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朱棣的钱袋子,夏原吉是个怎样的人?
号称朱棣的钱袋子,夏原吉是个怎样的人?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位被朱元璋破格提拔的年轻士子,熬过了洪武年的萧杀,挺过了建文年的变革,撑过了永乐年的清洗,历仕太祖,惠宗,成祖,仁宗,宣宗五帝,无不获得君臣上下交口称赞。纵观整个明代一百二十余位户部尚书,平均任职年限不超过3年,而夏原吉独自掌管户部长达27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夏原吉先祖是从浙江会稽迁徙到江西德兴的,其祖父曾是元末官员,死于乱兵。之后家道中落,夏原吉父亲为了躲避战乱,搬到了湖南岳阳。连续几代人的迁徙,一般也昭示着家境的艰难,所以夏原吉的成长环境谈不上优渥。
13岁那年,夏原吉父亲离世,一家人生活更加困苦。16岁时,夏原吉不得不去私塾做老师,用以补贴生计。传言当时夏原吉会把自己每月生活费分成30份,挂在墙上,每天取一份,不多不少。小小年纪,便已有理财的觉悟,不得不说生活的确是最好的老师。
夏家虽然落魄,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依旧非常重视。这也许就是封建时期世家子弟与普通百姓的根本区别。夏原吉先是考取了县学,之后因为才名被推荐到了国子监。
洪武初年,朱元璋在选才这件事上,并不十分看重科举一途,甚至一度废止了科举取士,而大力提倡让地方推荐实干型人才。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有两点。
其一,朱元璋出身卑微却立下不世伟业,所以不拘一格降人才;其二,朱元璋探究宋代亡国原因,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科举以”经义“取士,并不能获得实用性人才。所以夏原吉后来进入官场,无疑是顺应了朱元璋这一选拔人才的非主流观念。
进入了国子监的夏原吉,依旧勤勉苦读。之后宫中找人抄书,夏原吉因为写得一手好字而被入选。朱元璋观察到夏原吉为人严谨沉稳,心中对这个年轻人甚是喜欢,破格提拔其为户部的四川司主事。
从洪武二十五年到洪武三十一年,夏原吉在这个职位上任职五年。也就是说,夏原吉从进入官场的那一刻开始,做的就是财政工作。
我其实很佩服朱元璋看人的水平。如果你去细数明初那些历仕几朝的重臣,有相当一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朱元璋的另眼相看,并被刻意加以培养。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明惠宗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年,夏原吉被升官了,从户部主事升到户部右侍郎。之后夏原吉被任命为采访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成功夺下了侄子的皇位,大明开始了永乐纪年。
朱棣在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对建文旧臣进行清洗。从夏原吉的履历上来看,他是深受朱允炆恩惠的,自然也可以被划为清洗对象。事实上,当时就有人把夏原吉列了出来,要进行打压。
首先,夏原吉在建文朝,其实是明升实降。
其次,夏原吉务实肯干的特质被朱棣欣赏。
建文末年,夏原吉被调回了南京。当时朱棣已经兵临城下,作为户部官员,夏原吉一直忙着协调军需。夸张的是,直到朱棣进入了南京城,夏原吉仍然在埋头苦干,直到有人把他提溜到朱棣面前,夏原吉才发现朱允炆大势已去。而当朱棣打算处置夏原吉的时候,夏原吉却要求让自己把手头的一些工作整理完,之后自愿赴死。并坚称这些工作是利国利民的。朱棣虽然有点懵,但是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官员。
最后,朱棣需要大量的专业型文官帮其治国。
朱棣登基后,大批“靖难”功勋充斥着朝堂,再加上对建文旧臣的清洗,朱棣又是常年在外领兵镇守的皇子,并无任何实质监国经验,这就使得朱棣不得不依靠一批专业的文官来治国。翰林院的那批文官,比如解缙,杨士奇等人,无疑就是赶上了这波东风。而夏原吉因为干才被朱棣看中,再加上其并非建文旧臣中的核心成员,并没有什么根基,朱棣自然会对其网开一面,以为己用。
于是,跌跌撞撞的夏原吉算是“因祸得福”吧,开始了他在永乐年的官宦生涯,而其大明财政专家之名,也主要是在永乐时期被确立。
全面地来说,夏原吉在永乐年一共做了四件大事:平水患,理国财,治北京,坐大牢。
平水患
我一直觉得古代官员治河是一件很玄学的事情。在古代并没有我们今天如此完善的专业分科,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读经史上位的,也就是偏文科,为什么却能创造一个个巨大恢弘的治水奇迹?
