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行为习惯 > 正文

当孩子有这样怪异的行为时,家长该怎样应对?

当孩子出现堪称怪异的行为,家长首先不要着急,下面小编带你来解读孩子的细微事物敏感期,看看下文就明白。

忙碌浮躁的大人们总是会忽略周围一些细微的东西,而儿童,尤其是一岁半到四岁的孩子,却能发现细微事物中的小美好,对玩具的小零件、衣服上的细小图案,甚至是地上的纸屑、泥土中的小昆虫产生极大的兴趣。

孩子这种堪称怪异的行为常常会令父母不解,特别是孩子为了研究昆虫在地上一蹲半天,并且直接用手接触泥土的时候,一般都会招来父母的阻拦和责骂。

其实这是孩子进入细微事物敏感期的表现,是培养孩子观察力和敏锐力的最佳时机,而且对于孩子来说,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的能力,为他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打下基础。大人不懂的奥秘,孩子却玩得不亦乐乎,父母不仅不应该阻止他,还要正确引导他。

观察实录

情景一:

户外活动时,我看见欣欣一个人蹲在大树底下一动也不动,我走过去一看,欣欣正在看树下长出来的小蘑菇。

情景二:

午睡起床后,欣欣来到了教具架前,观察了一会儿后,将小珠子拿起来放到自己的口袋里。

情景三:

工作时地上有一些纸屑,欣欣看见后一点一点地捡起来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在户外玩游戏时,欣欣会去沙坑里找小石头,每次回来口袋里都是满满的石头。

专家分析

孩子进入了细微事物敏感期后,越是微小的东西越能引起他的兴趣。

常常会看到孩子蹲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眼睛只盯着地上爬来爬去的小蚂蚁,或者看到地上的小石子,孩子就会跑过去一个一个地捡起来。

欣欣就是进入了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她喜欢观察细小的物品,并把它们收藏起来,因为这些东西在她看来是无比珍贵的。

专家建议

1.理解孩子的怪异行为

在这个时期,成人要理解孩子,不要刻意阻止孩子对细小事物的关注,并且要有足够耐心去欣赏孩子的可爱举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一定的自由,让他的观察力得到提升。

2.给孩子创造适当的观察机会

可以为孩子创造观察的机会,比如带他一起捡路边的小石子,并陪着他一起观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讲解,让他既能体会到观察的乐趣,还能从中学到知识。

3.不要强行打扰孩子的这种“观察工作”

完全可以给他一些时间,最后让孩子自己主动离开,这也是在培养孩子专注的品质。

4.不要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有的成人有这样的认识:既然观察细小的事物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那就直接将许多小东西摆在他面前,一个一个让他认好了。这样的方法就是在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种方法,并不一定会引起他的兴趣。因为孩子都是先对某一个小事物产生了兴趣,之后才会积极地去认知这一事物。

5.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让孩子自己去观察

对于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大自然是他最好的老师。所以,成人可以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去亲身体会并观察事物。

在让孩子接触自然的时候,不要提前就给他设定一个目标,也不用一定要让他去认识什么,这样就会阻碍他体验大自然的乐趣。成人要明白,在这一敏感期的孩子,只愿意去观察他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成人的“针对性教学”也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

6.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

当孩子对一些小东西格外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去收集。有时候成人会很不理解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因为他收集的东西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学习意义。其实,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是他心智发展的需要。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弱小,但却又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于是就会关注一些和自己同样弱小的事物,甚至会把爱转移到这些事物上来。

遇到这种时候,成人不要随便就丢掉孩子的这些小收集品,可以找一个小盒子让他专门存放,以此来保护他的这种行为和心理。