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中元宵节宴时,贾母是如何针对薛姨妈的?

贾母,又称史太君,贾府的最高权位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却说贾母借《凤求鸾》掰谎,等到好容易说完,王熙凤立即活跃起气氛,冲淡之前的严肃。既是与贾母配合唱和,也缓解场面的紧张,缓和众人心中的纷繁想法。

掰谎记这种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没必要揪着。懂的人就会懂,不懂也没必要解释。在场没有“傻”人,贾母说了谁都一清二楚。

有意思是凤姐活跃气氛,薛姨妈反倒要她注意礼仪,还说外头都是人,少“兴头”。

王熙凤对她这姑妈并不如何恭敬。直接说了两点。

一,她在里头尽孝,逗贾母开心,谁敢笑她?还拿“戏彩斑衣”自诩,长辈面前就要竭尽所能逗开怀。不客气地反驳了薛姨妈的话:别阻止她尽孝。

二,外头那些爷们,除了贾珍就没有比她辈分大,地位高的。谁敢对她荣国府嫡长孙媳妇说什么?

王熙凤也与贾母一样摆起了身份地位。她的无所顾忌,在于她地位超然。正是薛家孜孜以求而不得的。

王熙凤这边说完,贾母对她又表示了认可。随后就吩咐贾珍他们散了,留下娘们们自己玩乐。

于是贾珍带着贾琏等人散去,贾母她们则搬进去暖阁,一群人围着大排桌,继续过节。

(第五十四回)贾母便说:“这都不要拘礼,只听我分派你们就坐才好。”说着便让薛李正面上坐,自己西向坐了,叫宝琴、黛玉、湘云三人皆紧依左右坐下,向宝玉说:“你挨着你太太。”于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中夹着宝玉,宝钗等姊妹在西边,挨次下去便是娄氏带着贾菌,尤氏李纨夹着贾兰,下面横头便是贾蓉之妻。

贾母又一次分配座位,薛姨妈、李婶娘是客人上座,无话可说。薛宝琴、林黛玉和史湘云则坐在了她的左右。薛宝钗仍旧和三春、李纹等人同坐。

划重点!贾母这时吩咐贾宝玉去和王夫人坐,将他与姑娘们分开。就是刚才“掰谎”的结果。既然说了自家没有“失礼”的事,提醒宝黛太亲密不对。就不能让贾宝玉再节外生枝。将他“夹”在邢王二夫人之间,保证不会做错事。

你就说贾母这安排,如果前面林黛玉不喂贾宝玉酒,贾母也不会“掰谎”《凤求鸾》,更不会安排贾宝玉去和王夫人同坐,这都是一贯脉络延续,要前后对看才会有意思。

众人坐下,贾珍等人也散了。那边又有媳妇上来问是否开戏。贾母一来听腻了热闹戏。二来刚标榜自己出身以及贾家贵族门庭,当然就要伺机展示一下。

于是贾母吩咐不要唱了,直接让外面请的戏班歇了。叫人传自家梨香院的十二个小戏子来,给薛姨妈、李婶娘以及外头的戏班们“亮一手”!

(第五十四回)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等唱什么?刚才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这些姑娘们都比咱们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玩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子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

贾母才是真“凡尔赛”的高手。你看她开口就对小戏子说:“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

为什么这么客气?因为梨香院的小戏子是贵妃贾元春的戏班,贾府不过是“代养”。贾母话中之意提示贾家背后还有一位贵妃在宫里!

