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的时候 戚夫人为什么不选择自杀
对戚夫人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前,为何没有选择自尽?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在古代,不仅朝堂波涛暗涌,后宫的争斗也从未停止过。宫斗的故事大同小异,失败的一方注定是悲惨的。在历史上,众多悲凉的嫔妃中,戚夫人算得上比较出名的,她的出名不仅源于刘邦对她的宠爱,更多的是因为她的结局,被吕后做成了“人彘”。
戚夫人在被吕后做成人彘之前,明明有机会自尽,但却没有这样做,其原因究竟何在呢?提起吕后,人们脑海中对她的印象莫过于:她是汉朝开国皇帝刘备的原妻;在刘邦死后,更是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刘邦与吕后可以算得上是贫贱夫妻。吕后出生于娇惯的富贵之家,在结识刘邦后,因为父命下嫁给了刘邦,彼时刘邦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亭长”,不仅没有财富地位,而且还有一个儿子。
尽管这样,吕后在嫁给刘邦之后,恪守不渝,学着平常人家的妇人一样,采桑织布,下地耕种,对待刘邦的儿子也视如己出。在刘邦犯罪逃脱后,更是不离不弃,只身进入深山给刘邦送去衣食。后来,刘邦和项羽开战后,吕后更是义无反顾支持刘邦,甚至甘愿被项羽俘虏。可以看出,此时的吕后是有情有义的,都说事无绝对,吕后在后期变得有野心且残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在刘邦与项羽的斗争中,刘邦在前期都是弱势的一方,逃亡过很多次。在一次逃亡中,戚夫人一家无意中救下刘邦,刘邦便打着“救命之恩,以身相报”的名头与戚夫人在一起了。吕后在回到刘邦身边时,面对丈夫的冷漠与背叛,也是心灰意冷。本打算好好守着自己的本分,管理后宫,相教子女。
却不曾想,刘邦因为爱屋及乌,不仅冷落吕后,甚至想要废除吕后的太子之位,扶持戚夫人儿子上位。本来吕后对于戚夫人就有所不满,这件事的出现无疑让吕后对戚夫人恨之入骨。刘邦在世时,吕后虽然对戚夫人有着十足的恨意,但也对她奈何不可。直到公元前795年,刘邦逝世,吕后凭借着吕家在朝堂的权势,扶持自己的儿子刘盈称帝,自己借口辅佐幼子,独揽大权。
刘邦的离去让戚夫人失去了保护伞,吕后所受的各种委屈一朝涌来,她先是把戚夫人送入永巷幽禁,后又命人剃光戚夫人的头发,在戚夫人的脖子上戴上铁圈,让戚夫人身穿囚衣,舂米度日。但这也并没有减轻吕后对于戚夫人的恨意,想要慢慢折磨戚夫人,让戚夫人尝尽世间的痛苦。
于是,吕后让人挖去戚夫人的双眼,砍掉戚夫人的手足,熏坏戚夫人的耳朵,灌入哑药,装入坛中,扔进厕所,可谓是相当的残忍,这种行径被后世称为“人彘”。戚夫人面对吕后如此残忍报复,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尽呢?原来,戚夫人一直把希望放在自己的儿子刘如意身上,她在被关进永巷之后,指望着自己的儿子前来救她,便一直忍耐着。可是,她殊不知,她的儿子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吕后为了巩固自己儿子的帝位,一直想把戚夫人的儿子斩草除根,但由于刘如意身在封地,又有刘邦安排的大臣相护,一直没有机会。直到刘如意入宫后,才得到机会毒杀了刘如意。而当吕后的儿子刘盈了解自己的母亲竟如此残忍,不仅杀害了自己的兄弟,还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对母亲深感失望,觉得自己也愧为天子,便终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直到离世,年仅23岁。
吕后在刘盈在位期间便把持着朝政大权,面对刘盈的不作为,在野心的驱使下临朝听政,刘盈死后的八年间,更是重用吕家之人,开启了汉朝外戚专权的先河。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吕后为人处世的变化脱离不了刘邦的背叛,自己的嫉妒心及对权势的渴望,但后期的吕后确实过于残忍专断,这也间接导致她病逝后,吕氏家族被诛灭的结局。
在历史上,因为野心走向毁灭的大有人在,不仅自己得不到善终,还累及家族。俗话说“知足常乐”,做人做事一定要有所底线,懂得满足,如若不然,最终也只能走向灭亡。
参考资料: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