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中刘姥姥游大观园时,妙玉于黛玉是何表现?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堪称是整本书最经典的章节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第40回,由于贾母相中了刘姥姥,故留刘姥姥多住了几日,期间贾母带着刘姥姥畅游大观园,到处闲逛开party,贾府的繁华景象也因为刘姥姥的加入,被带向了最高潮,但在这期间,我们会敏感地发现,大观园中有两位女子,貌似对刘姥姥表现出了一定的“恶意”,一个是丰神若仙子的林黛玉,一个是冷傲孤僻的妙玉!

林黛玉对刘姥姥的嘲讽

先说林黛玉,她对刘姥姥的“恶意”就是当着众姊妹们的面儿,嘲讽刘姥姥像个母蝗虫,当然,这里的“恶意”要加个引号,因为到底算不算恶意,诸君看完以下分析之后,自行判断。

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那个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她一句话。她是哪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第42回

这里的情节背景是,刘姥姥见过大观园的山山水水后,感慨大观园的风景比过年的年画还好,贾母一时兴起,就让惜春为大观园画一幅年画,惜春为此不得不向诗社请假,这才有探春和黛玉之间的这番对话。

那么林黛玉对刘姥姥的这番评价,到底算不算嘲讽呢?这就要看站在什么角度了。

比如,站在刘姥姥的角度,她如果恰好从旁边路过,听见林黛玉这般评价她,即便深通“厚黑学”,刘姥姥也不可能心中完全没有一点波澜,毕竟自己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被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背后评价:她算哪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罢了!刘姥姥这个当事人多少恐怕还是有点感触的。

所以,从“当事人情绪”这个角度来看,黛玉的言行无疑存在很大问题。

但是,若站在林黛玉主观情绪的位置上,则她称呼刘姥姥为“母蝗虫”,只是为了达到一种艺术效果——刘姥姥在贾府内胡吃海喝,神态活像一个蝗虫!

再联系当时的情境,林黛玉的所说所思,几乎都是为这种“艺术效果”服务的,事实证明,林黛玉的话确实逗笑了众人,可见众人也都认同林黛玉的形象比喻,由此得出结论——林黛玉主观上并没有要辱骂刘姥姥的意思。

由此便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个矛盾观点,普遍认为,黛玉自己没有存在主观上的恶意,但终究还是造成了“恶意”的后果——伤了当事人的心(如果刘姥姥在旁边听到)。

就好比今天,你的一句无心之语伤害了身边人,尽管这句话是你无意说的,但身边人内心受到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你并没有伤害他人的主观动机和意愿,但却造成了这个后果,那么该如何评判?不知诸君如何评判这起“黛玉人品悬案”。

妙玉对刘姥姥的嘲讽

相比黛玉,妙玉对刘姥姥的嘲讽则更为直接,甚至可以直言妙玉不喜欢刘姥姥,言行之间对这位老人存在明确的恶意。且看第41回原文: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她嫌脏不要了......宝玉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第41回

妙玉对刘姥姥的嫌恶表露无遗,只因为刘姥姥用了那个成窑杯子喝茶,她便嫌脏不要了,而且还要让人将刘姥姥站过的地面清洗一遍,妙玉这是怎样的洁癖啊。

关于妙玉为何要这般做,目前的解读普遍认为妙玉是个有精神洁癖的人,喜欢高雅之人,厌恶低俗之人,刘姥姥喝妙玉泡的“老君眉”,这可是上等的好茶,可刘姥姥喝完却评价一句: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就好了。

就好比一个人拿着梵高的《向日葵》当厕所手纸,上完厕所还嫌这画的纸质太硬,擦起来不舒服一样,以这个例子带入妙玉的心境,便可了解她对刘姥姥的反感态度从何而来。

笔者近日细品十年砍柴《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一书,书中亦提到林黛玉和妙玉二人对刘姥姥的嫌恶,但十年砍柴的观点却颇为另类,他认为林黛玉、妙玉对刘姥姥的反感,来源于她俩也是寄人篱下的身份,被刘姥姥的到来戳中了内心隐形的痛点,故而众女子中,只有黛、妙两人的反应最为激烈:

对刘姥姥的打秋风,两个反应比较强烈的恰好也是孤儿,一个是同样是女清客的妙玉,一个则是林黛玉。刘姥姥是投靠拐了七八道弯的远亲,黛玉投靠的是至亲,可是细究起来,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别人仅仅在看刘姥姥演小品,图个乐子,而刘姥姥过于明显的打秋风、撞木钟的行为容易伤害到妙玉、黛玉这样的人。

对于十年砍柴的分析,笔者保留态度,从客居这方面来看,黛玉、妙玉的确有刘姥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之处是否强大到可以激发黛玉、妙玉的意识层面,有意识地对刘姥姥进行嘲讽,这很难称得上是客观观点。

且不论黛玉、妙玉与刘姥姥在阶级身份上的天差地别,单看林黛玉的性格,若是她真的有意识地将自己和刘姥姥类比看待,则必然勾起“父母双亡”之伤心处,黛玉可是有“网抑云综合征”的,她的情绪必然倾向于伤心悲戚,如何还能笑着开“母蝗虫”的玩笑?

妙玉也是如此,她这般清高孤傲,将刘姥姥视为俗人,如何会将自己和刘姥姥同等看待?亦或者说,刘姥姥的存在,只是激发了黛玉和妙玉的隐形意识,乃至于两位都没主观上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凭借下意识嘲讽了刘姥姥?这样的话,圈子就绕大了,脱离了客观分析的界限,不知诸君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