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伯温有何智慧?壬寅虎年有何说法?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祖先的智慧就如同点缀在黑色天幕上的繁星,耀眼而夺目,四大发明中的每一类都对后世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还有天干地支纪年法,这一种历法为我们展现了事物发生的规律,至今我们仍在沿用。
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对于天干地支纪年法的研究则尤为透彻,作为朱元璋最为倚仗的军师,刘伯温不但通晓兵法,而且在天文、历史、地理等各个方面都拥有着很深的造诣。他所说过的“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更是被称为他一生智慧的结晶,代表了壬寅虎年的寓意。也体现了刘伯温的智慧。
01
开国元勋刘伯温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一统江山,成就帝业,且功成身退而闻名于天下。他不但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同时在文学与政治领域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由于他足智多谋,且具有卓越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因此在民间传说中,他常常被比作诸葛亮。“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样的诗句更是广为流传。
他出生在元朝末年,幼年起便聪颖好学。据说他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同时观看七行文字。十二岁那一年他便考中了秀才,乡间父老都叫他神童。中了秀才之后,刘伯温更加勤奋刻苦,遍读诸子百家之术。二十三岁那一年,他赶赴元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开启了他在元朝的为官之路。
在刘伯的仕途中,他逐渐看清了百姓之所以铤而走险进行起义,归根结底使统治者的残暴统治造成的。于是他上书朝廷,针砭时弊,要求朝廷施仁政与德政。但是由于他的意见与统治者利益不符,所以他在仕途上遭到了更多的排挤与打击。公元1358年,对昏庸的朝廷心灰意冷的刘伯温弃官回乡,归隐山林。
而元朝也在昏聩的统治之下,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危险,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此时的朱元璋也是起义部队的一员,在攻下金华后,朱元璋派遣他的手下赶往青田县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答应出山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公元1360年,刘伯温终于赶到应天与朱元璋相见,两人一见如故,从此刘伯温成为了起义军中最为重要的军师。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刘伯温对当时的形式作出了精确的分析,首先,他建议朱元璋避免两线作战,采用各个击破的政策;其次,他劝说朱元璋主动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大明”为新的国号,以此收拢天下民心。可以说,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军师,在战争中运筹帷幄,累建功勋。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民间常常会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而且关于他的民间传说大多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
在所有与刘伯温有关的民间传说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他写过一句“预言”未来的诗,“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关于这句诗所“预言”的事件,几百年来众说纷纭。最近更是有人认为,这一句诗与即将到来的壬寅虎年有着莫大的关联。
02
壬寅虎年
在最近,有一场全球规模的灾害降临,有人重新翻出了刘伯温曾经说过的这句话,并将其与这场灾害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影响与之对应,发现竟能够与之完美结合。因此有人认为,刘伯温早就“预言”了大规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这是一种大自然对我们肆意破坏环境的“报复”,大自然在通过它自己的运行方式在惩罚我们对大自然的不尊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很多人都尝试着去解读刘伯温的这一句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在目前,经过多次讨论之后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解读,大多意思都是在说“因果轮回,善恶有报”这样一种中心思想,但是他们所解读的内容有各有不同,其中最主流的解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将这句诗带入到整个情况中去,该种解读一般认为这句诗的意思为:灾害突然降临,穷人们为求生而注意保护自己,因此大多数人都能够幸存下来,但是富人却因为盲目自信而不肯放弃享乐。便因此被趁虚而入,最终导致只能留下两三人。意在提醒我们,在灾难来临时期不能松懈,必须时时刻刻注重自身防护。
第二种则是认为刘伯温在暗示大规模自然灾害为社会与生活带来的困境,也就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人们的生活会因为灾害造成的交通拥堵、就医困难等原因而处于生活的困境中,只有在壬寅虎年等待各类灾害结束之后,这种苦难的情况才能够有所好转,告诫人们不论当前情况如何,面对可能到来的灾难必须未雨绸缪,方可安全度过苦难。
第三种看法认为刘伯温仅仅是在记载当时战争所为百姓带来的苦难,要知道刘伯温在当时不但是杰出的军事家,他的文学作品也流传甚广,其著作有《郁离子》、《写情集》等,对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这句诗则是出自于太白山中的一座石碑碑文,在一次地震中被人偶然发现,经过学者考证,认定其为刘伯温所著,又名《刘伯温碑记》,刘伯温在此诗中记载了元朝末年战争连年,自然灾害频发,百姓民不聊生的可怕景象,抒发了自己心中平定天下的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