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为什么要杀隋炀帝 宇文化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行吗

还不了解:宇文化及和隋炀帝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为什么宇文化及宁愿杀掉隋炀帝,也不“挟天子以令诸侯”?

隋炀帝在最初还是很有雄心壮志的,但是三次远征高句丽的失败,让他彻底丧失了斗志,甚至到后来直接躲到江都当起了缩头乌龟。

三征高句丽导致生灵涂炭,各地纷纷举起了反旗,全国各地烽烟四起。但是这个时候的隋炀帝却并不关心这些,只活在自己的生活当中,而且他身边的宠臣宇文述等人也是这样告诉他叛乱大部分都已经被平定。

满朝文武中唯一一个敢直言的老臣苏威,也因为直言不讳地说出叛乱的实情,子孙三代的官爵被罢黜,贬为庶民。

大业十二年,四方叛乱愈演愈烈,但朝中再也没有一个人敢直言。隋炀帝也更相信宇文述等人说的话,叛乱都已经被平定。于是在这年春天,开始了他第三次下江都,右后卫大将军赵才劝谏,希望隋炀帝能早回西京,安抚万民。但隋炀帝连这最后的劝谏也没能听进去,把赵才关进了监狱。

到了江都的隋炀帝穷奢极欲,他在江都的离宫中修建了一百多座精致的别院,隋炀帝就每天与萧皇后和宠幸的妃嫔们饮酒作乐,醉生梦死,而此时的天下都已经开始群雄逐鹿了。

大业十三年,李密带领瓦岗军到处攻城略地,转眼黄河以南的郡县都落入了瓦岗军的手中,目标直指东都洛阳。虽然东都洛阳有二十多万守军,但隋炀帝并不管他们,得不到国家的支持,也只能全靠自己。但这么多人是要吃粮食的,李密看重这点,占领了洛阳周边的两大粮仓兴洛仓和回洛仓,并打败了洛阳的援军。

洛阳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杨侗急忙派遣太常丞元善达前往东都向隋炀帝禀报,并希望他能过去主持大局。然而此时的隋炀帝一点也不想听到有关乱民的事情,他只相信乱民已经被平定,现在天下太平。于是近臣虞世基就投其所好,编排元善达只是恶意夸大形势,最终被派去征集粮草,就是让他去送死,在半路上就被乱民所杀。

没有人来报忧,自然天下太平,于是隋炀帝把这些不愉快抛到了九霄云外。然而这一年不仅是李密攻打东都的事情,河东、陇西、河西、江南等地也崛起了一个个割据势力,他们就是刘武周、郭子和。薛举、李轨、萧铣。

也是在这一年,后天天下的主人李渊也举起了反旗,并且一路攻城略地,最终攻下了隋朝的政治中心西京长安。李渊攻下长安之后并没有称帝,而是立代王杨侑为帝,尊杨广为太上皇。为的就是利用匡扶隋朝的名义去争夺天下,这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名头自然是用隋炀帝的最好,但是他人在江都,最后还被宇文化及给杀了,那为何宇文化及不来个挟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不是他不想,而是当时他也没想过造反。江都的兵马都是隋炀帝从长安带过去的,很多人都还是效命于他的。

天下这么大的动静,隋炀帝虽然不想管事,但消息还是逐渐传进了他的耳中。面对李密的进攻,隋炀帝命监门将军庞玉虎贲郎将霍世举率关中部队,王世充率江淮精锐,将军王隆率邛地黄蛮,河北大使、河南大使率部驰援东都,讨伐李密。这个时候的隋炀帝还是有很大权威的,只要他能回到东都,大部分的地区还是归属隋朝,也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公元618这年,眼看隋炀帝没有回去的打算了,跟随他的士兵都是关中人,各个思乡心切,于是纷纷叛逃。在司马德戡叛逃的时候,他们还拉上了宇文智及。在原定逃亡的时候,宇文智及告诉他们:“主上虽然无道,但威信尚存,一旦逃亡,必然会有人执行命令杀了他们。现在天下已经群雄并起,逃亡的人数已有数万,干脆干票大的,成就帝王之业。”于是他们推举了宇文化及为首领,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

从隋炀帝死前还可以调动大量兵马来看,他的威信尚存,而且江都的兵马都只是四思乡才逃亡。宇文化及等人也只是临时起意,如果不杀死隋炀帝,而是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宇文化及手上的兵也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并不是他一手培养的亲信。

等隋炀帝被控制之后,这些人还是要尊他为皇上,难免一些人突然醒悟,不再与宇文化及同流合污。而且隋炀帝还没完全丧失人心,只要振臂一呼,相信重投隋炀帝的人不会在少数。从后来宇文化被司马德戡杀死就能看出来,他们只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完全达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能力。

隋炀帝被杀是因为给了宇文化及机会,如果宇文化及不杀隋炀帝就是把机会又给回去了,难免会多生事端。但杀掉隋炀帝也不是什么好主意,但此时的宇文化及已经被皇帝宝座冲昏了头脑,不管做什么选择,从谋反的那刻起他就走上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