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影视剧 > 正文

《猎罪图鉴》沈翊有没有历史原型?

《猎罪图鉴》里面很多案子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比如有些案件可以看出是操场埋尸案、高考名额顶替、劳荣枝案、千面绑架案这些案件的改编,而且剧中模拟画像师职业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一行业,只不过之前鲜为人知罢了,模拟画像师沈翊是有原型的,原型是林宇辉。

林宇辉

林宇辉,男,195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祖籍烟台。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视听室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公安厅首席模拟画像专家,山东省美协会员,孔子儒学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

他自幼喜欢绘画,擅长炭笔画及工笔画,作品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许多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从事模拟画像以来,先后为数十起重特大案件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持。现致力于研究用模拟画像与模糊画像结合的新方法解决监控录像中人像不清的难题退休前为山东省公安厅刑侦局物证鉴定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国际刑事科学法庭画像专家,一级警督。

从事模拟画像以来,协助全国各地市公安机关破获一批重大刑事案件。参与青岛“2·8”杀人碎尸的人像复原工作,新泰“8·21”特大纵火案的模拟画像工作,陵县“2·11”抢劫杀人案的画像工作,莱州 2009年“1·29”入室抢劫杀人案,德州“6·20”抢劫杀害女出租司机案,日照岚山“3·24”强奸杀人案,银山街头特大诈骗案等模拟画像工作。现致力于研究用模拟画像与模糊画像结合的新方法解决监控录像中图像不清的难题。

10多年来,林警官画了7万张人像,每一张脸都有可能帮助他破获重大案件。“我一直在寻找人类样貌的密码,在现代视频技术发达的今天,我的画笔依然有利,不可替代,我的目标让罪恶无处可逃。”林警官介绍,除了现场收集指纹、脚印、DNA等痕迹物证等常规刑侦手段,模拟画像已经更多的利用在破案之中。尤其是结合现在无处不在的天眼,精妙的模拟画像可以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头像,这对破案有很大的帮助。

模拟画像

这部剧一播出,很多人堆模拟画像师产生了兴趣,好奇这是什么专业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模拟画像这个技术。

模拟画像是一种公安刑侦手段。一般指的是在有目击者参与协助调查的案件中,通过目击者口述,工作人员通过画笔、模拟画像专用软件等来描绘犯罪嫌疑人的面部肖像;如果这张肖像达到与犯罪嫌疑人50%以上的相似度,即可用来摸排、张贴,作为一个有用的线索使用。一般来说,模拟画像适用于有目击者,同时又没有犯罪嫌疑人案底照片的案件中。例如:抢劫、强奸、勒索、诈骗等。另外,在一些非犯罪场合也可适用,例如:为自己去世或失踪的亲友画遗像(没有留下照片者)

模拟画像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刑侦技术手段,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传说中楚平王要杀伍奢全家,次子伍子胥逃脱。于是,楚平王命人将伍子胥的画像张贴于城门缉拿,这便有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白了头的故事。

基于人类相互识别的本能,古代执法者在侦破案件时,首先选用了人的体貌特征。《秦简-封诊式》中的“贼死篇”记述了一起他杀案件的现场勘查报告,其中就有关于尸体的身长、肤色、发长、疤痕等体貌特征的描述。

画像捉拿逃犯有记载的是在唐宋时期,官府在缉拿罪犯时开始利用体貌特征,当时遇有逃犯,官府便开具“海捕文书”,上面除写有逃犯的姓名、年龄、籍贯和体貌特征外,往往还配有逃犯的画像,即“画影图形”以便官民辨识和缉拿。

模拟画像不仅出现在中国,国外历史上也有过相似的记载。利用模拟画像侦破案件被纳入科学体系则是从19世纪80年代巴黎人类学研究会的主席路易斯-阿道尔-伯尔蒂龙开始的。伯尔蒂龙开创了“头像描述法”:通过书面形式记录罪犯的相貌特征,然后将其头像描绘出来,供张榜通缉使用。

20纪4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人像组合法”,其原理就是把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相貌特征,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制作出模拟画像。就是人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3号眼+5号鼻+8号嘴……”,拼出一张人脸。当时的“拼图库”是一个旅行箱大小的“人像组合箱”,里面装满了代表不同类型的五官塑料片,采用幻灯式的方式拼图、制作。

60年代初西德已有了半自动人像组合仪,并开始为侦破工作服务。

70年代后由于相貌学在刑事侦察上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先后推出了人像组合仪,电子成像器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