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冯小青的一生为何如此短暂?一番痴情错付了他人

冯小青,明朝时期才女,留下众多诗词,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冯小青短暂又凄凉的一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冯小青,广陵人,父亲是广陵的太守,身为家中独女,冯小青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冯小青的母亲是大家闺秀出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从小她对小青悉心培育,一心盼望她长成一个才貌出众的姑娘。

冯小青自小聪颖伶俐,琴棋书画与之母亲,更是青出于蓝。

她十岁那年,家里来了个化缘的老尼姑,那位老尼姑见冯小青聪明可爱,就要教她文章,冯小青也是个好学的人,就应允了,仔细的听讲。

那位老尼姑闭着眼睛,念了一大段佛经,睁开眼睛后,看着冯小青,冯小青了然,竟然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了。

老尼姑见状,向冯小青的母亲郑重的说道:“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

冯小青的母亲并不相信老尼姑的说辞,自己的女儿聪明健康,而自己家也有权有势,怎么会活不过三十岁呢?故继续费心费力的教导女儿习文识字。

一语成谶,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难”之名夺得了建文帝的皇位。

冯小青的父亲作为建文帝之臣,曾带兵对抗,朱棣登基后,冯家被灭了门,而冯小青恰好与远房亲戚杨夫人外出游玩,因而躲过一劫。

慌乱之中,随着杨夫人逃到了杭州,寄居到一个曾与冯父有过一点交往的本家冯员外家中。

一夜之间从太守千金沦落为寄人篱下的孤女,冯小青想起疼爱自己的父母,心情悲痛。

就这样,住进冯府的小青每日都闷闷不乐,恰逢上元佳节,冯府举办了热闹的花灯会,冯府少爷冯通是个精通文墨的儒商,借此机会大展手脚,做了不少谜题。

而冯小青也被亲戚杨夫人硬拽出来透透气,看着花灯,她忧伤的心情平复了些,便细细品味起来,突然一条谜语了吸引她的目光:

话雨巴山旧有家,逢人流泪说天涯;

红颜为伴三更雨,不断愁肠并落花。

谜底很简单,但小青更欣赏这首绝句诗,仿佛有人把她悲痛的心情全都表达出来了!

她呆呆地站在那里,内心波涛汹涌。冯通看见美貌的冯小青,看她面露悲伤,不由得怜惜起她来。

一个是温文尔雅的富家少爷,一个是落魄的官家千金,因为这次的上元佳节,不自禁的熟络起来。

他们有一样的爱好,喜好诗文,喜爱梅花,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唯一遗憾的是“使君已有妇。”

但刚刚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冯小青,早把冯通当成唯一的依靠,她心甘情愿的嫁给了冯通当了小妾。

婚后的日子,还是很甜蜜的。可惜,冯通的正室是家大业大的崔家富豪,一开始,崔氏因自己三年无所出,万般无奈下同意了丈夫娶小妾。

但看着丈夫与小青一天天的恩爱,崔氏受不住了,她开始各种的找茬。冯小青喜爱清淡饮食,冯通经常让厨房另起炉灶为她做吃食,崔氏借机对厨师发难,不许厨师做清粥小菜。

冯小青作为妾室,常常受尽崔氏的欺负,这一些,冯小青都默默忍受,她把对崔氏的不满,寄情与诗文中。

不想有一天,这些诗文被崔氏瞧见了,更悲剧的是,崔氏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妇女居然看懂了!

这下不得了,崔氏寻死觅活的要把冯小青送走,冯通碍于崔氏的家世,无奈之下把冯小青送到孤山的一座冯家别墅中居住。

这个别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风景很美,但冯小青没有一点兴致,她日日期待着冯通的到来。

她等呀等盼呀盼,终于等来了夫君冯通,但两人相聚不到一刻钟,就有奴仆前来召唤,说少奶奶请他回去。

至此之后,冯通再也没有出现,从那之后,小青渐渐茶饭不思,人变得病弱恹恹,有亲戚劝她改嫁,她不答应,她心里只有那个温润的公子。

就这样,没过多久,冯小青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就请来画师,为让画画像,她想把最美的自己留给心爱之人。

画像画好了,冯小青也只剩一口气了,她再也等不到那个与她谈论诗文的俊秀男子了。

就这样,冯小青走了,时年十八岁,她果真应了老尼姑的说辞,早慧命薄,如果,她不是那样的精通诗文,她是否可以活得长久一点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一番痴情错付了他人,那个冯通一点都不值得她爱。

因为,在冯小青死后,冯通带回了冯小青留在世上的诗文作品,却被崔氏丢入大火,烧去一大半,冯通拼死,也只拯救了一些。

喜欢上一个如此惧内的男人,冯小青怎么可能幸福呢?她本可以不死的,但是,她太死脑筋了,明知前方无路可走,却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