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外族蕃将的地位在唐代有着怎样的转变?与安史之乱有什么关系?

在唐代历史上,外族蕃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部分学者认为,蕃将在唐代历史上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影响着大唐的兴衰。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作为继秦汉以来另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融合的历史成果,深受胡汉两种文明的影响。再加之唐初统治者鲜卑化的倾向明显,与少数民族联系较为紧密,因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接受胡人将领。蕃将在唐300年左右的历史中为国家统一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安史之乱前的唐代蕃将

1.蕃将入朝

高祖武德初年就开始任用蕃将,唐初蕃将参与了统一战争,但此时蕃将的政治地位还较为有限。唐代统治者真正开始大规模的任用蕃将应该是在贞观年间。

贞观四年太宗平定东突厥后,采取温彦博的建议,将突厥降众迁移到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地区安置,同时“选其酋长,使入宿卫”,“其酋首至者,皆拜为将军、中郎将等官,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因而入居长安者数千家”。

太宗时期以蕃将为其武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之后,蕃将在唐代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玄宗朝为界,唐代统治者任用的蕃将前后两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唐前期的蕃将以部落酋长或贵族为主体,因战败降唐或主动率部内附,也有部分以门荫或军功授官,如契苾明“孺褓授上柱国,封渔阳县公”、李多祚“骁勇善射,意气感激”。

唐代的蕃将分为两大类,即入朝蕃将与在蕃蕃将两大类。据他所分,“入朝蕃将是指那些已基本上脱离开本蕃并在内地(朝中或地方)任职、直接听命于朝廷调遣的蕃人将领;在蕃蕃将是指那些一般不脱离开本蕃,并受边州都督、都护或节度使押领的羁縻府州世袭唐朝官封的蕃人君长”。

2.担任要职

入朝蕃将的职守与汉族将领一样,在京时充任进军将领,肩负着护卫京师,保护天子的职责。一般来说,在京蕃将所统禁卫军大多由蕃兵构成,这与唐代统治者推行的“以蕃治蕃”政策相一致,然而这也招致部分大臣的不满,如大臣薛元超就认为:“三韩杂种,十角渠魁,勿使咫尺天颜,处于交戟之外。”

“如户奴等色,非是一种,或反逆之裔,或破亡之馀,夷狄遗鬼,兼在其数,密计凶谋,理难悬测。”他们对蕃将群体怀有偏见,认为他们是“三韩杂种”、“夷狄遗鬼”,对蕃将入朝统率禁卫军持反对态度,这也说明在唐前期,部分汉人士大夫受狭隘的“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民族观念影响,对入朝蕃将存在偏见与排斥。

除统率禁卫军负责京师安危外,入朝蕃将必要时也需要受命外备征御,出任都督、都护或为行军将帅,奉命征讨。高宗晚年至武则天统治时期,部分入朝蕃将已不仅仅承担军事上的职责,开始投身于政治斗争中,有了强烈的参政意识。

武则天称帝后,对少数民族群体特别优待,入朝蕃将群体成为武周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则天朝蕃人上封事,多加官赏,有为右台御史者”。这也说明此时已有部分蕃人进入政治中心,从而引发汉人士大夫的不满。他们已不仅在军事方面其重要作用,在政治斗争中也常见他们的身影。武则天末年至玄宗即位前期的几次政变中,蕃将都参与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安史之乱后

1.下品胡人

突厥蕃将地位变化自玄宗朝始,唐代统治者在蕃将的任用上与前代有所不同,这种差异表现在蕃将的入仕方式、个人身份、受重视程度等方面。从入仕方式来看,玄宗后蕃将授官,除极少数如浑偘、李汇等因门荫入仕外,其余多为因军功入仕,优待与照顾成分较少。

在个人身份上,玄宗朝时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寒族胡人受到重用。陈寅恪先生认为,据此条资料来看,太宗多任部落酋长为蕃将,而玄宗则多用寒族胡人。或因部落酋长所统领的一般都为血缘相系的部落,这类人在入朝后与其部落相联系,形成一种特殊的势力。

寒族胡人没有血缘部落可以统率,但却可统率其余部落,担任不同部落的最高统帅,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切断将领与部落间的血缘联系。李林甫为杜绝蕃将入相,向玄宗建议用寒族胡人,这样既可以使蕃将发挥其骁勇善战的特长为国效力,寒族又可以避免结党营私的行为。

且寒族胡人大多“不识文字”,也就是说他们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少有进入中央为官者,因此不会对其政治地位产生威胁。这也说明,汉族士人对识文字、精通汉文化,经历几代发展后的汉化蕃将怀有戒备之心,并未从心底真正接受他们。

虽然说这是李林甫个人为巩固相位向玄宗提出的建议,但很明显玄宗也担心当时的蕃将世家势力若继续壮大会引起祸乱威胁其统治,这也恰恰说明玄宗对势力较强的蕃将始终心怀戒备,为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选择提拔寒族胡人以平衡蕃将世家势力。

