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没废了汉献帝呢?他在顾虑什么?
一代枭雄曹操,出身卑微却胸怀大志,凭借权谋与智慧的运用。在肃杀的东汉末年之中拔地而起!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与令诸侯,一代枭雄坐稳了三国时期一哥的宝座,其统一了黄河以北流域并官拜丞相封魏王,开创了魏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曾被后世认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在垂暮之年达到了权利的巅峰,然而他并没有承接天命登上帝位。这也给后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究竟是为何呢?
影视剧中一口汤收买了饥肠辘辘的汉献帝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但纲常伦理忠孝礼仪仍在,曹操虽有雄才大略但终究摆脱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争夺权力的血雨腥风中,一直打着天子的旗号,并以捍卫朝廷的权利自居。曹操深知如果废汉献帝,自己登上帝位,那他将沦为千夫所指的罪人。难逃后世各朝代的唾弃与责骂,这一点是任何人都背负不起的重担,曹操也不例外。他一再表明自己绝无称帝的野心,而是忠心辅政的贤能丞相,足以见得其受儒家正统的文化之深,断不敢冒大险而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
虽然曹操已经获得了对汉室足够的控制权,但他的势力仍然在北方,如果曹操贸然称帝,一定会激起全天下的讨伐,如南面的孙权和刘备,其二位在南方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他们都在窥视着北方大地的一举一动。如此一来如果曹操胆敢篡夺帝位,那么他苦心经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绝对优势就付之东流了。不仅会引发政治道德的被动还会引起中原大地新一轮的血雨腥风。虽然曹操兵多将广但和天下所有人为敌胜算也是可想而知的。面对如此棘手的形势,心思缜密的曹操又岂会为了一时的痛快而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遇呢。
实权在手,天下我有!
曹操本人讲求实际,能从纷争的乱世中脱颖而出,靠的不仅是雄心壮志,更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务实作风,称帝不过是多得了个名号。而目前的汉献帝已经是其傀儡,天子诏令由曹操制定,天子口谕也由曹操传授,大臣的升迁更是曹操一手安排。此时的曹操虽为丞相实则已经坐拥皇帝的实权,他又何必大费周章的让自己陷入被动呢?
综上所述,曹操想废了汉献帝不难,登上地位也同样轻松。但曹操深知自己为什么可以在北方立足的原因,也更加明白如果真的废除汉献帝,那么千古的骂名外加中原大地的揭竿起义都必将曹操送入万劫不复的地狱,所以曹操采用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最明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