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二卷·序列·张子和吐、汗、下三法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二卷·序列·张子和吐、汗、下三法

人的身体分表里,气血分虚实。良医先治其实,后治其虚。粗医或治实,或治虚。谬医则实实虚虚。惟庸医能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有不少他们的错误,这就是我著三法的原因。

任脉诸穴歌 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毛际陷中安,中极脐下四寸取,关元脐下三寸连,脐下二寸名石门,脐下寸半气海全,脐下一寸阴交穴,脐之中央即神阙,脐上一寸为水分,脐上二寸下脘列,脐上三寸名建里,脐上四寸中脘许,脐上五寸上脘在,巨阙脐上六寸五,鸠毛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下寸六取,膻中却在两乳间,膻上寸六玉堂主,膻上紫宫三寸二,膻上华华盖四八举,膻上璇玑五寸八,玑上一寸天突起,天突喉下约四寸,廉泉颔下骨尖已,承桨颐前辱棱下,任脉中央行腹时在。

病皆非人身素有之物,或自外入,或自内生,皆邪气也。邪气中人,去之可也,揽而留之可乎?留之轻则久而自尽,甚则久而不已,更甚则暴死矣。如果不去邪而先施以补剂,就像盗未出门而先修房屋,真气未胜而邪气肆虐。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才可以议论滋补的话题。他病惟先用三法,攻去邪气,而元气自复也。素问一书中说,辛甘发散、淡渗泄为阳,酸、苦、咸涌泄为阴。发散归于汗法,涌归于吐,泄归于下。渗为解表同于汗,泄为利小便同于下,殊不言补。所谓补者,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更有君臣佐使,皆以发腠理、致津液、通气血而已,非今人所用温燥邪僻之补也。盖草木皆以治病,病去则五谷、果、菜、肉皆补物也,犹当辨其五脏所宜,毋使偏倾可也。若以药为补,虽甘草、苦参,久服必有偏胜增气而致夭之虑,况大毒有毒乎?是故三法犹刑罚也,粱、肉就如同德教。治理乱世用刑,治理太平用德,一个道理。我用三法,但常兼众法,有按有跷,有堵有导,有减增,有续止。医者不明白我的法反而污蔑它,可悲啊!如引涎漉涎,取嚏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熏蒸、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发病多在上。地之六气,雾、露、雨、雪、水、泥,发病多在下。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发病多在中。发病者三,出病者亦三。风寒之邪,结于皮肤之间,滞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痛麻痹,肿痒拘挛,皆可汗而出之。痰饮宿食在胸膈为诸病,皆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火热客下焦发为诸病,皆可泄而出之。吐中有汗,下中有补。

吐法 凡病在胸膈中脘以上者,皆适合用吐法。考之本草,吐药之苦寒者,瓜蒂、栀子、茶末、豆豉、黄连、苦参、大黄、黄芩。辛苦而寒者,常山、藜芦、郁金。甘而寒者,桐油。甘而温者,牛肉。甘苦而寒者,地黄、人参芦。苦而温者,青木香、桔梗芦、远志、厚朴。辛苦而温者,薄荷、芫花、菘萝。辛而温者,萝卜子、谷精草、葱根须、杜衡、皂荚。辛而寒者,胆矾、石绿、石青。辛而温者,蜗梢、乌梅、乌头、附子尖、轻粉。酸而寒者,晋矾、绿矾、齑汁。酸而平者,铜绿。甘酸而平者,赤小豆。酸而温者,饭浆。咸而寒者,青盐、沧盐、白米饮。甘而寒者,牙消。辛而热者,砒石。诸药惟常山、胆矾、瓜蒂有小毒,藜芦、芫花、乌、附、砒石有大毒,其他的都是无毒之吐药。凡用法,先宜少服,不吐再逐渐增加,并用鸡毛撩拨。还不吐,投齑粉,不吐再投,且投且探,无不吐者。吐至眩晕,慎勿惊疑,但饮冰水、新水立解。强者可一吐而安,弱者作三次吐之。吐之次日,有顿快者,有转甚者,引之未尽也,俟数日再吐之。吐后不禁物,惟忌饱食酸咸硬物、干物、油肥之物。吐后心火既降,阴道必强,大禁房室悲忧,病人既不自责,必归罪于吐法也。

不可吐者有八:性刚暴好怒喜淫者,病势已危老弱气衰者,自吐不止者,阳败血虚者,吐血、咯血、崩血、溺血者,病人粗知医书不辨邪正者,病人无正性反复不定者,左右多嘈杂之言者,以上八者皆不可吐,吐则转生他病。

汗法 风寒暑湿之邪,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也就是开玄府而逐邪气也。然有数法:有温热发汗,寒凉发汗,熏渍发汗,导引发汗。以本草校之,荆芥、薄荷、白芷、陈皮、半夏、细辛、苍术、天麻、生姜、葱白,辛而温者。蜀椒、胡椒、茱萸、大蒜,辛而热者。青皮、防己、秦艽,辛而平者。麻黄、人参、大枣,甘而温者。葛根、赤茯苓,甘而平者。桑白皮,甘而寒者。防风、当归,甘辛而温者。官桂、桂枝,甘辛而大热者。厚朴、桔梗,苦而温者。黄芩、知母、枳实、苦参、地骨皮、柴胡、前胡,苦而寒者。羌活、独活,苦辛而微温者。升麻,苦甘且平者。芍药,酸而微寒者。浮萍,辛酸而寒者。以上皆发散之属也。善用者,当热而热,当寒而寒,不善用者反此,则病有变也。发汗中病则止,不必尽剂。凡破伤风、小儿惊风、飧泄不止、酒病火病,皆宜汗之,所谓火郁则发之也。

下法 积聚陈食于中,留结寒热于内,必用下法。陈食去而肠胃洁,癜瘕尽而营卫通。下之者,亦补之也。考以本草,下之寒者,戎盐之咸,犀角之酸咸,沧盐、泽泻之甘咸,枳实之苦酸,腻粉之辛,泽漆之苦辛,杏仁之苦甘。下之微寒者,猪胆之苦。下之大寒者,牙硝之甘,大黄、牵牛、瓜蒂、苦瓠、牛胆、蓝汁、羊蹄根苗之苦,大戟、甘遂之苦甘,朴硝、芒硝之苦咸。下之温者,槟榔之辛,芫花之苦辛,石蜜之甘,皂角之辛咸。下之热者,巴豆之辛。下之凉者,猪、羊血之咸。下之平者,郁李仁之酸,桃花之苦。以上皆下药。惟巴豆性热,非寒积不可轻用,妄下则使人津液涸竭,留毒不去,胸热口燥,转生他病也。不可下者有四:洞泄寒中者,表里俱虚者,厥而唇青手足冷者,小儿病后慢惊者,以上四者误下,必致杀人。其余大积大聚、大痞大秘、大燥大坚,非下不可,但须寒热积气用之,中病则止,不必尽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