她说《八义》闹得她头疼。之前解读《八义·观灯》时说过《赵氏孤儿》的故事,预示贾家要重复“赵氏”结果。皇帝和小人已经在背后暗算贾家,可不就是头疼。

当然现实中热闹戏锣鼓家伙震天响,老人觉得吵也是正常。

贾母最凡尔赛的是对文官她们说,李婶娘、薛姨妈和姑娘们家里都是有戏的。平时听了无数的好戏,旁边看热闹的戏班,也是“有名玩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子们,却比大班还强。”

尤其要注意后面这句话。贾家请的这个戏班不是走江湖卖艺的,也不是京城寻常戏班。而是名家调教的专业家班。与梨香院小戏子们本质相同,却也接受富贵人家邀请。

明清以来,家养戏班极其盛行。“戏”“酒”是世家底蕴的象征。也有一些痴迷戏剧之人,调教的戏班极为出名,却因为家道中落或者就为锻炼戏班而接“商演”,最出名的当属明末作家李渔的芥子园家班,贾家所请就是这类。

但是,无论李渔这类名家,还是薛家、李家的档次怎么和伺候贵妃贾元春的戏班比?梨香院十二个小戏子的水平绝对是顶尖。不要相信贾母明贬暗褒!

贾母既然要展示,当然要来一些与众不同的“新样儿”,“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

昆曲乐器以“琴箫笙笛”为主。贾母却吩咐只用“提琴和管萧”,表演别人没听过、没见过的。

消减乐器就为考验嗓子、唱腔和吐字等基本功。文官乖巧,回复贾母说:“这也是的,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贾母笑道:“正是这话了。”李婶薛姨妈喜的都笑道:“好个灵透孩子,他也跟着老太太打趣我们。”

贾母见文官上道,更是开心,又吩咐:“叫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也不用抹脸。只用这两出叫他们听个疏异罢了。若省一点力,我可不依。”

注意贾母让芳官唱《寻梦》,葵官唱《惠明下书》,没有让龄官出马。

当日元春省亲时,特别喜欢龄官唱《相约》《相骂》,出自《钗钏记》。当时就说贾元春是站在薛宝钗和金玉良姻的立场。

如今贾母吩咐芳官唱《寻梦》出自《牡丹亭》,就是黛玉伏笔。而唱《惠明下书》的葵官,日后是史湘云的丫头。

贾母真正喜欢谁,毋庸置疑了吧?

这次元宵节的内容,还要结合上次元宵节省亲时的内容来看。你说有意思不!

薛姨妈听完两出戏,李婶娘没出声,她又一次“捧哏”失败,“实在亏他,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

应该说薛姨妈当晚被贾母“掰谎”弄得很尴尬,她接二连三说话是掩饰之前的尴尬,但她忘了贾母的态度并不友善,只要一说话就会被“怼”

(第五十四回)贾母道:“也有,只是象方才《西楼·楚江晴》一支,多有小生吹箫和的。这大套的实在少,这也在主人讲究不讲究罢了。这算什么出奇?”指湘云道:“我像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众人都道:“这更难得了。”贾母便命个媳妇来,吩咐文官等叫他们吹一套《灯月圆》。媳妇领命而去。

薛姨妈说她听了几百班戏,不可谓不多。等于一年到头她要看一二十场戏,才能凑够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就看了“几百班”戏的数量。

注意薛姨妈话里也有“火”气。我们王家、薛家也不差,别瞧不起人。

但贾母什么人?马上告诉薛姨妈会看不如会听!拿之前的《西楼·楚江晴》说,就有专门小生当场伴奏的。

之前解读那个文豹和《西楼·楚江晴》时,就提到与史湘云的悲剧一生有关。这里不提。

单说贾母此时又说史湘云,讲到史家当年故事。说湘云的爷爷她的大哥,当年养了一班小戏,专门有一个弹琴的小戏子“凑进去”。只要戏里有弹琴的角色,都是当场演员自弹自唱,情景交融……

那是什么样的雅致?“竟成了真的”就是将戏和现实结合,得是多高的欣赏品味能想出这么好的想法!

贾母无疑又一次碾压了在场所有人。比品味,都要跟她学着点!什么是千金大小姐?史家的姑娘才是!薛家女儿拿什么比?

贾母不跑题,一直揪着不放。估计薛姨妈只有在心里翻白眼!

最后,贾母吩咐文官她们吹一套《灯月圆》,算是为元宵节的高潮收尾,也为一晚上的故事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