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宝玉去参加科举考试,为何能中第七名举人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高鹗续写的后40回中,贾宝玉最终还是去参加了科举考试,虽然宝玉平时并不喜欢读书,也厌恶科举功名,可这一考,却中了第七名举人,且看原文记载:

那一夜五更多天,外头几个家人进来二门口报喜......那人道:“中了第七名举人。”王夫人道:“宝玉呢?”家人不言语,王夫人仍旧坐下。探春便问:“第七名中的是谁?”家人回说:“是宝二爷。”——第119回

这个情节想必很多读者难以理解,因为单看前80回,贾宝玉从来不读仕途经济之类的书,最多也是贾政要检查功课的时候,临时突击恶补一下,仅此而已,而且经常因为不读书、不做功课、不懂仕途经济之道,被贾政苛责,如何突然就变成了一个“学霸”,一下就考中了第七名举人?

关于这个情节,高鹗也有解释,他通过贾政之口圆上了这个疑问,称贾宝玉是神仙转世,所以他的天赋非一般凡人所能及也,所以他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考中功名,我们且看续书中贾政的原话:

贾政道:“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众人道:“宝二爷果然是下凡的和尚,就不该中举人了,怎么中了才去?”贾政道:“你们哪里知道,大凡天上星宿,山中老僧,洞里的精灵,他自具一种性情,你看宝玉何尝肯念书?他若略一经心,无有不能的,他那一种脾气也是各别另样。”——第120回

贾政此时已然从之前的“严父”变成了贾宝玉的“迷弟”,前后的态度转变得确实有点突然,而且结局用这种“神仙神话”来结尾,脱离红楼前80回之现实主义之风,着实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

我们且先不贬低高鹗续本,而用分析的眼光来看待“贾宝玉为何能轻松考中第七名举人”的情节,其实是有依据可循的。

贾宝玉最喜《庄子》,《庄子》内篇之《逍遥游》末尾有一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中“至人无己”一句恰可解释贾宝玉的情况。

至人无己,意指达到极致之人,往往全身心放在事上,从而忘了自己,“至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完全忽略自己,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而反映在我们的生活中,则更多表现为一种沉迷状态,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工作生活中总会见到这样一类人,他们努力用心工作,乃至于忘了吃饭、睡觉,完全沉浸在工作之中,以至于忘记了自己,这也是一种“至人”之境。

贾宝玉则也具备“至人”之潜力,比如贾宝玉重情,称“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不仅对贾府主子小姐们这般,甚至对丫环们也给予了极大的尊重,比如第30回,贾宝玉看见戏子龄官在地上画“蔷”字,突然天降大雨,贾宝玉居然忘记了自己也在雨下,反而提醒龄官赶紧躲雨,自己倒被淋成了“落汤鸡”!

贾宝玉不仅对人如此,乃至于对花鸟鱼虫也都是如此,所以我们看到,贾宝玉时常一个人对着天上的飞鸟、池中的游鱼、飘零的花瓣叹息,可见宝玉的“至人无己”之境已经达到了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而处于这种境界下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将以“无己”的状态来面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才!

贾宝玉对情如此,对女孩如此,所以一旦他能转换视角,将精力放在仕途经济之上,他也必定能信手拈来。高鹗续本中,贾宝玉后期已然顿悟,于是听从妻子薛宝钗的建议,认真看起仕途经济的书来,准备考中科举便离家而去,在这些铺垫下,才考中了第七名举人。

贾政用“神仙禀赋”来解释贾宝玉的天才才能,终究陷入“玄幻”的肤浅之境,倒是庄子“至人无己”之境,恐怕才是解释贾宝玉向来不读书,稍微努力下便考中第七名举人的现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