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唐朝初年宰相高季辅简介:出身于渤海高氏,勤学好武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季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高季辅(596~654年),本名高冯(ping),字季辅,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初年宰相,北魏光禄大夫高祐四世孙。

出身渤海高氏,勤学好武,事母至孝,隋末跟随李密起义。武德元年,归顺唐朝,授陟州户曹参军。唐太宗即位,拜监察御史,弹劾大臣;迁中书舍人,指陈时政;检校吏部侍郎,铨选人才,颇得唐太宗赞许。晋王李治立为皇太子,选为东宫属官,辅佐监国理政。唐高宗即位,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封蓚县公,迁侍中、太子少保。

永徽四年(654年),病逝,时年五十八,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谥号为宪,配享高宗庙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高季辅年轻时勤奋好学,精通武艺,以孝母闻名。隋末时纠集数千人,参与农民起义。 武德元年(618年)十月,高季辅与李密部将李育德(一作李厚德)、刘德威、贾闰甫等一同投降唐朝,授官为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

累职升迁

贞观元年(627年),擢为监察御史。弹劾大臣,不畏权贵,迁中书舍人。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命近臣评论时政得失。高季辅提出五条建议,深得唐太宗赞赏。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加授高季辅为太子右庶子。

贞观十八年(644年),兼任吏部侍郎,并加授银青光禄大夫。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留皇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并命高季辅与高士廉、刘洎、马周、张行成等人一同执掌机要政务,辅佐太子。

拜相封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高季辅与张行成在太极殿拥戴太子李治即位,史称唐高宗。高季辅晋为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加封蓚(tiao)县公。

永徽二年(651年),迁左光禄大夫,加侍中。

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立册陈王李忠为皇太子,命高季辅兼任太子少保。

病逝家中

永徽四年(653年),因风疾卧病在家。唐高宗命其兄宗正少卿高季通前去探病,并经常派人观察他的进食情况。是年十二月(654年1月),高季辅病逝,时年五十八岁。唐高宗废朝三日,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谥号为宪。

天宝六载(747年)正月十二日,高季辅与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太尉刘仁轨一同配享高宗庙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