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户籍制度是什么起源?和现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是《尚书·多士》中记载的一句话,可见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户籍”这样的制度萌芽。
到了周朝时期,户籍制度基本上已经彻底成熟,并开始在全国推广。例如在《周礼·秋官·司民》中就有相关记载,说是一种专门掌管登记万民之数的官员,他们统计居民的人数、居住地、性别以及每年出生和死亡的人口等等,将其整理成册之后上呈给司寇,然后由司寇上呈给君王。
这些就是我国早期“户籍”的存在形式,到了现在的话,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无论是面试也好,还是办理业务也好,都需要提交个人相关资料。其中,跟户籍有关的一项便是“籍贯”了。
说到籍贯的话,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古代的“籍贯”跟现在的“籍贯”有区别吗?
事实上,要知道古代的“籍贯”跟现在的“籍贯”有何不同之处,我们就要了解一下古代的籍贯是什么了。
一、古代籍贯
古代的籍贯在实行户役制的前提下,籍和贯通常是分开的。籍通常指的是役籍,也就是说一个人或者他一家子从事什么行业,就是什么行业的籍。比如说,做工的就是匠籍,当兵的就是军籍等等,通常这是无法改变的。而贯呢,则指的就是乡贯,也就是祖籍。
但在清代废除役籍人役的世役制度之前,是没有现在的“籍贯”制度的。也就是说,要完全将籍和贯分开的话,又否定了一个最基本的制度,那就是户籍(现籍)。因为很明显,从文献中可以查到的资料来看,有很多古人既有祖居地,又有现居地。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籍贯一词在古代既有役籍乡贯的意思,也有户籍登记住址的意思。不过,从一些文献中来看,其籍贯一词大多单指祖籍,而并非是役籍。
另外,由于古代役籍类别过多的缘故,其中有些类别也容易混淆。比如说,古人所说的“原籍”,这跟现在的“原籍贯”并不一样。古代的“原籍”有些情况特指的是“祖遗户役”,也有的情况指的就是祖籍。
比如说,在《三宝太监西洋记》有天师老爷跟老者的一段对话:“你祖籍何处?”“原籍浙江会稽县人士。”可见,原籍有祖遗户役的意思,但在一些情况下,同样指的是祖籍。
不过,在明代官府认定某人的籍贯时,通常是以某人的占籍地(指迁离原籍另在某地登记户籍)为定,而并非是以某人的祖籍为定。但在不涉及服役、科举等官方事宜时,百姓通常认定籍贯是自己的祖籍,而非是现籍。
因此,总的来看,古代的籍和贯虽然各有不同的意思,但通常一并使用时指役籍和祖籍,同时,大多数时候指的还是祖籍。也就是说,在户役制度的背景下,古代的“籍贯”含义比较复杂,但在复杂的同时,籍和贯早已经有了“混用”的趋势。
那么,现在的“籍贯”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事实上,现在对于籍贯的定义跟古人的籍或者贯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相似,但又有一点不同。
二、现在的籍贯
现在人对于籍贯的定义基本上就是祖居地,通常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的父系祖先出生地或者长久居住地。简单的来说,就是某人祖父往上的父系祖先出生在哪里,或者在哪里定居,那么哪里就是某人的籍贯,也可以叫做原籍。
当然,这样说起来简单,但对现在的人来说还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某人的父系祖先在河北出生然后定居于河南,到了他祖父那一代又出生于山西,然后又定居到了北京。若是按照此前定义来讲,那这个人籍贯到底是哪里,就很容易把人弄糊涂了。
不过,在公安部1995年有关户口簿事项通知的定义中,籍贯指的就是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如果是弃婴、或者其他籍贯不祥的情况,那么籍贯就是收养人或收养机构所在地。另外,如果是外国人加入我国的,籍贯就是入籍前的国家名称。
也就是说,即便某人父亲从一个地方迁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而他又迁到了别处,但他的籍贯就是他祖父的户口所在地,跟他父亲落户到哪里没太大的关系。当然,若是他儿子的籍贯,那就跟他父亲的户口所在地有关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籍贯跟古代的籍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都有祖籍、原籍的意思。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古代的籍贯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役籍的意思,同时,古代籍贯中的祖籍并非如同现在这样,限定在三代以内,而是会往前追溯很多代。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的“籍贯”跟古代的“籍贯”有一些关联之处呢?
实际上,若是细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在某些事项的“应用”上,现在和古代确实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三、关联之处
前面说了古代籍贯和现在的籍贯有一些相似之处,虽然都指的是祖籍,但同时也有些细微的差别。不过,这只是在“籍贯”一次定义上的一些相同和不同。其实,若是深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在某些认定审核的场合中,现在似乎沿袭了古代。
比如说,明代官府审核籍贯最严格地方和场合就是科举考试的时候。因为明代乡试考试以布政司为单位进行并分有一定的名额,会试则有南、北、中三个地域按比例进行录取,所以为了地域公平性,严格审核读书人的籍贯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万历五年读书人李植开考报籍,所提供的籍贯是这样写的:“李植,贯山西大同府大同县,民籍。”从表面上来看,古代将籍和贯分开很正常,其意思大家也都明白。
但从《明史》中我们可以得知,李植的父亲李承式是从大同徙居到了江都的,也就是说,李植开考报籍的时候,报的并不是现居地,而是原籍。这是因为李植在江都居住时,并未在当地“占籍”。
这样一讲的话,大家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错,现在高考也是这样。如果某人从原籍贯迁到其他地方,但又并未在当地落户的话,那么他参加高考只能回原籍贯,也就是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
虽然说,两者形式有所不同,也有细微的差别。但在某种方式上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关联之处的。
从这些细微之处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一下,尽管我们现在所指的“籍贯”跟古代不同,但在某些程度上,现在的“籍贯”制度订立和改革应该“参照”过古人的户籍制度,而且在一些方面还沿袭了下来。
结语: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古代的籍贯确实跟现在有些不同。简单的来说,古代官方在一些场合认定中,籍和贯是明确分开的,籍就是役籍,贯就是祖籍(或占籍地)。而非官方场合,籍和贯通常是连在一起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籍贯指的就是祖籍。
现在的籍贯就是祖籍,而且特指的就是祖父的户口所在地。这一点,其实就相当于古代的“贯”,也就是“占籍地”。当然,现在跟古代一样,倘若某人在落户地(占籍地)登记籍贯(原籍)之后,祖父又迁走他处了,那他所登记的籍贯是不能随之而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