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中原地区与吐谷浑的关系如何?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它结束了我国历史上分裂割据的状态,建立了隋朝的中央集权。而吐谷浑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隋朝与吐谷浑的关系随着双方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吐谷浑的地理位置
我国的西北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民族比较活跃的地区,这里民族众多,范围较广,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谱写了多民族融合的历史篇章。吐谷浑作为西北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其吐谷浑的地理位置独特,因吐谷浑地势陡峭,早年间交通也不发达。但随着通商贸易越来越频繁,以及古代丝绸之路渐渐的繁华,吐谷浑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中原王朝西北大门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理位置。
二、隋朝时期吐谷浑的民族概况
吐谷浑人多以游牧业为生,吐谷浑因其处于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绝佳,非常适合发展商贸,再加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在吐谷浑境内与其它国家的商贸交流越来越频繁,通过不断的贸易交往,商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吐谷浑是在众多少数民族之中,执政时间最长之一,建立国家政权长达三百五十余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尤其是在隋唐时期。
三、隋朝时期与吐谷浑的关系
吐谷浑在隋朝初期之时,正是它的兴盛时期,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与隋朝相连接的边境地区进行掠夺和骚扰,伴随着隋朝实力的日益强大,隋朝初期以“和亲”的方式与吐谷浑建立了外交关系,缓和了隋朝与吐谷浑之间的关系。
在隋朝后期,隋炀帝想以军事手段彻底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吐谷浑问题,虽然以战争的方式扩展了我国的国土疆域,但以这种武力的方式解决与吐谷浑民族问题依然治标不治本。吐谷浑与隋朝的关系顺应了历史的发展需要,适应了民族迁徙的融合发展,经历了由对抗到缓和,再到融合的一系列过程,吐谷浑由此前独立的政权到最后被灭国,迁入中原。
隋文帝时期与吐谷浑的关系
在隋朝初期,处理周边民族关系与国家问题上,隋朝以“自己为中心”的原则,积极统一国内政权,创造和平的、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的开拓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流与贸易往来。
隋朝初期,吐谷浑屡次侵扰中原王朝的西北边境,为了中原王朝的边境安宁,隋文帝本来只想好好发展中原,并不想动用军事力量处理吐谷浑的关系,奈何吐谷浑多次挑衅,让隋文帝不得不调兵征讨吐谷浑,试图用军事力量压制吐谷浑,打击吐谷浑,使得吐谷浑不敢再来进犯,在开皇二年(582年),隋朝与吐谷浑的战争中,隋朝大获全胜,吐谷浑可汗率领剩下的残余部队逃亡北方,吐谷浑有三十多名大将和王侯投降。
在对待吐谷浑投降的人员中,隋文帝没有将投降的人治罪,而是注重对投降人员的安排之上,有归顺隋朝之心的人,隋文帝热情欢迎,并“以德服人”,将吐谷浑中深得人心的高宁王封为隋朝的“河南王”,让“河南王”统一领导投降隋朝的人员,并且保持他们原来的地区社会组织以及生活习惯,就地安置吐谷浑投降人员,最后派贺娄子斡镇守凉州,与河南王共同防御远逃北方的残余吐谷浑军。
与此同时,在吐谷浑内部也爆发了内乱和分化,虽然吐谷浑可汗很快控制。但是依然也影响了吐谷浑的内部结构以及经济和军事实力,隋文帝见吐谷浑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低,吐谷浑也受北方突厥势力大增的影响,需要找到一个强大实力的国家作为友好关系的邻国,随文帝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最后隋文帝决定对吐谷浑采取“防御和诏安”的政策,像吐谷浑抛出橄榄枝。
在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在新都宴请吐谷浑使者,由此可以看出,面对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隋朝,这时吐谷浑已经基本归顺隋朝,特别是“隋平陈战争”之后,面对强大的隋朝,吐谷浑可汗“吕夸”以求和隋朝的和平关系,不敢再骚扰隋朝边境,并派遣使臣向隋朝“奉表称藩”,至此吐谷浑与隋朝就建立了藩属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隋朝与吐谷浑保持了睦邻友好的关系。
