹髦唯一可以利用的力量,就是中军中仍然忠于自己的力量。

司马昭觐见时,高度警觉,能安排自己的亲信将领保全其安全,曹髦没有机会。

曹髦唯一的机会,就是把自己的亲随力量集结起来,亲自带队,袭击司马昭。

力量虽薄弱,但毕竟是天子亲自带队,一般的禁军将领是不敢阻拦的。

只要能让途中的禁军保持中立,曹髦就有快速进攻,铲除司马昭的机会。

1000多年后,大明朝的“夺门之变”时,参与政变者其实也很少,但是,明英宗一句“老子太上皇”,就让守门禁军不敢动,居然一举夺位!

曹髦此举,与“夺门之变”有相似之处。

机会渺茫,但却是唯一的机会了。

果然,曹髦进军时,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一看到曹髦本人就吓得退走了。

只不过,司马家的死党比景泰帝的禁军更大胆,中护军贾充的部队上前阻拦。

然而,贾充的部队仍然看着要抵挡不住了。

其实,论战斗力,中护军的部队是远远强于曹髦的部众的,贾充的部队之所以抵挡不住,曹髦的天子光环毫无疑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最后,贾充怂恿成济上前,直接刺杀了曹髦···

那就没办法了。

曹髦的机会本就渺茫,唯一依仗的主要就是自己天子光环的震慑力。遇到无父无君的亡命之人,光环没有了,失败也就必然了。

曹髦并非有勇无谋之人。

之所以选择直接讨伐的方式以卵击石,并非无谋,只是已经无计可施。

曹髦大呼而前,看似鲁莽,但其实,虽然渺茫,却也是唯一的机会了。

尽管机会从一开始就很渺茫,但是,曹髦不甘为傀儡,决死一搏的血性,为历代傀儡天子所无,其英武之气,也算不愧为曹操的血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