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大小金川只是弹丸之地 清朝为何花费如此惨重的代价

还不了解:清代和大小金川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何花费7000万两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乾隆统治时期,清代处于盛世。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自认为文治武功非常了得,号称“十全老人”,而大小金川战役,就是他的十大“武功”之一。

乾隆皇帝亲自指挥的战场战役,一举平息大小金川土司叛乱,废除了落后的土司制度,使改土归流得以落实,为金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平息大小金川土司叛乱,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过,乾隆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大清政府军先后用了五年的时间,动用了50多万大军,花掉了7000万两银子的军费。

当我们了解双方的兵力对比之后,更是为此困惑。

根据清史稿记载,大金川土司下辖百姓4000多户,兵丁3000余人。

小金川土司则管辖百姓约6000余户,有兵丁4000余人。

也就是说两个地区人口不过4万人,兵丁(而不是正规军)7000人。

那么,为什么这个弹丸之地,让大清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土司统治根深蒂固,当地人民对大清没有认同感

四川藏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早在元代时期就建立起来了,确切地说,土司制度就是少数民族自治制度,而且只是名义上服从中央政权,内部是一个独立王国。

清军入关之后,四川地区的18土司摇身一变,归顺了大清,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臣民;但他们跟以前对待元、明政府一样,只是例行公事,换了招牌而已。

也就是说从元代到清代,土司制度实行了5个世纪,当地人民心里一直觉得土司是他们的合法代表,对大清政府没有认同感。

一旦爆发了战争,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站在他们的领导人土司这边,同仇敌忾,保家卫国。

清代政府军在他们眼里,就是入侵者,是要坚决抵抗的对象。

一旦清军前来平叛,他们会全民皆兵,让清兵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土司武装熟悉地形,能够神出鬼没打游击

大小金川地区地处川西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南部高山峡虹桥山海拔5200米,东部四姑娘山高达6250米,一般高山脊达4500米。

我们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大渡河河流湍急,被称为天险,曾经让太平军将领石达开在此折戟沉沙;而大渡河跟金川地区的河流大金川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大金川就是大渡河的老子、是它的上游。

总之,大小金川地区地势险要、环境恶劣、气候多变、易守难攻,是进行游击战的好地方。

土司武装在这里可以进行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把不可一世的清军打得晕头转向。

清军兵力难以展开、后勤补给不能开展

清代政府军习惯了一马平川的作战环境,擅长扬鞭策马打歼灭战。可是大小金川地区,河谷地区海拔在3000米,跟高山海拔相差两千米,土司大军一旦扬长避短上了山,清兵再多也没有办法展开,鞭长莫及。再加上他们不熟悉地形,上山也是找抽。

而且山上地形是易守难攻,土司武装可以以一当十,造成清兵伤亡。

金川地区交通不便,地势险要,不但不利于打仗,清军的后勤补给也不能顺利进行。

也就是说,清军投入大军越多,消耗粮草越多,越不能久留,不能打持久战。

而且该地区干燥少雨,清军不但不能吃饱饭,就是饮水问题都难以解决。

这样一来,只要土司大军跟他们兜圈子,清军不战自乱。要是他们再对清军补给线进行袭扰,清军更是一筹莫展,只能无功而返。

乾隆皇帝没有打过游击战,不了解建立山地部队,对付土司武装。对于前线将士的失利原因,不去做调查研究,不做具体分析,站着说话不腰疼,天真地以为只要增兵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除此之外还会撤换、斩杀战败的将领。

所以大清大军即使由名将岳钟琪率领,皇帝小舅子傅恒压阵,带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数倍于当地武装的兵力,在第一次金川战役(1723年)中,也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此情况下,大清大军要想彻底打败土司大军,只能投入巨大军力、财力对土司进行长期封锁、围困,等待其弹尽粮绝。

土司武装虽然熟悉地形,也可以坚壁清野,但他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怎么也拼不过大清。

也就是说,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乾隆采取了围困战术,打持久战,这就注定要投入很多兵力。

数万大军数万张嘴,吃喝拉撒每天都要花钱,势必要消耗很多军费。这次战争从乾隆36年开始,到乾隆40年结束,耗时五年,主帅桂林兵败被黜,主帅温福战死,官兵死伤数以万计,可以说损兵折将。

天时地利人和,乾隆一样也没有占,就靠着兵力无限,银子无数,耗费银子7000万两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也不排除其中存在贪污、腐败问题。也就是说,其中一部军费被贪官中饱私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