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货币有哪些形式?白银为何成为古代社会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人们常说钱是身外之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在为其而奋斗一生。追逐金钱并非是一件俗气的事,因为从古至今,人们都是如此。那么,古代的“钱”究竟长什么样呢?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国古代早期的货币形成

1、统一货币的出现

人类社会最早是没有钱的,或者说是没有货币的,大家都是以物换物,在交换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比较受欢迎,而且价值比较好计算,这就慢慢演变成了人类最早期的货币,其中以各类贝壳为主。

这很好理解,如今我们都会用贝壳做装饰品,美观且辨识度高,民间的接受度很高。另外,贝壳坚硬,小巧便于携带,放的时间久了还不会腐败,因此是作为货币的不二之选。

此外,对于处在内陆文明的古代中国来说,贝壳是一种不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具有很强的稀有性,这就确保了在短时间内不会快速贬值。在我们古代的汉字中,有不少和金钱、财富有关的都带有贝字旁,这就是因为早期货币就是贝壳。

后来,社会生产力逐渐上升,贝壳作为货币的功能就大打折扣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金属铸造的货币,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金属质地的货币种类就十分庞杂了,中原列国都有属于自己的种类,比如刀币、布币、鬼脸钱等等。

      秦始皇东出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就把全国的货币形制进行了统一,即圆形方孔钱,这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该形制一直沿用到了民国初年。

2、铜钱形制的确立

从秦朝到清朝的数千年时间里,我国的古代货币形制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铜钱、纸币和银。古代铜钱大家相对比较熟悉了,主要以圆形为主,中间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孔。

不同朝代的时候铜钱的叫法不同,比如秦朝叫作“半两钱”,而汉代的时候贯称“五铢钱”等等,其中这个“五铢钱”沿用的时间相对较长,从汉武帝一直从持续到了唐高祖年间,前后共计7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久的货币。

唐高祖时期对货币进行了一次改革,用新配方铸造了“开元通宝”,这种货币有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在背面有一个指甲大小的月牙纹,据说这还牵扯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相传后宫有一位妃子闲来无事拿着“新钱”的蜡样观看,一个不小心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指甲痕,工匠们以为是有意为之,也不敢怠慢,于是就按照这个形制进行了铸造,此后唐代开元通宝上面也就有了这样一个独特的纹路。

不过后世历史学家认为,此货币上的月牙纹,很有可能是受到西域波斯等国普遍使用在货币上的星跃文影响而形成的,因为唐朝是一个受西域文化影响较大的朝代。从这个时期开始,后世历朝历代所铸造的铜钱,都被称之为某通宝或者某元宝,沿用了1300多年的时间。

二、封建时代后期的主要货币

1、纸币的缺点

我国货币史上最后一种纯帝制的铜钱,是北洋头目袁世凯在复辟时铸造的“洪宪通宝”,进入民国之后,福建内部还发行过一种叫作“福建通宝”的货币,为了区别于封建时代的铜钱,这种货币在铸造的时候采用了圆形圆孔的造型,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

古代铜矿的开采能力是很有限的,而市场上对钱的需求量又大,因此在铜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钱荒”的问题,有的时候朝廷不得不使用铁钱来进行补充,这种“奇葩”的货币断断续续持续存在了五、六百年的时间。

古代的时候也出现过纸币,比如宋朝的“交子”、元明两代的“宝钞”等,但是古代没有对应的纸币发型储备机构和机制,因此缺乏信用担保,往往最后会沦为废纸,清朝吸取教训,对于纸币的发行很保守,清前期几乎没有纸币出现。

在宋朝之前,银子是基本不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而且两宋的银子保有量也很有限,像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人们用银子做交易的现象,实际上是在明朝之后才出现的。

2、银子成为“主流货币”

银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大慧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明朝前我国对银矿的开采十分有限,想用银子也苦于手头无货。

明朝时期,伴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来自美洲大陆的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就为白银成为主流货币创造了条件,有学者估算,有明一朝,海外流入国内的白银总量大约在14000吨左右,这是当时本土产银两的近10倍之多。

其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商品经济,这就需要大量的货币来进行结算,而白银的购买力明显是要好过铜钱的,更适合在大宗商品交易的时候使用。

其三,从明朝开始,国家层面的货币政策发生了改变。明朝初年虽然也有段时间禁用银子而改用了纸币,但是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很强的保值性,因此朝廷不得不快速解除禁令,到了明朝中后期,在张居正等改革派的作用下,朝廷开始鼓励使用白银作为结算货币。

在上述三条原因的影响下,白银正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并且很快形成了“白银为主,铜钱辅之”的成熟货币体系,此后沿用到了清朝晚期,因此,我们也可以称明、清两朝为我国历史上的“白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