于是,高仙芝、安禄山等一批具有强烈参政意识的寒族蕃将开始逐渐活跃于唐代的政治舞台上。安禄山原为营州柳城杂种胡,处事圆滑,擅于曲意逢迎,因得到张守珪的赏识不断擢升,天宝元年,为平卢节度使,入朝奏事,得到玄宗宠爱。

在这之后,安禄山入相无望,积极做好军力部署,“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以代汉将”,终于在天宝十四载,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于范阳,安史之乱拉开序幕。安史之乱后,唐代的蕃将任用制度发生了变化,首先表现在使相制度的形成。蕃将拜相始于哥舒翰,安禄山反叛后,哥舒翰率兵拒贼于潼关下,天宝十五载,“加翰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2.蕃将的减少

唐代后期的使相制度至此开始形成,虽然也有极少数如浑瑊等真拜宰相,但大多数任节度使的蕃将仅是加有使相的职衔与荣誉称号,并非有实权的真正宰相。与唐前期相比,突厥蕃将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

从数量上来看,唐代后期统治者重用的突厥蕃将人数大大减少,且授予官职品阶也不及前期,根唐代中后期有大量突厥首领率部下来朝,因此若单从数量上来看,似乎唐前期授官人数远不及唐代中后期。

但若从所授官职来看,唐中后期所授突厥官职大多为朗将、将军、折冲等职衔,如开元十一年,“突厥大首领阿史那瑟钵达干等三十二人来朝,授阿史那瑟钵达干大将,其属并授朗将,放还蕃”。

类似这种突厥首领率众来朝的现象多发生在开元年间,这与当时突厥与唐实力对比变化有较大关系,大部分来朝首领在授官后便放还本蕃,不再留任。唐代中后期有突厥蕃将176人,其中149人都未留唐,这类蕃将约占总人数的84.7%。

即使有部分所授官阶较高,也大多徒有其名,与唐前期相比,他们不参与重大战事,这说明唐代后期统治者已不像前期那样信任与重用突厥蕃将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用人政策上来看,唐代建国前期因国家实力衰弱,北方突厥势力强盛,鲜有蕃将入朝。

直到贞观四年,李靖大破突厥,颉利可汗率部族降唐后,太宗采取温彦博建议设置羁縻府州安置降众,突厥贵族入朝为官,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用。唐前期统治者重用蕃将多想依靠蕃将维持少数民族部落的稳定,达到“以蕃治蕃”的目的。

玄宗朝后,突厥实力衰弱,已不再是唐朝的心头大患,唐代统治者已不需要重用突厥蕃将以安抚突厥部落。随着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唐朝的军队战斗力也有所提升,已不需要依赖突厥蕃将,随着奚与契丹的兴起,突厥蕃将的地位自然逐渐下降。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代的蕃将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首先,安史叛军的领导者安禄山与史思明两人都是唐代有名的蕃将,其统帅的部队主体也都由胡人构成;另一方面,助唐平叛的将领们也多是蕃将身份,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力量。唐代统治者对蕃将尤其是突厥蕃将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或许与安史叛军首领的突厥血统有一些联系。

史思明为“营州宁夷州突厥杂种胡人也”,安禄山亦有一半的突厥血统,“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师,以卜为业。”在战争后,唐代统治者不再像之前一样信任突厥蕃将,除部分参与平定叛乱的将领外,大部分突厥蕃将不再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用,反而遭到猜忌与怀疑。

三、安史之乱后有功蕃将受到猜忌

安史之乱后,大批参与平定叛乱的有功将领与受到嘉奖与封赏,荣宠一时,代宗广德二年(763年)七月,“河北副元帅怀恩、河东副元帅光弼,幽州节度怀仙,李抱玉、李怀光等,各赐铁券,以名藏太庙,书画像于凌烟之阁”。

然而在安史之乱阴影的影响下,唐代统治阶级内部对部分助唐平叛的有功胡人将领产生了猜忌与排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助唐平叛后又引外蕃入侵的仆固怀恩。

在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从郭子仪入关作战,任朔方军左武锋使,在安史之乱最后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战乱平定不久,他却走上反叛道路,《新唐书》记载,“广德元年(763年)八月,仆固怀恩反”。导致他叛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结语

安史之乱历时八载,国家的政治、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战乱结束后,整肃纪纲、稳定统治成为当务之急。为平定战乱,国家权柄下移,为了将权力收归中央,战功卓越而又身份敏感的仆固怀恩成为当时代宗最好的选择,仆固怀恩之乱是安史之乱后君臣之间相互猜忌,蕃将受到猜疑与排挤的最好体现。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朔方军军功卓越,“自燕盗以来,惟朔方多军功,内以遏不轨,外以扼胡虏,故朔方之于朝庭,犹手足之悍头目,不足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