在隋朝开皇十一年(592年)时期,吐谷浑为了向隋朝表达愿意臣服于隋朝的意愿,派遣使臣向隋朝进贡,同时,请求将吐谷浑可汗的女儿,也就是吐谷浑的公主献给隋文帝为妃,由此可以看出吐谷浑向隋朝的示好之心,虽然隋文帝当时并没有答应吐谷浑嫁女儿的请求。
但是,为了表达隋朝也愿意与吐谷浑交好意愿以及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控吐谷浑,在隋朝开皇十二年(583年),隋文帝派遣使臣前往吐谷浑,并将隋朝的光化公主许配给吐谷浑的可汗,利用光化公主更加了解吐谷浑的一举一动。由此可以看出,隋朝与吐谷浑双方都用“和亲”来巩固彼此的友好睦邻关系,有了姻亲这层关系之后,从此两国交好。
从此之后吐谷浑给隋朝的朝贡不断,隋朝与吐谷浑之间关系发生了转变,由最初的兵戎相见,到以和为贵的局面,发生这种关系的变化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反面与当时的吐谷浑和隋朝的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吐谷浑的社会背景主要是国内政局不稳定,吐谷浑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可汗之位,吐谷浑爆发了几次内乱,使得吐谷浑自顾不暇,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骚扰中原王朝,并且为了争夺可汗之位,还必须得以中原王朝的支持,由于在吐谷浑爆发内乱的背景之下,也消耗了吐谷浑国内大量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综合国力。
而反观隋朝,国内政局稳定,中央高度集权,政权组织形式统一,官僚系统运行顺畅,国泰民安,在军事上更注重休养生息。另一方面隋文帝的思想发生转变,由前期不断派兵讨伐,转变为以治理国家为重任,在后期修建城池、派公主“和亲”为主要的外交手段。隋朝与吐谷浑的友好关系,既有利于快速恢复隋朝的实力,也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
隋文帝这种以防御与“和亲”为主要方式的外交策略,隋文帝主要是想求得边境安宁,而非这种通过战争侵略的防御心态,究其缘由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受北方突厥势力日益壮大的影响,怕突厥联合吐谷浑攻打隋朝,当时的隋朝刚刚统一,经不起大规模的战争消耗。另一方面又受到南边的陈朝的威胁,隋朝在这种南北夹击之中,不得不采取与吐谷浑交好,一旦隋文帝派兵远攻吐谷浑,造成隋朝国内军事力量内部空虚,让其它国家和势力有机可趁,所以只有采取保守的防御政策是上上之策。
隋炀帝时期与吐谷浑的关系
隋朝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隋文帝的稳定发展思路使得隋朝的经济日益繁荣,政治社会稳定,国家势力强盛,隋炀帝继位以来,便野心勃勃,想拓宽隋朝的国土疆域,想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成为一代明君,根据隋炀帝的这种思想,隋朝与吐谷浑人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隋炀帝为打通丝绸之路,平定吐谷浑做准备,派裴矩到张掖做好“西巡”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亲征开启了灭吐谷浑的“西巡”线路,也正式开启了隋朝与吐谷浑由原来的和平友好相处,转变为兵戎相见的关系。
隋炀帝御驾“西巡”亲征,一路北上,正式派兵攻打吐谷浑军,吐谷浑可汗“伏允”知道讲和不成,不得不临时组建军队抵抗隋军,但是奈何吐谷浑没有做任何备战准备,最后“伏允”被杀,吐谷浑被灭国,隋炀帝还在吐谷浑原来的领地青海一带设立了郡县,吐谷浑的所有故地统一归隋朝所管辖。隋炀帝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巡行到河西走廊的皇帝。
隋炀帝时期,为什么隋朝对吐谷浑的外交态度转变如此之大,为何不再惧怕其它国家的势力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隋炀帝性格使然,崇尚武力,具有对外征服的野心。另一方面,因为当时中央高度集权化和隋朝的社会安定,这些基础条件为隋炀帝“西巡”出征提供了基础保障。
特别是经过隋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与和平发展,吐谷浑也逐渐强盛,背离隋朝的野心与欲望不断增强。加之北方突厥在隋炀帝时期已经分崩离析,突厥成为不了隋朝北边的威胁,隋炀帝这时出兵“西巡”已然没有后顾之忧。
总结
综上,隋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比较繁华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纵观隋朝与吐谷浑的关系,双方有和有战,无论隋朝是以是以公主“和亲”为主的策略,还是以军事讨伐为主的策略,都是为了隋朝的发展,但是从隋朝与吐谷浑的关系之中也可以看出“合则两赢,战则两伤”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