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将领王基一生都有哪些作为?最后结局如何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今山东省招远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
从目前能够掌握的史料来看,王基可以说是寒门子弟,在少年时父亲王豹便去世,之后与叔父王翁住在一起。王翁对于王基非常的照顾,一直悉心抚养,王基也非常孝顺他。十七岁时,王基放弃了东莱郡的府吏这份官职。曹魏黄初(220年—226年)年间,各地举荐孝廉,王基被任命为郎中。青州刺史王凌还特意上表推荐王基出任别驾。后来,朝廷征召王基为秘书郎。王凌为了贪图利用王基的治理能力,又请求把王基召回,受到了王朗的弹劾,之后司马懿后征召王基,被提升为中书侍郎。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他在位期间大面积的建造宫殿,生活奢华,百姓劳苦,王基随即上书劝谏。正始(240年—249年)年间,王基担任从事中郎,后来出任安丰太守。在孙吴大军进攻扬州后,王基便与诸葛诞谋划,共同针对吴国的事务进行防御与进攻,让虎视眈眈的吴国根本就不敢发动进攻。嘉平二年(250年),王基担任尚书。不久后出任荆州刺史,加扬烈将军,跟随征南将军王昶讨伐孙吴。
嘉平四年(252年),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执掌朝政,而王基则继续辅佐司马师,他还为朝廷推荐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以方便司马家的统治需求。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兵变的失败,使司马氏成功铲除拥护魏帝的势力。此后朝廷上很少有实力派支持魏帝,士大夫纷纷拥护司马氏,司马昭成功走向篡位大道。在平定淮南三叛的过程中王基屡立战功,也即成功消灭了忠于曹魏的文臣武将。
之后的数年时间,他基本都在负责南方的诸多事务,他也成为了司马家的代言人之一。甘露三年(258年),王基的母亲去世。朝廷下诏对丧事保密,把王基的父亲王豹的遗骨迁到洛阳与王基的母亲合葬,追赠王豹为北海太守。
甘露四年(259年),王基调任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景元元年(260年),常贵乡公曹奂即位,享五千七百户。景元二年(261年)四月二十四日,王基逝世于荆州,享年七十二岁,时候被追赠司空,谥号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