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钗的管理能力真的很强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薛宝钗是曹雪芹所著长篇小说《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女主角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红楼梦》中关于众多金钗的管家能力如何,一直以来多有论者撰文讨论,核心集中在王熙凤、贾探春、薛宝钗、林黛玉四人身上,王熙凤不用多说,一人管理荣国府上下几千口人,可谓劳苦功高,其能力不言而喻;
至于林黛玉的管家能力,书中并未明确提及,除了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历数家中姊妹管家能力时有一句“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倒好”,可见颦儿深得阿凤赏识,应是具备一定能力的,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具体描写能佐证林黛玉的管家能力,因此无法细致分析,而细数下来,只有薛宝钗和贾探春两人,曾有过“协理大观园”的工作经历,值得一谈。
那么薛宝钗和贾探春,谁的管理能力更强一些呢?笔者认为,单从协理大观园,李纨、宝钗、探春三人管理小组实施的各种改革措施,以及她们每个人在这场改革中的表现来看,无疑薛宝钗的管家能力是最强的,笔者列举三点进行粗略分析,以供大家斧正。
宝钗经历丰富,明白书本结合实际的道理
改革大观园中最重大的措施就是在园内实行“承包制”,这样既可以省人力清扫的费用,每年还能有四百五两银子的收益。虽然这个改革措施是探春提出来的,但探春本人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她是在去赖大家游玩的时候,看到赖大家的园子就被人承包,于是得到灵感,这才决定在大观园内实施同样的措施。
探春的社会经验是很缺乏的,所以她忍不住感叹“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但对于薛宝钗而言,这早已是见怪不怪了,这从宝钗对探春的评价上可知这一点:
探春道:“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绔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第五十六回
朱熹之《不自弃文》开篇有言: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宝钗天然具有将实际与书本理论相结合的头脑,对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薛宝钗也能将这些俗事上升至“理论”层次,然后根据自己的博学,对问题进行剥丝抽茧,堪称大才,而且宝钗自己有意培养这种逻辑思维,所以她才会跟探春、李纨等人说:“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中去了。”
反观探春,虽然也有着不凡的能力,但阅历到底太过稚嫩,探春认为“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言外之意是为了利益可以违背先贤圣哲的思想,这已然有了“唯利是图”的嫌疑,若是完全按照探春的心性来进行雷霆改革,必定会招致流言蜚语,甚至为探春自己带来祸患。所以宝钗跟探春的这番交谈,实则宝钗更上一筹,管家经验、思想深度应在探春之上。
探春私开资金渠道,险些酿成大祸
在大观园改革过程中,由于探春是所有措施的提出者和实施者,因此心中不免有些志得意满,在提前规划时预计每年会有四五百两银子的收益,探春便提出要将这部分银子归到大观园里来,而不是送到贾府官中,书中这般记:
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来,若年终算账归钱时,自然归到账房。仍是上头添了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他们的头去了……如今这园子是我的新创,竟别入他们的手。到年终归账时。竟归到里头来才好。”——第五十六回
乍一看,探春的这个想法是好的,因为贾府积弊已深,各处贪污腐败不胜枚举,若是能以此改革为契机,重新建立一个资金储存渠道,单独供大观园内花费,不仅可以省了贾府官中给大观园拨的钱,还可以自给自足,减少资金贪污。虽然有如此多好处,但放在当时的情况下,探春这么做无疑是危险的。
因为王夫人当初让李纨、探春、宝钗三人管理大观园,仅仅是因为王熙凤病重,王夫人一个人管不过来,故将权力暂交给她们三人,当时也说好了,“过了一月,等凤姐将息好了,仍交给她”,若是探春真的实施了私开资金渠道的措施,那么首先就会得罪贾府资金渠道上的各路人。
贾府内部势力盘根错节,党羽甚多,其中就有可能涉及到某些领导,比如书中明确记载就有王熙凤的贪污、贾琏将给鲍二家的二百两银子流入官中抵消等事,探春这么做,是否会在无形中侵犯这些人的利益呢?而且即便能正常实施,王熙凤其后接手,也会立刻取消这一举措,站在王熙凤的角度,没必要贾府、大观园开两个资金库,增加管理难度,所以探春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切实际。
宝钗知道探春此举是好心,但无疑她没有看到背后的隐患,所以宝钗不露声色地阻止了探春: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账,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到多事!
宝钗心思严谨,善于广施善意,拉拢人脉
在确定实施改革大观园后,婆子们纷纷表示愿意承包,本来就是赚钱的好买卖,谁不愿意?但应该给谁承包呢,探春陷入了纠结,宝钗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只说了一句话: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
此话何意?宝钗的意思是:开头侥幸顺利的人,往往会在其后开始偷懒懈怠,嘴上总是说好话的人,往往特别喜欢占小便宜。众多婆子都涌上来想要占据承包的位置,但肯定不是人人都合适,需要细细挑选,于是最终妥帖处理:老祝妈的老头子和儿子都专管打扫竹子,就将园中竹林交给他们;老田妈本是种庄稼的,稻香村附近的菜蔬稻米之类,则交给她......
不仅如此,宝钗还进一步提出,将大观园的收益分发给婆子们,并让承包的婆子们每年拿出若干钱来分给园中其他妈妈们,这样园中每个人都能有所收益,宝钗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园中众婆子们的赞许:
众婆子听了这个议论,又去了账房受到辖制,又不与凤姐去算账,一年不过拿出若干贯钱来,各个欢喜异常,都齐说:“愿意。强如拿出去被他揉搓着,还得拿出钱来呢。”那不得管的也听见,每年终又无故得分钱,也都欢喜起来。——第五十六回
此回回名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虽然大事上看似是探春拿的主意,但小事细节上,宝钗的严谨与断后能力,远在探春之上。其实此处还有一个隐晦的信息,宝钗在其后主要负责园中巡查,她本是外客,难免会有婆子们不服气,但经过“时宝钗小恵全大体”这件事,底下人必定对宝钗感恩戴德,也就是说,宝钗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下,就提前营造好自己日后的工作环境,她的心思、城府,其实都是值得探春慢慢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