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皇帝寿命都不长 东汉国祚为何还有近两百年
还不了解:东汉国祚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王朝的历代皇帝,寿命大都不长,为何国祚能延续195年?
东汉时期,中华大地正处于从封建贵族制度和帝国制的博弈时期。东汉三大支柱之一的士族,可以说是不世袭的世袭,名义上不能世袭,但实质上却垄断了仕途。东汉的地方官虽然是朝廷任命,但随着东汉中后期到来,地方士族势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州牧制度后,地方割据逐步成型。这意味着,老百姓被地方豪门控制,很难有效团结起来,地方权力有很大,有些事早早地就扼杀了。
黄巾起义看似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力量有限,地方豪强一介入,黄巾军就被打得节节败退,像曹操收的青州兵就是黄巾军。所以说,皇权和三大支柱相互依存,才是东汉的政治格局,而这几大势力在对内对外问题上利益一致,容易团结,只有在内部争权夺利时才会拼的你死我活。
东汉除了光武帝刘秀以外,其他皇帝基本没有什么名气。汉明帝、汉章帝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燕然勒功,永元之隆。前四个皇帝是真的强,后面基本是渣,全靠前面四个撑住半个东汉。东汉后期为什么国事这么混乱?早在刘秀开国的时候就已经立下了根本了,刘秀本身是靠着河北豪族的支持才成为皇帝的,而他本身的云台28将其中有一大半都是世家大族出身,这就决定了,东汉王朝就是老刘家和世家大族联合执政的局面。而刘秀本人虽然名声还不错,也没有杀过功臣,但这样也就说明了那些世家大族没有受到刘秀的清洗。
在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这样的英英主主的时候,权力大体还能维持一个平衡,但是等一旦皇帝暗弱,皇权和“士权”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开始进入了激烈的权力斗争之中,而皇帝本身因为短命的关系,也时常在斗争中处于下风,于是便引入了外气来对付士大夫,而外戚一旦做大,又不得不再引入宦官来对付外戚。这就是为什么好几代皇帝都用宦官来对付外戚的原因。
而当宦官做大之后,又开始和士大夫争斗,东汉末年的十常侍虽强大,但好歹也要依靠皇权才可以稳定手中的权力,而两次党锢之祸,提起底还是皇帝和豪强之间的争斗,所以,即便是桓灵二帝,也明显偏袒宦官,那是为了维持自己手中的权利。相比较而言,刘备就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他入主西川的时候,坚持打压本土势力,同时重用自己带来的相对弱势的荆州势力,而且终刘备一生也没有对外戚宦官有多么的依靠。相比较而言,刘禅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了,前有诸葛亮,后有蒋琬,费祎,更不用说还有大将姜维了,刘禅为什么要重用宦官?黄皓,难道还不是为了对付这些人稳定一个权力的平衡吗?
主要还是刘秀太卓越,就是天命所归的那种。能到达一定地位的人根本生不起取而代之的心思。而到了这个地位的人都是有家有业繁荣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家族,反正自己家话语权很大,为啥要造反。就和大宋似的,士大夫共治天下,对外虽然怂,但是对内可是稳如泰山,因为几个大姓没必要造反,其他人没资格。说实话,要不是联金灭辽打破平衡,只是削弱辽国的话,北宋可能还能延续好多年,一直到下一次平衡打破。
东汉皇帝短命是因为,世家作大要扶持外戚平衡,后面又导致外戚作大,外戚做大更加恐怖了可以废立皇帝。由于利益驱动不会立身体好、能力强、年纪大的,就算立了个比较强的皇帝面对一堆烂摊子也是心力交瘁,可怜的皇帝举世皆敌没办法只能和宦官报团,总之就是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