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唐朝北方的军队为什么不忠于朝廷 他们为什么会跟着安禄山造反

对唐代北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很多唐代北方的大军不忠于朝廷,却愿意跟着安禄山反叛?

类比来说,在一个单位,掌握人事和财务大权的那个人才是员工们马首是瞻的老板。安禄山就是范阳、卢龙和河东三镇的老板,唐玄宗主动让出了本该属于他的权力,所以三镇大军只知有安禄山,不知有唐玄宗。

唐玄宗为何犯下如此拙劣的错误?这其中固然有其晚年刚愎自用的成分,但更重要原因的是历史大背景下的无可奈何选择。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朝廷丢掉了“人事大权”

唐代初年的军制实行的是“府兵制”,所谓府兵制就是兵农合一的一种制度,即士兵战时为兵,闲时务农。府兵没有薪水,甚至连基本的装备都需要自备。但军户可以享受到获得400亩永业田,且全家人都可以免除课税和徭役,可谓一人当兵全家享福。

由于府兵制不需要国家支付高昂的费用,所以唐代的大军规模一度高达近百万人。但这种看似很“完美”的制度,到了开元年间就再也执行不下去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均田制”破产了!府兵制运营的低成本,本质上是一种“转移支付”,即用“永业田”代替军费开支。唐代建立初期人口稀少,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因此朝廷手上有足够的土地支撑府兵制。

可随着人口的暴增、土地私有化和兼并潮的到来,均田制再也搞不下去了。均田制的破产直接导致府兵制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募兵制走向前台。

所谓“募兵制”就是雇佣兵制度,粗暴一点说就是朝廷花钱雇佣职业军人,你情我愿,一切以利益为核心做交易。

这个变化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府兵制下的军户由地方政府管理,是“有组织的人”,他们大多人的家在关中及周边地区,而募兵制下的士兵是“自由人”,士兵们大多为边关当地人口,只认招募他们的顶头上司。

为了管理方便,唐玄宗还将募兵的权力交给了藩镇。很显然,这些士兵从一开始就与朝廷隔绝,形成以藩镇为中心的地方利益集团,朝廷被空心化了。

从调拨到自征赋税,朝廷丢掉了“财政大权”

在府兵制下,藩镇的军饷开支、物资补给全都由朝廷调拨,离开朝廷他们一天也活不了。但唐代的军事部署重点在北方边关,钱粮征调周期长,运输耗费太大。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唐玄宗下令,将藩镇周边郡县的赋税直接交给藩镇,而不是解押进京再调拨到藩镇。

可是后来又发现,如此一来地方与藩镇经常会因为赋税数量、征收时间等发生争执,于是唐玄宗大脑一热:干脆将地方的行政管理权直接交给藩镇,一元领导,避免扯皮。

结果扯皮的问题解决了,藩镇事实上变成了掌控地方财政的军政一把手,也变成了给士兵们发饷的老板。

这时候你是不是一哆嗦?对了,一个左手钱袋子,右手印把子的军头,其实就是有资本割据一方的军阀。

至此,藩镇势力与母体大唐帝国的联系,仅剩文化认同这根脐带了。

从汉兵到胡人军团,朝廷失去了“文化认同”

中国从南北朝开始进入民族大融合时期,到唐代进入高潮期,在大唐帝国居住着大量的胡人,北方更成了胡汉杂居的地区,某些地方甚至汉民成了少数民族。

李林甫当政期间,为了排挤汉人边将,他向唐玄宗提出启用胡人为藩镇节度使。唐玄宗出于对汉将的忌惮心理,采纳了李林甫的建议,从此安禄山等胡将逐渐成了藩镇节度使的主流。

胡将、胡兵在朝中没有根基,固然不会与中央集团产生复杂的利益关系,但缺乏文化认同的他们,也让藩镇对大唐帝国的忠诚度逐渐沦丧。

与此同时,当地士族集团也出现了离心离德。唐代是豪门集团的天下,处于藩镇地区的地方士族集团很难得到关中、关东、河北、河东豪门的认可,始终游离于政治核心以外,因此他们对“本地化”的藩镇势力有先天的认同感。

安史之乱中,有一大批汉人士族阶级追随左右,比如张通儒、平冽、李史鱼、牛庭玠、崔乾祐、尹子奇、田承嗣、田乾真等等,原因就是他们更认同“地产利益代表人”安禄山。

安禄山所掌控的范阳、卢龙和河东三镇如此,其它所有的藩镇也都如此,尤其当藩镇的总兵力超过50万,而中央禁军的数量仅有8万,如此失衡的比例让朝廷又失去了对藩镇的威慑力。

在这种情况下,藩镇脱离控制是早晚的事,各大藩镇在利害面前,选择追随安禄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遗憾的是,唐玄宗被虚假的繁荣所蒙蔽,完全无视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藩镇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