但我也发现了一个很巧合的事情,大凡治水成功的官员,都是常年泡在一线,几乎与劳工同吃同住,非常勤勉。我们常说大禹治水“三顾家门而不入”,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大禹常年身处一线,无暇他顾。
夏原吉在永乐初年是全面主持苏沪地区治水工作的。
在基层,夏原吉一待就是三年,整天穿着粗布麻衣,进行细致的实地勘探,并因地势整理治水战略。于是我在夏原吉身上琢磨出了一点滋味,这些古代文官们,是用大量的实践去弥补理论上的不足。
淞沪的水患问题由来已久,之前朝廷已经尝试过了好几次,依旧治标不治本,治水的人也换了好几个。但朱棣明显对夏原吉的耐心非常好,理由很简单,朱棣做了两件事:给夏原吉搜集了大量关于治水的书籍,给予夏原吉巨大的便宜行事特权。
搜集书籍,这算是大明君臣的临时抱佛脚了,缺乏理科理论知识这是古代封建王朝的通病。朱棣给夏原吉这些书,明摆着就是告诉夏原吉:你慢慢来,我不催你,但事情一定要做好。
那么便宜行事的特权呢?夏原吉当时除了治水,还肩负着管理浙西农务的职权。朱棣的野心无疑是很大的,他要求夏原吉不单单把水患平息了,还要恢复和发展江南农业。而这两件事都是急不来的。
于是我们看到,治水的监工是换了一批又一批,皇帝派来询问情况的官员是来了一茬又一茬,但唯独夏原吉,牢牢地立在治水一线,没人敢轻易去质疑他。要知道,这次淞沪治水,朝廷是投入了十余万的劳力,期间各种物资的保障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就是朱棣的用人不疑。其实朱棣也是没办法,朝廷的赋税收入,江南地区占据了近三分之一,他必须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夏原吉没有辜负朱棣的厚望,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
理国财
说实话,我本人对各种经济类别的话题非常头痛,因为本身是文科出身,数学也不好。所以即使有专门的文献详细解说了夏原吉的各种经济手段,我依旧难以深入理解。
总体上,夏原吉对于经济的手段,体现在“裁冗食, 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 广屯种,以给边庶民,且便商贾”,这一句话中。本质上还是开源节流,只是在细节操作上,加入了很多夏原吉的理解。
比如提高富人的收税比例,裁撤多余的机构和官员,限制皇帝无节操的赏赐,加强经济上的反贪腐,移民实边,强化贸易流通等等,在这不再一一细谈。
永乐年老百姓的生活的确过得一般,但毕竟没到民不聊生的地步。朝廷的财政状况也常常吃紧,但却没有发生系统性的崩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夏原吉的协调。
但每年总体赋税是相对固定的,入不敷出也是事实,夏原吉是怎么做到的?具体的方式方法我不管,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到永乐末年的时候,朝廷的财政状况其实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到洪熙和宣德初年的时候,说财政崩盘也未尝不可。夏原吉的方法,其实就是延缓崩盘的到来,一直在给朱棣想方设法地到处弄钱,很多其实是临时的手段。
为什么说夏原吉是杰出的财政专家?艰难时刻能够供应钱粮,崩盘的时候能够拉回来续命,能进能退,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后来的所谓“仁宣之治”,我个人觉得夏原吉是当首功的。当然,这和朱棣驾崩的时机合适也有关,要是以朱棣的脾气再折腾几年,真的可能就彻底崩了。
治北平
营建北平新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需要有人在那进行物资的保障和协调。
户部尚书夏原吉无疑是最佳人选。同时,朱棣屡屡北伐,都是以北平作为根据地进行兵员和物资的流传,所以夏原吉就常常被朱棣留在北平管理后勤工作。
而皇太孙朱瞻基是一直被朱棣带在身边调教的。朱棣很疼爱自己这个孙子,但考虑到安全问题,也让朱瞻基留守北平。因为南京的很多政务需要朱棣的处理和批复,新都北京也需要慢慢组建一套行政体系,为将来迁都做准备,所以朱棣的北平行在俨然成为了一个政务中心。
当时大明有三个政务枢纽,南京监国的朱高炽是一套班子,朱棣出门随身带的文武大臣是一个团队,皇孙朱瞻基和在北平工作的夏原吉又是一个中心。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朱瞻基与夏原吉结下了交情,因为朱瞻基的很多留守工作,都是在夏原吉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这为以后在宣德年夏原吉在皇帝手下办事,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更重要的是,帮着皇太孙做事,远没有像跟在太子身边那么危险。本质上,跟着皇太孙也是属于太子党,太子朱高炽会念你的好,却又不会太招来朱棣的猜忌。这不得不说是夏原吉的好运。
坐大牢
夏原吉的坐牢,与杨溥不同,我个人是觉得并没有涉及所谓的“夺嫡之争”。直接导火索还是一个字:钱。
朱棣要开始人生中最后一次北伐,又问夏原吉要钱。这个时候,按照夏原吉的说法是,十之九空,也就是大明当时的战略储备已经无法负担朱棣的北伐了。估计朱棣当时也被夏原吉惯坏了,养成了一没钱就问他要的毛病,可夏原吉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者,朱棣年纪大了,夏原吉担心此次出征,恐对朱棣不利。朱棣本来就是心烦,又听到夏原吉这么说,一怒之下就把夏原吉扔进了牢里。
我这个观点还有一个细节可以补充。当去夏原吉家抄家的人回来禀告说,夏原吉家无余财时,朱棣发了一声感慨,说夏原吉果然是个“刺头”。明代的刺头说法,是指抠门小气。大臣清廉,朱棣却说他是刺头,这明显是一句调侃的话,怎么看都不像是对夏原吉动了杀心。而且最后朱棣北征归来,途中病重,也一再想起夏原吉之前的阻止,颇有感触。
朱棣其实就是把夏原吉关起来让他尝点苦头,教训一下,毕竟朱棣已经习惯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行事风格,也为了等自己北征归来,打了胜仗后好向夏原吉炫耀:你看,我离了你不照样能北伐,照样能大胜,照样平安归来吗?
只是朱棣没有料到,此次一去,竟是永别。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只有一年,随后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但也就仅仅过了五年,宣德五年时,夏原吉在一次入宫领赏后,回府逝世,享年六十有五。
我们的历史上能臣辈出,但能做事又清廉的官员却少之又少。夏原吉的仕途,其实一直都是在被动接受改变,至始至终,他都在默默干活,就事论事。当初他的弟弟来北京探望,回乡之前夏原吉仅仅给了两石的米,这对于大明的户部尚书来说,不可谓不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