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徐达北伐后,先后两次放走元顺帝是因为什么?
徐达字天德。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正式在南京成立,同一年里徐达大将军带领着北伐大军,成功来到了河北通州一带,此时距离元朝的老巢大都已经不远,最多也就两天的路程罢了!
只要徐达带领大军乘胜追击的话,想必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就可以手到擒来。然而徐达却偏偏带领着大军停留在原地,啥也没干,就这样待了足足有七天之久,这无疑就是在白白送元顺帝逃出城去。
到了7月28日这一天,元顺帝终于打开建德门,灰溜溜地从大都赶到了上都。不久后,徐达再一次带兵去进攻上都开平,结果在大都的这一幕继续重演,他在将元顺帝围困的时候,故意留下一个缺口让其逃跑。
对此,经常同其一起打战的常遇春就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他很不爽地跑去问徐达,指责他为什么要故意放走元顺帝,白白丢失一个活捉元朝皇帝立大功的机会。
对此,徐达是这样解释的:“元朝皇帝毕竟是夷狄的首领,如果将其抓到了,皇上要如何去处理他才好呢?将其诛杀,又或者给他块地封个无实权的王当,这两种都不是完美做法,所以还是干脆将其给放了为好!”
对于徐达的回答,常遇春自然是不满意的,所以在班师回朝之后,他便直接向朱元璋弹劾徐达,结果朱元璋并没有就此怪罪,这也就意味着这件事是得到朱元璋的默许的。
其中的逻辑难道仅仅只是,抓到元顺帝后难以完美处理,所以就直接将其给放了?
事实上,朱元璋就是担心如果直接处死元顺帝,会引起蒙古人的同仇敌忾,按照以往历史,这些少数民族每经过一场内乱之后,就会诞生出一位能力强悍的首领,所以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放走性格软弱的元顺帝,去继续领导他们,这反而有利于大明王朝,毕竟俗话都有得说,愚蠢的敌人就是朋友!
而且如果选择对于元朝大都、上都进行水泄不通式的围攻,元顺帝自然会拼死抵抗,到时候就会变成一场消耗极大的攻坚战,这样一算也是划不来的!
而后来朱元璋将元顺帝称为是“知顺天命,退避而去”,足以见得他对于徐达放走元顺帝这件事情,是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