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魏国和齐国的霸业为何会逐渐衰落?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富不过三代,是一个中国俗语。是由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演变而来。完整句子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对于“富不过三代”来说,不仅可以用在个人和家庭上,也体现在古代历史上的诸侯国中。就战国时期,魏国、韩国、赵国、齐国、秦国、楚国、燕国这七国并称为“战国七雄”,其中,就魏国和齐国来说,前者在战国初期称霸,后者在战国中期称霸。不过,不管是魏国还是齐国,其结果都是“富不过三代”,也即在前两位君主奠定霸业的基础上,魏国和齐国的霸业,都是在后一位君主手上走向溃败。

一方面,就魏国来说,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对于魏国的崛起,始于魏文侯这位君主。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在此基础上,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崛起的诸侯国,魏文侯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后,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间,继续重用吴起等人,比如训练精锐的魏武卒,以此促使魏国的国力继续上升。魏武侯在位期间,不仅保持了对秦国的压制,还夺取了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为魏国迁都大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惠王即位。就魏惠王来说,不仅成为魏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还将魏国的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魏惠王在位时,遭到了秦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国的重创,导致魏国走向了衰落,也即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另一方面,就田氏齐国来说,其在战国时期的崛起,则始于齐威王这位君主。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对于齐威王这位君主,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以此通过变法推动齐国走向了强大。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齐威王派遣田忌、孙膑等人两次击败了魏国大军,促使魏国走向了衰落。齐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田辟彊即位,是为齐宣王。就齐宣王这位君主来说,在位期间巩固了齐国的霸业。

最后,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齐攻燕,几乎灭亡燕国。并且,齐宣王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来。到了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正式即位。齐湣王在位期间,发动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而且,齐国还联合魏国、楚国消灭了宋国,从而将齐国的实力推向了巅峰。不过,齐国霸业的崩溃,也是齐湣王造成的。因为在战国七雄中四面树敌,到了公元前284年,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二城,齐湣王出逃莒城,被楚国将领淖齿所杀。在五国伐齐后,齐国可谓一蹶不振。总的来说,就魏国来说,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之后,魏国衰落;就齐国来说,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之后,齐国衰落,可谓都“富不过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